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死神的浮力》读后感

楼主: tsuyolover (粉红˙海)   2014-09-05 18:34:22
网志版 http://pinksea51244.pixnet.net/blog/post/186450186
* 网志版附上 四季合唱团 雪莉 的歌声,这是一首轻快的乐曲,和死神的浮力有点灰暗
的故事走向大相迳庭,搭配着阅读来服用却有种说不上来的无力感。
* 历经了一番苦难,终于在签名书第二次开放的时候,得到了编号第472号的签名书(洒花)
作者:伊坂幸太郎
译者:李彦桦
出版:独步
“物体进入水中,就会产生浮力。严格来说,就是水会产生往上推的力量,最有趣的是,浮
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无关。”
“什么意思?”
“既然是帮助物体浮起的力量,多数人会以为跟物体的重量有关。其实,跟浮力有关的不是
重量,而是体积。物体的体积愈大,产生的浮力愈强。”
死亡不是一种惩罚。就像东西丢进水里就会产生浮力,死亡只是个自然界的运作,无论是
谁,终究是要面对死亡,那只是自然界兴灭循环的一环,谁都无法避免,而无关乎是个好
人,还是坏人。对死神来说,人类的死亡只是个工作,也许会抱有遗憾的感觉,但不会同
情,也不会寂寞。因为这只是个工作的环节:观察人类七天,然后递交报告,确认死亡。
纵使这七天内认真的观察目标,多半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目标的作为在死亡面前毫无
任何意义,死神完全无法理解人类感情中对于死亡所冀望的、所期盼能够带来的效果。死
亡就是“无”,是生命的消灭。
人类是唯一理解死亡的动物。
人类用情感去理解死亡。我们体会到死亡是一种结束,是意识的消失,所以会恐惧、会害
怕。作恶的人的死亡,被认为是应该遭受的报应;良善的人的死亡,被觉得委屈。我们发
现,原来对于死神而言,这七天的观察其根本毫无意义,当“认可”的报告一旦上达,死
亡只是标准流程的最后一个步骤。藉著死神的眼睛去看目标未完成的遗憾,我们觉得难过
,觉得可怜,也只是人类的感情投射下的结果。对我们来说,好像该死的没死,不该死的
却死了,是何等可怕的情况。甚至觉得愤怒,为什么玩弄别人生命的人,却无法以自己的
生命作为补偿。然而其实死亡是绝对公平的,每个人都得遭遇,根本无关乎善恶。伊坂在
死神千叶的故事里,告诉大家死亡的挑选是毫无意义的,情报组给予情报并下达指令,死
神便去执行。死去的人们却不如肉体般消失殆尽,生命终结在心跳呼吸停止之时,记忆却
永远存在,无论是用何种形式,幽灵、鬼魂或是其他纪念。
作家山野边和妻子美树,一年来把自己的专注力用数字游戏填满,关在被记者包围的充满
了女儿回忆的自家屋内,面对着失去至亲的疼痛互相舔舐著伤口,他们等待着一个救赎。
杀死女儿菜摘的凶手本城崇,在案发一年后,因为目击证人的翻供,和被提供的影片证实
了本城宣称的曾和菜摘在死前接触的说法,导致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本城的凶行,被法院获
判无罪。其实离开了司法的庇护,对山野边夫妻来说,回归正常社会的本城,就像是暴露
在荒野中的野兽,即使拼上一死,也要替菜摘讨回正义。
说正义也许太沉重,只要本城能感受到痛苦,哪怕只是山野边全家人所承受的千分之一都
好。山野边想要释放内心对于失去女儿的仇恨。
灰暗无助的绝望故事其实跟天真烂漫的温馨故事一样陈腐,却容易让人误以为意境深远。
这次千叶所观察的目标,正在筹画执行报复。千叶被给予的情报是本城崇所藏匿的地点。
在这七天内,故事用千叶和山野边视角交替著进行,千叶不带感情的死神观点,和山野边
压抑且深沉的恨意交错著,在故事中形成矛盾的画面。伊坂在故事中常常利用死神对人类
世界的不了解,在气氛紧绷的状况下,让千叶突然不著头绪的蹦出匪夷所思的对白。有些
诙谐的效果对比紧张的场面,让故事更有强烈的记忆点。画面上的处理给予强烈的灰暗,
却在一连串的长镜头中,停顿在一个突如其来的,短促的快节奏。莫名其妙的对话一直以
来可以说是伊坂的特色,在《死神的浮力》中更是用来凸显死神千叶的存在和与人类不同
的思考模式。
全然的悲悽走向当然并不是伊坂的习惯,仅管死神千叶出现的场所必然下著雨,也有像是
毛毛细雨或者倾盆大雨这般程度上的差异,来对比故事中气氛的移转。《死神的浮力》中
最让人难忘的画面之一,应该就是在车内,当四季合唱团的〈雪莉〉突兀的响起时。轻快
欢乐的歌声,搭配着甜美的回忆,却得来了痛苦和折磨的泪水。是解放、还是恨意的高涨
,在凝结的车内空气中出现的欢愉乐曲,此刻却让人感到无比的残忍。
宽容的人为了保护自己,是否该对不宽容的人采取不宽容的态度?
伊坂用对弈的方式,描写山野边和本城两方的进攻和防守。山野边的报复行动,和本城玩
弄心态的设下陷阱,等待猎物上钩后嘲弄一番,双方的对峙成为《死神的浮力》中的主力
剧情。关于复仇,死神千叶在书中提及日本江户时代曾经有过申请合法报仇的机制,“所
谓的审判,根本不是为了受害者家属而执行。”。对于身心灵饱受残虐的受害人以及受害
人家属而言,法律反而是种阻碍,它保障到加害者不被复仇所侵扰,却无法对被害人的安
抚产生作用。法律的正义、道德的正义,被害者家属所追求的情感上的正义,在互斥的状
况下无法共生共存。折原一的《冤罪者》中便曾坦讨这样的矛盾现象。
无法报复发泄内心的愤恨,也无法转身原谅把人命当作游戏的家伙,如果这样的痛苦不堪
的纠结持续缠绕着内心,要怎样才能够彻底的从这一片业火中逃脱呢?伊坂用死神千叶不
带人类感情的眼睛来观察一个复仇行动的展开,七天之内,人类和人类的挑战与对抗,把
原本《死神的精确度》中短篇形式的推理小品,扩展成一个连续的纪录片,在以死亡为终
点的倒数计时之下,紧凑而充满了各式作者想要阐述的道里。最后再以滑稽的〈雪莉〉回
应死亡的哀悽,证明了香川的说法,死亡之于人类是个结束,但不会是个消灭。
作者: KMSNY (MSN+KY)   2014-09-11 16:41:00
你网志用的书本截图英文是不是打错
楼主: tsuyolover (粉红˙海)   2014-09-12 01:15:00
哦?请问是封面图上的英文吗?耶,对耶,英文是精确度那是诚品网络书店的书封图片,不知道是印刷错误还是纯粹图片出错耶?不过签名版的封面不是这个,会再换过,感谢提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