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王与马戏团(未读可入)

楼主: kea (推理小说<亲爱的你>出版)   2017-03-14 05:55:03
米泽穗信 / 《王与马戏团》(未读可入)
http://blog.udn.com/Kea0111/96066480
这是我最近看过最精彩的日本推理小说。
故事开头有点沉闷缓慢,一位不知所以的日本女记者太刀洗万智不知所以地流浪到加
德满都,想不知所以地到处晃晃,为杂志写篇不知所以的旅游报导,结果遇到尼泊尔政变
,国王在内王室十人全遭枪杀。太刀洗透过管到约见了政变当晚宿值宫廷的准尉拉杰斯瓦
,希望探听政变内幕,但准尉却拒绝透露。隔天,太刀洗在前往皇宫的路上,第一时间发
现准尉的尸体,背后还刻上“informer”(告密者)字样,太刀洗拍下了第一手命案现场的
照片,但此刻她陷入职业伦理的挣扎:是否要将命案与政变包裹成同一篇报导,传达给日
本的阅听者?
或许你看完这简介还无法理解太刀洗小姐挣扎的所在,政变隔日宫廷军官被杀,听来
便是险恶的阴谋,刊登刻了字、血淋淋的尸体,更可以大大地提升报导的震撼力,让远在
东北亚的读者直接地感受到“政变啊,出人命啦”。
但问题是,这起命案,真的与政变相关吗?如果无关,放上尸体照片、包裹式的报导
便是扭曲了阅听者对尼泊尔政变的认识。记者有义务要查明真相吗?义务的界限又在哪里
呢?眼睛看到的难道还不能写吗?
整本小说便是环绕着记者伦理而发展。我不打算在此深入探究,也不算写什么“反观
台湾媒体…”之类的评语,只是前阵子台湾小模命案才发生,在这当下读起来特别有感觉
。我引一小段做为索引:
“这不是妳如何想的问题。我只是要告诉妳,悲剧的宿命是成为娱乐。观
众为什么喜欢看走绳索?妳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在期待表演者有一天会掉
下来?尼泊尔是个不安定的国家。而昨天,表演者掉下来了。这是很有意
思的事情。如果是发生在其他国家,或许我也很乐意观赏。”
拉杰斯瓦准尉说,“但是我不打算让这个国家成为马戏团。再也不会。”
米泽穗信的作品我不熟,先前也只读过《寻狗事务所》,但大约知道他的作品大多偏
“轻”,这本《王与马戏团》则是相当议题取向,主题与文笔都相当严肃,刚开始可能因
为不习惯主述者是个有点颓丧的日本女性,还有大量加德满都市区的描写,稍有进入困难
,但政变发生后故事节奏便加快,最厉害的一点就是推理部分紧扣故事主题,最终谜底揭
开时也是议题收尾时,有加乘效果。
不过惟一有疑问的是,大家英文应该都不错吧,为何看到informer这字时还要去查字
典呢?
总言之,一本知性感性理性兼俱的推理小说,值得一读。
作者: mingjer (李肯特)   2017-03-14 10:33:00
我当初以为informer是资讯提供者,没有想到是抓耙仔。也许是因为这个字过于敏感,导致使用率不高吧。
作者: cielo1318 (西雅图万岁)   2017-03-14 13:33:00
可能是...日本人英文不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