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tontontonni (桶桶泥)》之铭言:
: 我本格迷
: 说到贵古的话
: 阿嘉莎 昆恩 卡尔,横构正史的书一直都会找来一再回味
: 可是福尔摩斯已经不会想看了,完全不想看那种
: 福尔摩斯只剩下侦探本人成为流行文化的符号,作品内容本身真的经不起时代考验
: 像罗杰命案,无人生还,Y的悲剧,耳语之人,犬神家族,恶魔的手毬歌等这些经典现在看
: 来完全不输现代作家,而且还超过!
桶桶泥此番发言,很显然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过程,反而比较像是被流行文化符号
影响而看不见福尔摩斯意义了XD
柯南道尔写出《血字的研究》的时候是1887年。
这一年,克莉丝蒂-3岁,她小时候因为姐姐念福尔摩斯探案故事给她听而引起推
理小说的兴趣。
这一年,昆恩两位作者都是-18岁,他们不但是推理小说家也是推理小说历史研
究者,在他们编辑的短篇集中就包括了《福尔摩斯的恶运》。
这一年,卡尔-19岁,他不但是柯南道尔正式传记《柯南·道尔的一生》的作者
,还与道尔的小儿子合出了一部仿作《福尔摩斯的功绩》。
推理小说家跟一般的小说家有个关键差异。
一般的小说家,可以从很多方面切入。可以堆砌美妙的文字,可以有不同的笔风
,可以有不同的深刻时代背景,可以有各种故事性。其中取到一两样,也能说是很有
自己风格了。大家也没有什么客观标准去评论高下,赞声差不多,那就并列吧,剩下
都是喜好问题了。
可是推理小说家除了顾到小说那一部分外,还必须想尽办法让推理谜题超越前人
。你小说部分写得再好,只要你的谜题没有超越前人,甚至只要在前人作中被发现有
类似架构,搞不好在推理小说这一个面向上都未必能拿到高的评价。
也就是说,后人的推理小说作品,试着超越前人不只是应该,甚至是不得不为。
推理小说家费尽心思就是为了从前人写过的各种谜题中,找出可能还留下来的缝隙。
所以要说福尔摩斯小说中的谜题平均不及现代花样多或精巧,那也没什么好奇怪
的。
可是,谜题虽然想尽办法超越,但建构与解构谜题的概念却是被继承下来的。而
说到这样的方法论,福尔摩斯系列绝对是在推理小说历史中有重要地位的。这才是最
经得起时代考验,被包括克莉丝蒂、昆恩、卡尔继承下来,再继续被后续更多的推理
小说家继承下去的重要东西。
至于说到福尔摩斯小说本身看不看得下去的问题,那可能就比较偏个人风格喜好
罢了。
平心而论,福尔摩斯系列的描述手法确实相对比较平实,不像克莉丝蒂强大的悬
疑感塑造方式,没有卡尔那样强调的各种诡异密室,更不用说横沟那种阴暗家族的背
德猎奇感了。就故事性而言,确实有可能让这个时代的读者觉得相对平淡。但这也就
是风格差异罢了。
而且实际上,就算光看短篇,道尔在福尔摩斯系列中也有尝试过一些不一样的描
写方式与故事风格。有些比较诡异的,有福尔摩斯第一视角,有更像冒险剧而非推理
剧的部分,也有极具故事性的《最后一案》到《空屋》。
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篇是《五个桔核》,结局有种很具味道的浪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