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t0112 (万年鲁蛇蛇)》之铭言:
: 作品照片:
: https://i.imgur.com/3YRQfhy.jpeg
: 1.“One Man”
: https://i.imgur.com/JNgBox9.jpeg
: https://i.imgur.com/JLy24md.jpeg
: https://i.imgur.com/zQStsAB.jpeg
: https://i.imgur.com/c3ji5B0.jpeg
: https://i.imgur.com/hwcgPz4.jpeg
: https://i.imgur.com/acrsJu6.jpeg
: https://i.imgur.com/YG0yL2E.jpeg
: 2."Slogan"
: https://i.imgur.com/God1xVD.jpeg
: https://i.imgur.com/KpV8ESS.jpeg
: https://i.imgur.com/JQw94PZ.jpeg
: https://i.imgur.com/vINDTUz.jpeg
: https://i.imgur.com/jIuXlZN.jpeg
: https://i.imgur.com/B1icliS.jpeg
: https://i.imgur.com/sEpMKw5.jpeg
: 3."People"
: https://i.imgur.com/79AOHId.jpeg
: https://i.imgur.com/1TEwfoF.jpeg
: https://i.imgur.com/6TpKdZX.jpeg
: https://i.imgur.com/oELfiSi.jpeg
: https://i.imgur.com/6HdQVKp.jpeg
好久没有在板上发文了
久到一度还在犹豫,不晓得作品文能不能在板上回文
先不论个人政治立场偏好(我的政治立场在别版推文其实很明显啦= =",
不过这一点本来就不该是在这回文时该考量或特别提出的东西,毕竟
这边是前单眼相机DSLR版,现在的摄影技术版)
偏题话多,回归正题,因为原推文太热烈,而且在推文发问容易中断思绪
甚至错漏字不好修,就改用回文方式发问,原文在技巧解说部分比较简短,
好奇想了解原Po按下快门当下的动机以及所得影像的想法,还请不吝分享交流。
: 机身镜头:
: Fujifilm X-T30II
: XF 23mm F1.4R
: 技巧解说(如闪灯、修图)及心得分享:
: 2024.05.24 台北市 青岛东路
: 不论政治立场为何
: 充满热情和想法的人们都是值得被记录下的
^^^^^^^^^^^^^^^^^^^^^^^^^^^^^^^^^^^^^^^^
"热情"和"想法"两词,相对较容易透过影像直觉表达的应该是前者,
透过照片表达强烈正向情感(热情应该算是偏正向吧)时,通常会采用
充满丰富色彩的彩色照片优先,想了解原Po选择使用黑白影像纪录的
动机和想透过黑白影像强调的被摄标的(对象或主题)或是想屏除的影
像噪声元素是?
"想法"两字相对抽象,这组照片想要纪录充满"想法"的参与人,但是
过多的标语文字反而让我好奇要记录的到底是参与人的"想法"还是掌镜人
为影像中人(原Po想像?)加上的"想法"?过多的现场标语文字会不会反客为
主模糊甚至误会了你想透过影像记录下来的影中人的"想法"?(修文补充一
下,这边是以整组作品为整体合起来看的角度,不是单张或特定几张抽
出来看)
我对纪录的想法比较偏向掌镜人是第三者,不参与现场的任何元素,不
刻意透过人工创作的标语文字或象征物影像为元素(例如标语文字)强调甚
至明示、暗示掌镜者个人对影像主题的想法看法,仅以拍摄当下现实场面为
目的,留下尽可能贴近现场包含气氛在内的影像纪录。
: 这次只使用了等效35mm的镜头拍摄
: 配上黑白滤镜,呈现出现在场的张力
个人透过这组照片感受到的影像张力(还是想表达的是震撼力?)老实说满
有限,如果想要让看照片的观众透过影像感受所谓的张力甚至震撼力、影像
冲击,应该还有满多可以成长的空间,这边如果冒犯到了,就还请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