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5d3 vs a7ii

楼主: susiseptem (..)   2017-11-17 16:49:04
需求 : 1.出外旅游轻便 2.怀念c家拍出的人像 3.画质
预算: 50k-65k 3.想要升级6d的对焦能力(暗部对焦真的没话说)
不过只能使用中央对焦点有点可惜
目前遇到的问题:
1.已有6d+24-105L F4.0 +50 F1.8,虽然够用,但有想要升级外加能在轻便点更好。
但矛盾的是若直接升级5d3,就没有小小镜头的包袱。
2.不过若出国走马看花,牺牲一点c家的人像是可以接受,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镜头
包袱。
3.网络上做功课评估,a7ii基本上就动态捕捉的能力<5d3 动态捕捉的机会是偏低
以景或静态人像为主。 其余a7ii的表现均不逊色5d3(当然发色是看人XD)
想请教板上大大,应该怎么抉择比较好,感谢各位QQ
作者: york1115 (Rev34)   2017-11-18 08:27:00
文组是惹到你哪里啦 呛个毛
作者: sheng912 (听‧雨声)   2017-11-18 07:47:00
好像每一篇讨论便携的文章都有出现几公克几公克一样google就有的东西,你要不要拿一样标准去看其他文章?不占用原PO版面了,纯粹觉得回个文要被针对觉得莫名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7-11-18 10:38:00
整篇怎么没人提到携具? 是PD背带大侧背还是手腕带就差很多还有侧背包、后背包等携带方式,讨论这些比较实用吧?出外旅游的相机包要另外带还是跟背包整合?先从原po那搞清楚这点,才能推荐出真正合用的建议.
作者: marksky (123)   2017-11-18 09:32:00
A7系,要啥自己配,転接副场很多镜头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7 16:53:00
要轻便的话不考虑6d2吗?
作者: LabaK (唬烂伯)   2017-11-17 17:21:00
6D2是轻到哪去?
作者: sheng912 (听‧雨声)   2017-11-17 17:26:00
A7系列加镜头也占不到太多优势就是…
作者: aw7517 (Arsenal)   2017-11-17 17:29:00
a7系列 + 25f2 +55f1.8 轻便好用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7-11-17 17:48:00
如果都挑小+轻的镜头 无反优势就满大的毕竟少了反光镜空间跟2公分的法兰距
作者: leochen0410 (leochen0410)   2017-11-17 18:02:00
接受二手的话可以把6D卖了~买5D3+a7ii两个愿望一次满足
作者: fosa (阿盛)   2017-11-17 18:03:00
A7系列会有配重问题喔,机身太轻镜头太重,建议找实机来把玩甚至借来拍照,先前在sony展售会拿了半小时手就在酸了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11-17 18:34:00
朋友说要轻便选a7ii 结果现在2470gm 85gm 70200F2.8L
作者: badaseases (BADA)   2017-11-17 18:35:00
24105配上小痰盂,好像也不算什么包袱呀
作者: unaa1246 (该怎么留住妳Q_Q)   2017-11-17 18:36:00
就使用过的状况a7ii转接canon镜会有canon发色的趋势
作者: badaseases (BADA)   2017-11-17 18:36:00
5d3手感不错,a72快门钮跟转盘超难用…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7-11-17 18:37:00
整组比我D750 3镜出门还重 XD
作者: Demaciaaaaa (蓝策欸区)   2017-11-17 18:54:00
a7II+FE24105+50=1405g ----- 5d3+24105L+50=1780g但可以预想新的FE24105画质可能会不错假如FE50换成55z画质提升 刚好1500g如果是a7II+2470z+55z=1266 感受就真的有差了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7 19:02:00
A7M2 和 5D3 其实不是同一个机身等级,顶多电子性能可以相提并论,另外保留了轻便的可能性。不要老讽刺GM 镜什么的;系统相机头就是让你看场合出装。你出副本硬要穿 PK 装怪谁?....:P
作者: caferacer59 (Caferacer)   2017-11-17 19:14:00
依你的需求选6d2很适合,5d3确实比6d/2重,而如果你要的不是动态对焦跟快速的实体按键等需求,6d2的其他表现不会比5d3差,dapf加触控翻转萤幕对旅行来说才是最有升级感的
作者: DJZwei (DJ.Z)   2017-11-17 19:47:00
6D2
作者: anonymous07 ( 石头撞剪刀)   2017-11-17 20:28:00
推a7ii
作者: jaylj14 (JAY)   2017-11-17 20:35:00
每次讲A7就有人要酸一下GM,要轻便拿F4不行逆?
