一些简单的逻辑

楼主: dayend (神無月)   2014-06-13 01:39:54
其实关于那些,也都很容易被理解,很奇妙地。
就像小三他们从不会觉得自己是小三,总以为自己是被爱的那一个。
噗嗤!但怎么可能,如果对方爱你,怎么可能让你有机会被别人当小三?
别傻了!如果是爱,不管曾经经历过什么,都绝对会让自己和对方在乾乾
净净的身分下站在对方面前,那才是一个正确正当并且会有善终的开始。
而那些人就是这样,特定的一类人都很类似。他们早就套上婚戒,但在苦恼
著另一个贪欢的欲念,某些社会事件指标事件爆发后就开始自我安慰并且抓
回惯有的胆小,重新自我放弃并安慰地说著类似的话,说著类似那句最近最
经典的插画女王之言:“以后不能再见面了吗?”好哀怨地。
真是呕心沥血,自己忧郁得像什么一样,疏不知背后刺伤了一大片无辜的人,
好一个“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就是胆小鬼”、“我就是害怕失去”
,如果承认自己不够完美就可以伤害别人如此理所当然,这个世界究竟要法
律和警察做什么?
我们受教育学会尊重与文明又要做什么?
又要婚姻干嘛?
其实也蛮好笑的,就是这一点,光是这一点我明白了不同;我们脑袋很清楚,
清楚知道连说个“顺其自然”的资格都没有,我们只能接受勇敢地放弃爱或勇
敢承担自己选择后的对错;不为别的,仅仅因为最简单的“善良”两个字,
确实没有别的,就因为我们坚持要“善良”。
爱从来都连带着责任,不是拿来当作伤人工具的;婚姻本身就是一种不离不弃
的承诺;怎么样的人会带着和别人的婚戒好委屈的说“我也爱你”怎么办?
我想就是自私并胆小的人吧!
而他们竟然也往往毫不避讳地承认著这些特点,这很奇妙。
胆小于不敢选择所以把所有选择都怪给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也因为胆小于选择
了又无法勇敢坚持,他们总是让我在回想起事务所那段日子归纳出这些人的特
质,也怜悯起那些心甘情愿的小王或小三;终归于一个很简单的疑问、一个人
性的陷阱,我常常想问问这些小三和小王
“一个结婚的人如果会因为你而舍不得又念念不忘地精神式出轨,
你真的还这么相信这个人会全心全意的爱你?你还敢相信啊?
一个连婚姻和誓言都可以推翻的人,你真能相信?
难道这些人不就是很自私地爱着自己并在尝试满足他想要的一切?
他们如果真爱你,会离婚之后再回来找你,不是吗?”
在爱里不理智的人总是以为自己非常特别,
但,即便在爱情里,也往往没有人无法被任何人取代;
除非你用一个绝对忠诚的婚姻,或者一个一辈子的孤单证明你再没有别人,
那还稍稍可信。
人类发明婚姻某种程度是为了证明爱的无可替代性,却没有想到因为架构了婚
姻制度反而证实了伴侣时常可以被取代,于是世界有了一些新的选择;有些人
非另一些人不可,当下无法再一起后来也并不互相綑绑,就算仍爱却来不及
互订终身,在不违反社会风俗也宁可对自己诚实的情况下,他们就单身着,
一辈子。
如果你要问我为什么单身,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人?
我会告诉你,我并不是要选择“一个人”,而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这
种生活方式对我来说比较坦然、心安理得,不用只是因为需要陪伴所以找个人
一起生活但不那么爱,那对自己也能活得很好的我来说没有意义;如果不能跟
那个确定的爱厮守,我可以也宁愿就这样生活着,很开心愉快地,
至少无愧于人与己。
我的选择,我全然承担后果并不想其他可能伤害他人的可能性。
这类单身者并没有可笑地想要证明什么,但某种程度在爱情上确实就是
“经过了这些人之后,我也并没有再想要其他人了,
我尊重社会所以也不去成为第三者或者随便找个不讨厌的人成亲。
也许我们更重视婚姻,所以才选择不去猥亵婚姻的一切。”
而这跟鳏夫或守寡的人也没有什么差别,需要伴侣的人会再度去寻找享乐的乐
趣,而有群人就是可以带着回忆很自在地继续行走人间,且不介意与失去的与
回忆共处。
###
让你当小三或小王的人不爱你,他们有没有告诉过你,他们让你在世人面前连
伤心的资格都没有?
