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传说中的LOG描述档与电影调色

楼主: zitinbxl (女人比男人更爱车...)   2019-04-18 00:10:37
很高兴看到教学性的文章能够激起大家的讨论。
在这边跟大家解释一下,
我们使用log有几个时机,其中对我来说最大的用处,
是用来统整不同机器拍摄的色调。
有些时候碍于硬件的限制,
所以可能得要同时使用机背和135相机,
这两者的颜色调性本身就差满多的,
为了要让同一个案子里的影像呈现统一的调性,
最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统统把档案套上log,
运用这样的方式我们能够提高在统整色调的效率。
其他有板友提到面对不同的场景,没有一个通用的调色法,
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除非在棚内,
否则面对的场景不管在光线或是颜色上都是千变万化的,
所以想要有一个通用的调色其实是不可能的。
但是当使用某种调色方式用久了,像是用preset或是调控都好,
用久了以后就会逐渐知道遇到哪类型的光线或是颜色,
大概使用哪几种调控会好看,经验法则自然产生。
回过头来,我并不在意这个,
我在意的是在同一个专案里的调性是否一致,
所以我们分享出来的方式会比较往这个方向前进。
摄影从拍摄开始就没有正解,后制也是,
多学习几种方式,即便是自己不喜欢的方式,
也许可以触发新的想法进而发现更适合自己的后制方法。
希望大家多多分享!谢谢收看。
※ 引述《ad47 (!)》之铭言:
: ※ 引述《qqwer0309 (qqwer0309)》之铭言:
: : 首先感谢原作者无私跟大家分享这么多资讯,但是在看完这篇文章后,我怀疑文章中部分log使用知识的正确性(当然也有可能是我弄错xdd)所以想来这边分享一下小弟我对log的认知。
: : Log Profile 之所以会被应用在数位影像上的原因是因为Video Codec(编码)上的限制。大部分的Video codec为了让一般使用者在记录动态影像时储存空间不会那么快爆掉,所以只提供8bit的影像深度,再搭配上Inter frame等等其他的压缩技术,可以大大减少一般使用者储存空间的负担,但其实感光元件上能记录下的bit-depth远远超过8-bit。
: : 拿板友常常推的A73来举例,相机在拍摄静态影像时最多可以记录到14 bit(raw)的深度,但是在纪录影片时却只能记录下8 bit的深度。这是因为相机的处理器在拿到每个感光元件颗粒送出14 bit的资讯后,会透过压缩的方式,把资讯量压缩到只剩8 bit。
: : 当相机要把感光元件上每个颗粒所记录的14 bit资讯的压缩到8 bit时,必定会丢失许多的资讯量。
: : 原本一个颗粒可以记录下2^14种不同的亮度,但储存动态影像时却限制他只能用2^8种数值去表现原本2^14种的亮度,这样的压缩过程会导致影像只能保存感光元件所读取到64分之1的资讯量。
: : 假设要在8bit中完全保留动态范围,可以选择用等间距的方式采样:
: : 2^14跟2^8差了64倍,所以我们用64当一个间距做采样,把原本2^14中0~63的资讯全部塞到2^8的0里面去,而原本64~127的数值塞到2^8的1里面去,以此类推我们就可以把原本2^14的动态范围完整的用2^8空间记录下来,但是原本的亮度中细节会被我们舍弃掉,原本0~63之间的差异会被舍弃掉,全部被当成0来看,也就是全部变成黑色。这样的采样方式我们虽然可以获得完整的动态范围,但是影像会因为舍弃太多重要的细微差异而失真。
: : 如果在8bit中保留最佳的亮度变化细节,可以选择去头去尾的方式采样:
: : 我们可以选择只纪录2^14/2 中加减128的资讯,像是原本14bit资讯中的8192数值就当作8bit中128,8193就当作129以此类推,这样所有亮度的变化差异都会被我们保留下来,但是高于8320和低于8064的亮度资讯都会被我们舍弃掉,也是就是会牺牲掉大量的动态范围,影像也会因此看起来非常失真。
: : 这两种采样的方式都是非常极端的方式,不可能有厂商会用这样的方式做相机XDD,举这两个例子要说明在相机把14bit的资讯压缩成8bit的时候其实会丢掉相当多的资讯,但要如何在丢掉这么多的情况下还保留影像的细节跟动态范围ㄋ?这时后就是log profile派上用场的时候。
: : 说了这么多就是要解释log是被设计来把范围很广的资讯(14bit)塞到很小的容器里(8bit)的一种数学方法,而且是专门设计给动态数位影像用的。所以我很困惑原文里面说到要把RAW档案转成log色彩空间再调色的意义到底在哪里XDD,原本的RAW档就已经是14bit的完整资讯了,就算把它转成log色彩空间也不会增加他的资讯量。
