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从生态摄影谈无反相机与长焦镜头(1/2)

楼主: helixc (@_2;)   2025-01-29 20:12:07
感谢 #1dc5t90M (DSLR)整理了长镜头的资讯
个人同意未来专业相机的出路势必只能往中长焦发展,但我会从生态摄影的观点切入
先上人权:
- 2002开始用Nikon D100和Pentax底片机拍照,也差不多时间开始赏鸟
- 2005存钱买了AFS 300mm/f4,底片机大概用到2007-08年慢慢放弃底片
- 之后陆续用了D200 D300 D600 D810 D850,前两年Z9没货还涨价所以跳M43
- 因为有在看各种动植物,所以60/90/105微距镜头也是一直有在用
先讲结论:
- 智慧型手机消灭了相机(不分DC/DSLR)广角(24-35mm)到标准镜头(35-70mm)的需求
- 高阶智慧型手机也消灭了超广角(16-18mm)以及小望远(90-100mm)的需求
- 无反相机突破传统F8才能对焦的限制,让小光圈望远镜头进到市场
- 智慧型手机培养的新摄影用户,相较传统摄影师更能接受小光圈与大景深的画面
- 当代专业相机的未来发展方向,只能往智慧型手机无法取代的领域发展:微距与长焦
这边先谈相机,再谈镜头,分两篇好了
**DSLR 时代(2002-2015年)——数位单眼的黄金年代**
Canon 300D (2003)和Nikon D70(2004)的推出,虽然不是所谓的全片幅
由于其相对便宜的售价(1000美金),终于让数位相机DSLR终于进到一般消费市场
数位单眼相机除了感光元件改数位外,其他都与传统单眼相机相同,都利用OVF对焦
2003年Canon EOS 300D 和2004年Nikon D70 的推出,虽然都不是全片幅,
但凭借其相对便宜的售价(约1000美元),终于让数位单眼相机(DSLR)进入一般消费市场
**DSLR的对焦运作方式**
1. 取景与对焦过程
- 透过五棱镜与反光镜,使用者可以从光学观景窗(OVF)看到画面。
- 同时,一部分光线被分光给相位对焦模组(PDAF),进行自动对焦。
- 对焦完成后,按下快门时反光镜升起,此时光线才完全进入感光元件,完成曝光。
2. 对焦系统的光圈限制
- 大多数 DSLR 的自动对焦系统只能在最大光圈F8以上正常运作
- 光圈更小时,对焦能力大幅下降甚至无法对焦
- 仅顶级相机(Canon 1D Nikon D5)能完整支援F8以上自动对焦
- 但一般机型通常仅支援F5.6或F6.3
- 如果使用 F8 或更小光圈的镜头观看和对焦都成问题
**DSLR的对焦精度问题**
1. 对焦点准确度不佳
- 由于对焦模组与感光模组是分开的,在高画素时代DSLR 容易出现对焦误差(走焦)
- 高画素机身(如C 5DII N D800)刚发行时有中央对焦点准确,但周围对焦点不准的问题
- 传统135底片时代画素等效数位最多约20MP,而现今相机动辄 40MP+
- 使用者更容易在 1:1 放大检视时发现对焦误差
2. 机身和镜头长期使用后的机械磨损
- 由于DSLR 依赖机械反光镜与对焦模组,使用时间长在机身和镜头都会产生机械磨损
- 承上,机身和镜头在长焦镜头和高画素机身的配合下,使用者会更容易察觉对焦偏差
- Nikon直到D500/D850之后,才正式提供使用者自行微调对焦的功能
**你终究是要换无反相机的**
无反光镜相机(Mirrorless)的关键优势在于感光元件与对焦系统合而为一,就和手机一样
手机的相机有对到焦就是有对到,不会有走焦/假合焦的问题
- 无反感光元件与 PDAF 整合对焦更准确,不再依赖额外的对焦模组,没有走焦问题
- 无反机身对最小光圈相对不敏感。透过高ISO和软件计算,在F11甚至以上对焦成为可能
**DSLR 技术巅峰**
2007年Canon 7D & Nikon D300问世。画素达10-12MP连拍可达 6-8fps,
画素相对300D 70D倍增,连拍速度比肩当时最强底片单眼Canon 1Vhs Nikon F5
Canon 7DII(2014)和Nikon D500(2016)让DSLR 迈向巅峰。
这两台画素从 10-12MP 提升至 20-24MP,具备8-10fps连拍等更强的对焦系统。
我还有一些朋友还坚持使用这两台传奇机身至今,要等无反界的7DII D500出现
**无反相机的崛起(2012-2017年后)**
无反相机虽然早已存在,但早期因没有PDAF导致对焦速度与准确度无法与 DSLR相比。
Sony NEX-5R(2012)和Olympus OM-D E-M1(2013)开始在感光元件上加入PDAF 技术
但对焦速度仍然无法与当代DSLR 匹敌
可以比肩DSLR的PDAF无反相机要等到2013-2016年开始才出现如下
A6000(2014) A7RII(2015) EM-1ii(2016)
**2017年Sony A9
作者: ronbaker (尼克扛霸子)   2025-01-29 20:41:00
好久不见
楼主: helixc (@_2;)   2025-01-29 20:51:00
长文会有人看吗QQ
作者: smallpig02 (小猪二号)   2025-01-29 21:10:00
推,手机世代会说这啥考古文xd
楼主: helixc (@_2;)   2025-01-29 21:18:00
