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先消失
总之先上用户人权照,避免被无聊人士质疑不是用户在喊烧
https://i.imgur.com/8ceI3Dl.jpg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片幅/体积/重量这几样东西往往是不可能全都要的
以等效24-70mm f2.8这个万能焦段的镜头来讲就很明显
Panasonic 12-35mm f2.8 305g (M43)
Fujinon 16-55mm f2.8 655g (APSC)
Sony 16-55mm f2.8 494g (APSC)
Nikon 24-70mm f2.8 805g (FF)
很明显片幅越小带来的镜头减重优势也是越明显
M43某种程度上很好的保持了相较轻薄的机身体积(例如EM5或者GX系列)
但是镜头又不会重到影响握持手感
富士在维持机身较为美型的前提下,自然牺牲了某些握持上面的体验
以我自己的XT4为例,接上超过400克的镜头(例如90/2或者16-80)时我就很难单手抓着走来走去了
当然我也可以接上把手或者干脆就双手好好拿不要想东想西,但都相对不是那么理想的选择
至于NIKON虽然镜头最重,但握把的良好设计足以抵销手感上的不愉悦,单反时期如此,无反也差不了多少
而当富士与索尼比较变焦镜头重量时,确实是有那么些劣势(虽然我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索尼可以轻那么多啦)
那其实也就是个很简单的问题:这个缺点能不能接受,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做
同样是我自己的例子
1655很方便但是有够重,那么第一个要思考的是我是不是一定得要用这颗镜头(对我来讲不是)
既然不是,那么我的作法就是把部分焦段定焦化拆分,拆成16/2.8跟35/2。特别我常用等效50的焦段,自然35/2就会变成主力镜头
至于另外一颗90/2,那个等效135的焦段很香,也没什么竞争者问题(索尼APSC没有这个焦段,FF更大更重还要跳系统不考虑)
所以只能捏著直接上,欢喜做就要甘愿受,自然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目前对富士的期待大概就只有新的33/1.4,如何在全新设计里保留更好的对焦体验以及光圈全开的画质
另外一颗大概就是18/2的更新,希望对焦部分改善以及增加WR
借此完善轻薄短小的F2战队以及更高表现的1.4战队,我觉得这才是符合玩家需要的路线
至于什么变焦焦段调整或者冷门焦段多出几个光圈变化,这种小朋友耍赖的要求不听也罢
毕竟任何一家厂商做生意都是要赚钱,出好几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东西或者十有八九会亏的产品来砸自己脚,这种神祕的事情我相信有大脑的经营者都不会犯这种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