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Nikon sRGB 跟一般 sRGB 差别?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2-08-08 20:48:22
简单分析一下 Nikon 版和 Adobe 版的 sRGB 有什么差异
为了怕被 End,先说结论:不同的 sRGB 几乎没差,直接用不需担心
原文发在这里,欢迎加入社团一起讨论: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goodprintsharing/posts/742850950280618
各家软件随附的 sRGB profile 有什么差别,其实国外有大神分析过
总共拿了 15 个不同来源的 sRGB ICC 做比较,有兴趣的板友可以移驾过去看看
https://ninedegreesbelow.com/photography/srgb-profile-comparison.html
这同时也代表一件很有趣的事:
即便都叫做 sRGB,但实际上不同描述档之间有些微差异
但这些差异通常是很轻微的,直接指定不同 profile 可能也没有可察觉的色彩差异
 
把 Nikon 修图软件内使用的 Nikon sRGB 4.0.0.3002
和 Adobe 版本的 sRGB IEC61966-2.1 拿来比较
为了方便称呼,以下使用 Nikon sRGB 和 Adobe sRGB
 
‧额外的标签资料
两者最明显的差别是 Adobe sRGB 用了更多的标签纪录额外资料
例如黑点、标准环境照明等等,但这些标签内容并不是 ICC 规范一定要使用的
实际应用上通常也会被舍弃,所以 Nikon sRGB 缺少这些资料实际上没有影响
 
‧D65 白点
sRGB 使用 D65 的白点,依据 ICC 规范应使用的 XYZ 值为 0.9505 1.0000 1.0890
两个 sRGB profile 内部使用的 XYZ 值和规范比较如下:
  规范   Nikon  Adobe
X 0.9505 0.9505 0.95045
Y 1.0000 1.0000 1.00000
Z 1.0890 1.0891 1.08905
可以看出两者的白点有些微的差异,且都和 ICC 规范不同
但这么小的差异实际上并不会造成使用上的影响,比较可能产生的是心理上的疙瘩
 