我是大量利用ChatGPT确认记忆有没有问题就是了…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25-01-29 23:06:00
我这个人很简单,大哥我就推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1-29 23:16:00
其实手机摄影最没办法做到的是团队出机,如果你有一个team不管是光质还是匹配焦段的问题都可以做到最极致,但问题是人力昂贵基层影像下降的时代你在摄影社学的那些现代亲友(先不说案主)并没办法同理你花这么多力气得到的影像的价值但是望远和微距本来就不是素人可以指手画脚的领域,拍得到就是硬道理,这方面手机从来没有兴趣挑战
楼主: helixc (@_2;)   2025-01-29 23:37:00
市场来说高阶市场量很少,还是要靠中低价位的器材来盈利现在DC 无反真的被手机打趴惹 RX10也不出五代了我难过另外可以观察到当代相机在侵蚀录影专业器材市场如Z镜都很丑 但很实用(可以规格化上录影相关器材)看得出来
作者: garraypierce (稳一个)   2025-01-30 00:06:00
作者: shhs1000246 ((′‧ω‧‵))   2025-01-30 00:24:00
作者: dnawars (铳康挑作乐工坊创意总监)   2025-01-30 00:35:00
手机没那么神 光是室内打机顶跳闪拍合照就输惨 那个涂抹出来的HDR只会把人脸拍成大饼 而跳得好的闪光人脸会有层次的同时 投影布幕的内容还能拉回来 知道什么原因合照尤其排排站合照 手机拍摄 每个人分到的有效画素少得可怜至于人物写真 以前我没学摄影 看不出来 现在仔细看一下一定能从焦点、光影层次看出是否是单眼所摄相机这种器材的价格与专用性 带来的仪式感 让使用者会去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学习 运算曝光程度较低 拍摄时对光线强弱 走向更敏感 有无讲究就能拍出与手机不同的人物摄影
楼主: helixc (@_2;)   2025-01-30 06:13:00
这十年相机市场就萎缩到剩下5叭不到…RX10/100不更新了QQ
作者: ddd1264 (关我)   2025-01-30 06:18:00
推,手机真的方便,但拿相机拍得比较开心哈哈
作者: tweisun (TWS)   2025-01-30 11:21:00
不是话多就是你对专业相机往长焦发展是很奇怪的结论,三镜头就有长焦了,你同意非长焦会被取代,再加一颗更高倍的长焦不就取代了吗
作者: ericee123 (Casval)   2025-01-30 11:25:00
手机方便 但很多功能不能手动调整还是麻烦 详细推
作者: freeasa (旅行者)   2025-01-30 11:58:00
其实不是取代,而是恢复正常,在单反突然爆发的时代,手机厂商意识到这是一块饼,所以纷纷将技能树点向强化摄影功能,发展到近年AI崛起,搭配使用后一般普罗大众发现他们的需求不需要到单反相机,加上用相机拍还要后制,但相机直接有一堆app可以选择,于是发生了所谓的推坑潮,会使用相机的人无论在什么焦段还是会使用相机,但手机的便利性是相机无法取代的
作者: rx119tw (rx119)   2025-01-30 13:55:00
相机市场是真的被手机削弱不少 那现在卖最好的相机是rx10这种内建超长焦的相机吗? 好像不是欸 看卖翻的是富士跟GR 这种标准焦段 二手市场看到最热络的也是标准焦段 如果未来相机出路只剩下超长焦这种少数人的需求 那个大概相机厂出路只剩下倒闭啦
作者: lvlvlv2g (可悲生活的落魄人生)   2025-01-30 14:07:00
这篇不是从生态摄影切入吗,考量其他市场的误会了什么
作者: rx119tw (rx119)   2025-01-30 14:13:00
楼主开宗名义说了啊 专业相机出路只剩中长焦 只是他从生态市场切入 意思应该是以后会拿相机多半是长焦 现在会买标准焦段以后不会买相机了?
作者: simlin (simlin)   2025-01-30 14:50:00
“摄影已死”大概是十年前就出现的词,AI作图之后死得更透了;然后大众对影像的要求只会更低,业余摄影器材生存空间只会越来越少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1-30 15:06:00
手机再怎样就是实焦20mm搭配超小成像圈,大约只能满足偷拍需求而已,但这个是相机本来就不允许的领域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未来少子化的时代,你还有什么项目可以立案每次出门带一包?而现在市场只剩全幅活得下去有可能不一包吗?全幅搭配28/4.5饼是否和手机有决定性的差异?如果以上答案都是NO,那厂商机镜卖不掉也是应该的,因为他们以为只有高大上能赚钱但实情是高大上赚的钱没办法支撑过去低端人使用的低端机撑起的稳定获利,那当然只能拼命断尾求生
作者: youkiller (人生海海)   2025-01-31 22:18:00
闪光棚拍...手机差了一大截...拍起来不像单眼的通透感强对于画素堆颤,AI演算的虚假感...还是只能当个记录,拿出来展示就很看高手功力但关于体积重量减少是很重要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