作者: hayden0828 (黑灯侠)   2017-11-17 21:39:00
一直整天在那边嘴占不到"太多"优势真的很好笑就很像微积分考40分一直呛考59分的反正你也不及格当时无反出来就被纠正到现在的事情还一直挂在嘴边
作者: speedshuffle (咻~)   2017-11-17 21:56:00
要轻便又要画质只能折衷选GFX了买八
作者: jaylj14 (JAY)   2017-11-17 22:02:00
要轻便全幅,A7+定焦+神牛TT350是还不错的组合,你又要GM/Bigma ART的画值,又要轻便根本是痴人说梦啊
作者: Demaciaaaaa (蓝策欸区)   2017-11-17 22:02:00
没看到有人酸GM啊QQ..不过配重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7 22:02:00
A7 系列挂个正常点的定焦,跟老底片机没有两样,当然有体积优势。GM 或 Art 那些头只是让你有个选择要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挺得起来。不是要你天天装着它
作者: jaylj14 (JAY)   2017-11-17 22:05:00
正常点的定焦XD,新出的400F2.8显然不是太正常
作者: Demaciaaaaa (蓝策欸区)   2017-11-17 22:07:00
我比较好奇 机身轻镜头重..为何是个"问题"?然后机身重镜头也重 再来嫌不轻便..这样吗? XDDD其实会用无反的人早就都能接受镜头的光学限制了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7-11-17 22:18:00
是有配重和平衡的问题,所以必须每天装 100-400这种用户,我觉得还是 1DX、D5、D850 这种机身好点。
作者: hayden0828 (黑灯侠)   2017-11-17 22:28:00
需要承受光学限制的不是只有无反 单反也有一样的问题只是很多人用机身较重来掩饰这问题这跟"无反镜头就要做比较小"的偏见是一样的无反轻量化不是最终的目标 而是缩短法兰距之后 镜头设计增加的弹性造成的结果
作者: Demaciaaaaa (蓝策欸区)   2017-11-17 23:10:00
我自己常常装MC11+70300,重心是在镜头根部,这样拿起来反而快活(因为拿相机我习惯握著镜头,右手只是辅助)不过每个人习惯不一样就是了~
作者: sheng912 (听‧雨声)   2017-11-17 23:11:00
本来就是镜头的组合搭配 差几百克也是看人接受程度何必这么激动
作者: penny31029 (~快乐跳恰恰~)   2017-11-17 23:40:00
不管怎样,就是握住重心拍照不是吗? 难道机身重就可以只握住机身吗?
作者: Lionhot (好热...)   2017-11-17 23:44:00
当然,支点不一样啊。我记得文组高一也要学理化吧??多少有学过三力平衡吧??
作者: hayden0828 (黑灯侠)   2017-11-18 00:33:00
你接受的程度也不一定是别人接受的程度啊器材版本来就是规格摊出来讨论 多重就是多重 提供足够资讯给原po自己判断 劈头就说差不多重 最后也像这篇其他推文沦为口水之争而已不然每个人在那边XX器材(多/少)那(几千块/几公克/几吋片幅/几档光圈/几秒对焦)也占不到太多优势那DSLR版还要讨论吗L大是要说"杠杆原理"吗?干三力平衡啥事?这种水准也要呛人文组是有事吗?
作者: louis8520 (歐麻麻)   2017-11-18 23:25:00
1635GM画质媲美定焦镜,也没有太重的问题啊
作者: pete3 (留学计画中)   2017-11-19 00:11:00
A7
作者: Jmoe (Rin0moe)   2017-11-19 01:11:00
看需求 感觉6D2蛮适合的耶
作者: nickname1o1 (小资BOY)   2017-11-19 12:19:00
6D2 镜头沿用阿,sony镜头贵的勒
作者: Demaciaaaaa (蓝策欸区)   2017-11-19 16:00:00
sony镜头贵纯粹是够新 二手流通较少 跟其他家一开始的价格比较就知道了.. 但我也觉得贵QQ
作者: pork6631 (政大乖孩子)   2017-11-24 14:53:00
看到有人嘴文组就不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