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恶之教典读后感

楼主: TWkid (蹉跎易逝韶光老)   2014-02-20 15:24:41
这两天快速看完了恶之教典,
因为已经看过电影,早就知道男主角莲实是一位人格异常者,
并且也已掌握大致的剧情发展,所以没有太多感觉,
大抵是抱着想要看看跟电影比起来,
小说有哪些更详实的细节,提供故事更完整的面貌,这样的心态。
作者不对死者有太多描述,着重在莲实杀人的手法,
因此,使读者感染了莲实的性格
对他人几近于无的同情与同理心,反映在他杀人如弹指的冷酷无感,
而他行凶前缜密的布局,使得过程没有太多凌迟与折磨的桥段,出手快狠准,
被害者根本无从、或只有瞬间,能够察觉死亡将近,
因此接收不太到那种命在旦夕、无所遁逃的恐慌,
仿佛只是在欣赏,莲实一个一个除掉妨碍自己的“活物”的过程。
最后校园内的屠杀,
同样地,
尽管在此大幅描写了学生们面对不明的持枪侵入者的惊骇,
以及作困兽之斗的绝望惶恐,
但大致上,还是依著莲实对局面的冷静观察与分析,
识破或诱导学生进入自己陷阱,着手进行个个击破(杀害)的剧情展开。
莲实杀人是不痛不痒的,要说他唯一拥有的,就是生存的本能和欲望了吧。
他的大屠杀,只是一个临时动议,
只是因为他不小心杀了两个人,
只是因为怕自己留下的破绽愈来愈多,迟早会被发现,
这两具尸体一时难以处置,“要藏树叶,就藏在森林里”,
不如先通通杀光,再来铺后路重新开始。
这种没有“杀意”的“杀意”,杀人只是一个必要之恶的手段,
让这部小说营造出丝毫不带感情的氛围,
很精采,但却“不恐怖”(因为没有反射出同情与同理心)。
因此,恶之教典由真人演出之后,喷血喷很大、喷不用钱的视觉飨宴(?),
以及活生生呈现的杀害经过、学生们惊惶无措的神情表现、痛苦、呻吟、受伤流血,
才更增添了屠杀情境的骇人。
举例来说,莲实抓到搞电信作弊、并发现窃听器而自投罗网的早水圭介,
电影里圭介被綑绑且面对绝望的恐惧自然表露无疑,
而拷问的过程中,较之小说中莲实因为圭介发现外面有人而想呼救,瞬间就把他弄死:
“刹时,圭介的意识暗下。莲实按住圭介痉挛的身体,烙铁深深刺进圭介的右眼。
数秒钟后,圭介的动作完全停止。”
在此之前只有问答的剧情,顶多给予心理上的施压,
电影则加入了折磨他身体:
给予观众痛觉、生不如死的桥段(没记错的话),然后才对他痛下杀手。
这种让观众跟受害者一起痛的感受,小说里几乎是没有的。
最后,其实我原本只是想要说,比起《恶之教典》,
我所接触到的第一部贵志祐介的小说《黑暗之家》(《恶》是第二部),
就真是让我读来压力之大,心里发毛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