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ummerz (summerz)
2025-04-29 01:07:01自己也曾是GX8用户
看到稀有P家使用者来回文一下
Panasonic大概已放弃GX跟GF系列了, 迟迟等不到这两系列的新机
大约2024年底决定换机
当初考虑有OM-5, Sony A7C2, Fuji X-T50, Panasonic S9
OM-5跟P家镜头的防手震有点相冲, 另外micro-USB充电我无法接受 (当时OM-3还没消息)
A7C2 价格贵, X-T50 溢价/没货
主要是当时双11京东水货S9+18-40mm镜头组台币40000有找, 手滑就下单了
平常主要拍拍旅行、家人、生活照片影片, 我觉得S9满适合休闲用户
使用半年说说感想
1. 体积重量跟GX8差不多, 但握感比GX8差, 必须加装握把
2. 没有EVF, 我个人没有习惯用, 阳光下使用没问题, 萤幕调亮即可
3. 没有电子快门闪光灯, 果冻效应对业余用户不影响
4. M43升全片幅ISO大约差两级, 等校焦段下景深更浅
5. 相位对焦: 照相可以用触控修正, 所以使用上差别不大, 主要是录影对焦比较准
(但跟一个9年前的GX8比, 没进步才有问题)
6. 防手震: 有感升级, 尤其录影片是P家强项, 开到最强, 手持可以跟上脚架一样效果
7. Lumix Lab比之前的Image APP传输快跟好用
有蓝芽及Wifi连结模式, 传照片用5g WIFI快很多
遥控拍照距离太远还是会断
8. 身为业余JPEG直出派, 主打的LUT功能我觉得好用
把档案下载到相机里, 等于实时使用别人调好的滤镜
9. 录影有一个MP4 lite格式, 档案较小适合传到手机
10. 照片回放会卡顿, 有挑记忆卡的问题, 似乎不能用太高级的卡
镜头部分不追求大光圈, 重量可以控制在400g以内
目前手上有三颗
Panasonic 18-40 mm: 超轻好用, 类似O家9-18mm设计,光圈小,但全片幅用高ISO还堪用
Sigma 45mm F2.8: 最小的定焦镜头, 我觉得最适配S9的镜头
Panasonic 28-200mm: 413g大概是上限了, 镜头再大就会头重脚轻
P家其他全幅F1.8军团大约300-350g, 但银弹不足没入手
要注意L-mount还是偏冷门, 二手不好买也不好脱手
有谣传未来有其他便宜的中国副厂加入L-mount, 不知是否属实
在台湾P家相机一直属于冷门, 版上分享文章很少, 展示机也超少
希望分享一点心得, 抛砖引玉
作者: MaXDDDD (MaXDDDD) 2025-04-29 09:47:00
直出jpeg 都压到8bit,除非每张都精修Raw不然还好,当初看到讨论也找了一下Flickr 实拍,尤其有黄昏或是大光比场景,其实看不太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