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zarusR (拉撒路)
2018-01-03 22:15:57大意: 36MP 曲面感光元件 with 28mm f2.4 lens , 1800镁
!!.....本来想说一阵子不要买相机了...= =y
楼主:
LazarusR (拉撒路)
2018-01-03 22:33:00这sensor应该就是跟sony买的吧XD Sony可能再等RX1RIII
作者:
l17 (Alpha ILCE-7s)
2018-01-03 22:44:00这样RX1r三不知道会不会更猛XD
作者:
Xenogamer (ゴミ丼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8-01-03 22:54:00只求对焦长进点
作者:
cphe (魔鬼藏在垃圾筒里)
2018-01-03 22:55:00买GR2没差吧 这价格根本不在同一个等级上XD
我对GR的对焦倒是可以接受,只是高感光跟wifi太粪了
坦白说,我拿 GR 的时候基本没有在对焦的....XD
作者: Jmoe (Rin0moe) 2018-01-03 23:20:00
GR对焦还可以啦 只是高感比较不行XD
作者:
nellyy (皇民爱看日本漫画)
2018-01-03 23:31:00猛@大家忍到曲面无反出来 旧相机有可能变电子垃圾了
那也要等对应的镜头长出来。届时,现在的相机本就该淘汰了。我是认为初期应该只会应用在不可换镜的相机上。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8-01-04 00:52:00希望体积不要增加太多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1-04 00:59:00电子垃圾?厉害的摄影师拿什么都不会拍出垃圾,器材摄影师则是只要相机不够黑科技就叫他电子垃圾是说我看分析说到,cmos曲率跟镜头的对应问题必须克服,总觉得光是要做出变焦镜就有一定困难了,要再重塑整个可换镜系统可能又是下一个十年了
不用这么久吧 A7系列出来也不过4年,如果曲面要砍掉重练应该5...6年就能有FE现在的规模了
不太可能,而且面对的难度也和当初推 A7 不太一样。曲面对超广,还有缩减体积的帮助比较大。应该会先从奇门武器开始尝试,不会那么快以它为核心来规划系统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1-04 04:48:00我真的对于如何生产曲面裸晶很有兴趣,晶圆是平的要怎么切出曲面裸晶呢?
作者:
ad47 (我现身了~)
2018-01-04 08:50:00总觉得曲率应该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大~等实机!
作者: anana 2018-01-04 08:54:00
用gr1没有在对焦的啦
在液态镜片还无法实用前,曲面感光元件只能对应固定的定焦镜.不过目前c,n,s,甚至是微软和苹果等厂商的曲面报告,都没有同样的规格,令人存疑.
曲率一定不大,硅晶圆的延展性不高。另外还要考虑可容许的颗与颗之间的曲率偏差,以及封装后应该会变厚
卖这么贵,快门组不会用一下又坏了吧?之前GR用不到三年,快门组坏两次 = =GR的的耐用度....堪忧...
ricoh 1/1.7卖899镁 36*24卖1800镁我是不敢信
作者: h311013 2018-01-04 12:58:00
预估售价五万多 转身看RX1…
作者:
han3rd (一身汗)
2018-01-04 13:15:00Snap mode别砍 IBIS加一下 谢谢
唯一的愿望是内建OVF 自从装上外接OVF后再也拆不下来抓拍机太吃拍摄稳定性 没有观景窗实在太不稳
作者:
ohlong (强森)
2018-01-05 02:27:0028mm街拍真的会好拍吗? 光35mm有时就觉得远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8-01-05 12:07:00价格偏高 技术展示为主 类RX1定位
能放口袋这件事值 30000,Snap 对焦 10000...:P
我有点怀疑这厚度是包含镜头还是没有包含,因为有写说镜头是Non-retractable
如果不含镜头要 4cm 厚,那我觉得它就不用等曲面,也不必出了;GR 真正的优势就那么两点而已。
曲面有可能只是为了放进FF,以前底片的GR1系列也是Retractable的镜头,GR21才不是GR1系列我记得机身最薄的地方是2.6cm,数位机身要加上机背操作接口与萤幕,更不可能比这个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