‧RGB 色度
sRGB 规范 RGB 的 xy 色度座标为 R (0.64,0.33)、G (0.30,0.60)、B (0.15,0.06)
以下整理规范计算上的 RGB 理论 XYZ 数值,以及另两个描述档中实际的 XYZ 值
数值都已经过 D65-D50 色度转换,使用 ICC 建议的线性 Bradford
Red  规范  Nikon  Adobe
X 0.43604 0.43607 0.43607
Y 0.22248 0.22250 0.22249
Z 0.01392 0.01392 0.01392
Green 规范  Nikon  Adobe
X 0.38511 0.38507 0.38515
Y 0.71691 0.71687 0.71687
Z 0.09707 0.09706 0.09708
Blue  规范  Nikon  Adobe
X 0.14305 0.14305 0.14307
Y 0.06061 0.06061 0.06061
Z 0.71391 0.71399 0.71410
将三种不同的 RGB 点绘制在 xy 色度图上,三者几乎是重合的
https://imgur.com/vYKHi5W
不同描述档实作之间的差异可以忽略
‧真正的差异
从以上白点和 RGB 色度的比较上可以发现,虽然数值有些微的差异
但实际使用上应该没有人可以发觉其中不同之处
不过 Nikon sRGB 的档案容量明显要比 Adobe sRGB 要大上许多
差异在于 Adobe 使用常见的 10 bit 精度纪录 sRGB 曲线
Nikon 则使用了较高的 12 bit
众所皆知,sRGB 曲线在暗部有一小段直线区域,接着使用 gamma 2.4 曲线
整体整合起来才接近于常见的 gamma 2.2
ICC profile 内部采用类似 1D LUT 的 TRC 标签来记录
理论上 Nikon 使用 12 bit 共 4096 点来表达 sRGB 曲线
会比 Adobe 的 10 bit 共 1024 点精度要好
但从图上比较也很难看出彼此之间的差异
https://imgur.com/4w3HNNV
故进一步把两个 profile 每一节点的数值和 sRGB 规范的理论值做比较
Nikon sRGB 的误差反而比 Adobe sRGB 更大
平均误差分别是 0.00000758 对上 0.00000379
若是以 16 bit 共 65536 阶输入数值,仿一般色管软件线性内插 LUT 计算
Nikon sRGB 曲线均方差为 0.12037985,Adobe sRGB 则是 0.12058937
靠着更高精度的 12 bit LUT,Nikon sRGB 总算把优势取回
题外话,这两个 ICC 都是 V2 格式,ICC V4 支援“类sRGB”曲线的储存方式
可以直接利用直线段和曲线段的分界点,以及直线段斜率、曲线段 gamma 值
以更少的资料字段达到更高的准确度,不必再使用 LUT 的方式储存、内插实际数值
‧结语
说了这么一大篇,最终结论就如同文章开头所说
各家制作的 sRGB profile 虽然存在数值上的差异,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无法被察觉
只要不是被恶搞的 profile,各种 sRGB ICC 可以说是实用上等校的
不需要在彼此之间做多余的转换,以免转换造成更多的断阶和阶调损失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8-08 20:51:00
推 写得很详细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22-08-08 21:01:00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2-08-08 22:17:00
作者: firenick (皮卡皮卡)   2022-08-08 22:19:00
推专业详细,结论就是:几乎没差,不要没事转来转去自扰
作者: ocean920704 (PoYu)   2022-08-09 01:05:00
好意外12bit居然没有差很多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2-08-09 02:45:00
作者: qo6m3 (Omi)   2022-08-09 07:59:00
专业用心推
作者: hisct (小虏蛇)   2022-08-09 10:10:00
请问精度10、12bit存成jpg会压成8bit吗?色域转换是软件必须动作 那相对色度比较好吗?
作者: souvlaki (太空站)   2022-08-09 10:34:00
专业…推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8-09 16:34:00
有个疑问 不同软件对于相同profile的解读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如果不是 将不同sRGB profile做了转换会不会在不同软件上反而呈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作者: firenick (皮卡皮卡)   2022-08-09 23:46:00
一样,硬件端的表现才会呈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硬件要用描述档做硬件校正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2-08-10 08:24:00
对 profile 的"解读"是一样的,只要是 ICC 规范的字段解读之后应用可能会有差异,比如黑点对应或是内插法或者是资料字段的支援性,比如有些色管核心不支援LUT在都正确支援的情形下,不同软件间差异是微乎其微
作者: rgbff ( ̄▽ ̄)   2022-08-10 12:50:00
专业推
作者: akito (明人)   2022-08-10 14:41:00
专业推
作者: a4332377 (000yu)   2022-08-11 09:40:00
推!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8-09 04:51:00
推 写得很详细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22-08-09 05:01:00
作者: jack8587 (james)   2022-08-09 06:17:00
作者: firenick (皮卡皮卡)   2022-08-09 06:19:00
推专业详细,结论就是:几乎没差,不要没事转来转去自扰
作者: ocean920704 (PoYu)   2022-08-09 09:05:00
好意外12bit居然没有差很多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22-08-09 10:45:00
作者: qo6m3 (Omi)   2022-08-09 15:59:00
专业用心推
作者: hisct (小虏蛇)   2022-08-09 18:10:00
请问精度10、12bit存成jpg会压成8bit吗?色域转换是软件必须动作 那相对色度比较好吗?
作者: CGary (下雨天也挺浪漫的)   2022-08-10 00:34:00
有个疑问 不同软件对于相同profile的解读是否都是一样的呢?如果不是 将不同sRGB profile做了转换会不会在不同软件上反而呈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
作者: firenick (皮卡皮卡)   2022-08-10 07:46:00
一样,硬件端的表现才会呈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所以硬件要用描述档做硬件校正
楼主: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22-08-10 16:24:00
对 profile 的"解读"是一样的,只要是 ICC 规范的字段解读之后应用可能会有差异,比如黑点对应或是内插法或者是资料字段的支援性,比如有些色管核心不支援LUT在都正确支援的情形下,不同软件间差异是微乎其微
作者: rgbff ( ̄▽ ̄)   2022-08-10 20:50:00
专业推
作者: akito (明人)   2022-08-10 22:41:00
专业推
作者: a4332377 (000yu)   2022-08-11 17:40: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