很可悲地说,这虚伪的人间道德包袱下,哀愁也有正当性似的,管太多的世人
连小三和小王的道德也管得一蹋糊涂,仿佛他们连伤心的正当性都没有。
当然应该要哀伤,哀伤于一个不负责任者的胆怯。
让你成为小三或小王的那些人,基本上就是连你最基本喜怒哀乐的情绪正当理
由都剥夺的人,不管你愿不愿意,这世界的道德观会取消掉你所有感情上情绪
的理由;即便是你心爱的人死去,可能都无权掉泪或去说声再见,人们用一句
“你凭什么哭、凭什来上香、你凭什么”将你再度伤害得不成人型,你才发现
一直都是你爱他而不是他爱你,你才检讨起小三和小王这两个字根根本本地就
不是一个关于“被爱”的称呼,从不。
当你意识到这,你的人生也已回不去某个简单的时代了。
###
人是不断改变的,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有些人在时间的流里会从适合变成不那
么适合,而另一些会从不适合慢慢地变适合,重点永远在于,懂不懂得尊重和
珍惜。
结婚只保障这些懂得尊重与珍惜者的幸福与快乐!
这完全没有半点假话,婚姻会考验出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让这个人的高贵或低
劣,聪慧和驽钝随着时间展现出来。
当岁月将原本适合的变得不那么适合或变得没那么激情,愚劣者便开始怀念起
外头曾经存在的美好激情;他们会说著多好听的话“那才是真爱、是爱啊!”
然后呢......一大堆乌鸦飞过天空。
欧!那带着你的婚戒那个不是爱吗?还是叫以前的爱?
懂爱的人不把爱情分为现在或以后,因为假设能这样区隔,那么世界将没有恒
常的爱,就都是一段时间、一段时间的喜欢罢了!
如此说来,结婚如果不是因为相信爱不会变质或是值得长久厮守扶持相伴下去
的,那干嘛要有婚姻?要婚姻干嘛?
爱是连带责任的,是思考未来的,不被时间切割分段的;爱是能在平淡中追求
同步学习让彼此更加适合的,而不是被动地等对方来配合或让自己喜欢,爱从
不是该被那样消极对待,任其变淡、变习惯的。
戒指,是在让手指戒掉不断想要牵住别人的手这件事的;它在告诉你从此以后
你的牵手就是那个戴上跟你成对婚戒的人,连说跟第三者的爱情挣扎就“顺其
自然”的权利都没有,戴上婚戒就无权让婚姻有第三人介入;要是有人套上戒
指后还说这样的话,那想必不是还没学会责任就是完全不懂爱与婚姻。
那么,跟马卡茸总统想必有脑残的立场一致:先结婚嘛!不适合再离啊!
那到底跟谈恋爱有什么不一样?如果可以因为不适合就离的话,还是要增加律
师群们的收入?呵呵!
离婚可以是一种人生的调整,但调整之前的第一件事就是承认“自己不聪明”。
对于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敢勇于签约的状态,就是婚姻本身的特性;没有人会在
不确定将来种种的时候为自己的未来绑约,但婚姻就是在做这件事。
也只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吸引力法则就是,物以类聚罢了!
###
在多角关系里,如果你是混乱事件造成的关键主因,
那么,我能说的唯一一句就是~
厚道,就是你承担起自己该的责任;而不是放著摆烂或等它顺其自然。
曾经处理过各式各样的婚姻官司,我也仅能得出那样的结论而已,很久没碰条
文也不愿意再碰,实在也是因为体认到那些不愿意懂的人,说再多也
是永远不会想要改变的。
人生说难也不难,都可以简简单单可以定位自己,仔细看看你自己身边的朋友
都是哪类人、怎么说话、说怎样的话,也大概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
作者: icanstill (雷特__枫飘)   2014-06-13 14:59:00
_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