: 引言太长恕删。
: 前天我朋友转载并跟我分享后,我也有提出类似的疑问和建议,也得到原PO正面的回复
: 和该文章部分修正(某张图片有注记)(虽然我认为意思还是差那么一些)
: 以下是我对原文的讨论:
: 1.拍摄RAW档,理论上不需要LOG,就能很好的调整对比。
: 对于原篇作者提出的说法
: "通常各家厂商会....他们的编码过程中已经将Raw档限制在特定对比度....限定的范围内
: 做调整" 这部分说法我持怀疑态度。我认为可以确定的是每一种相机描述档,
: 必定带有特定的gamma/OTEF曲线,而在如Lightroom等修编软件必定是此曲线上
: 再做进一步的修整。
: 我的意思就是,理论上要获得最大的资讯量来做的修编,其实你要的是完全线性的曲线。
: LOG毕竟只是一个形式,甚至有好多种版本,其用意诚如原文描述的历史脉络,
: 是在资讯量与大小之间取得平衡点。
: 当你已经以RAW形式记录时,就已经脱离上述的脉络,
: 套上LOG后,其实只是如"相机描述档"作用相同,
: 只是此时的相机的转换函数是LOG取样。
: 2.但我同意,实际上能以线性搭配的调色工具不会比LOG来的多,
: 电影产业上LOG使用太广泛的,光是Lightroom要找到一整套线性输入/输出的工作流程
: 都有困难(LR输入RAW档肯定是使用线性来处理,但输出目前只能靠OCIO外挂)~
: 如果是LOG则是满满的资源包可以套用。
: btw,里面关于"版本处理 相机校正"部分,如果撇除美感上的调整,实际上
: 是可以透过拍摄色板对色的方式来达到正确的色彩对应关系;
: 意思是连同对比度,也能一并在比对过程中确定下来...但这一切都是理论计算上,
: 跟实际观看的感受和个人美感调整无关。
作者: robin80829 (白云尘)   2019-04-18 00:23:00
统一色调不是用校色卡吗?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19-04-18 00:28:00
说法怪怪的 不同品牌的相机 你把RAW用描述档转成log描述档除非你定义颜色很精准 不然在LOG下颜色也是不一如果是网络上抓的那种XXX转LOG 不同相机转出来颜色还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转LOG有点脱裤子放屁
作者: irvinemax (0213-阿纶)   2019-04-18 00:35:00
这个概念大概是我先把所有颜色(不同相机的色调差异)都去掉,然后再自己把颜色(同样的lut之类的)加上去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19-04-18 00:37:00
颜色去掉还是有差异啦 只是那个颜色看起来淡而已不然怎么3D LUT还分不同种相机去卖要我统一 比较靠谱的方式 还不如用Filmconvert去转至少人家都已经先校正好了 总比自己虾用一个描述档强
作者: irvinemax (0213-阿纶)   2019-04-18 00:42:00
所以最原本的文章我有推文了,颜色正确统一,就是用color checker,根本不关log的事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19-04-18 00:43:00
还是会有差异的 不然NIKON SONY都可调CANON肤色了
作者: irvinemax (0213-阿纶)   2019-04-18 00:44:00
至于每个人喜欢怎么修,那是个人喜好。但你不能说用log是要当作基准来消除不同厂牌的颜色差异,那就是错误
作者: LimYoHwan (gosu mage)   2019-04-18 00:50:00
这东西老外早战过了,最后转log就只是space saving而已https://tinyurl.com/yxszjzux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9-04-18 01:31:00
套LOG的确只是变灰而已,等比例饱和、对比度拉回来还是有差
作者: momokoshi (廉价艺术工)   2019-04-18 01:35:00
假如是要跨机器同色调,我觉得做相机的ICC比较有效..不是传统那种拍Kodak色卡的方式,是真的拍ICC target然后用silverfast这类的软件做相机ICC
作者: ReDmango (爱战暱称的哪个白痴)   2019-04-18 07:45:00
这篇的说法 完全跟LOG无关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