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不是篇帮你比较两台相机哪台对焦快 0.05 秒的文章;不是要帮你比
较谁的动态范围、信躁比好上 5% 的文章这篇文章只是要从大方向提醒你,如何根
据你的使用情境和你所愿意支付的成本挑选适当器材。(本来前几天本来想写,后
来觉得字太多犯懒;刚刚边看 MLB 冠军战手没事作,就一边打出来了。)
坦白说:"新手买相机" 其实是个假议题。买什么相机就像买什么车,买什么电脑
一样,是根据你的目的、预算、愿意付出的各项成本来决定,而非根据你的经验与
涉猎。难道新手文书编辑就叫你去学小作家?没有这种道理,完全不够用嘛。同样
的道理,你想追焦拍赛车,你拿台 EOS-M?新手可以想追焦拍赛车对不对?新手也
很适合拿 EOS-M 对不对?所以,不要再用新手两个字来作为选相机的标准了,这
一点都不科学。
换句话说,新手二字其实就是指没有经验的不特定对象。如果今天我写一篇要给不
特定对象的推荐文,我可能会挑几款功能、价格、学习门槛上进可攻,退可守的中
庸产品;因为我不知道我的对象是谁,他在想什么,愿意付出多少。但是做为一个
购买者,一个用户,你应该知道自己想干嘛,能负担什么。如果这些连你自己都不
清楚,我劝你把钱留着不要乱花钱。
回到正题;选相机的重点就那么几个:
底(感光元件)制程与大小:决定画质优劣(永远是大的新的比较好,唯一有点争议
的是 Sigma 用的 Foveon X3 下的 Merrill & Quattro
,不过这不重要,正常人不会买)
像素多寡:决定同底之下倾向细节或画质(对,这是对立题)。画素高细节多,画素
低画质好。你可以想像成同样的教育资源,我要一班收多少个学生?学
生收得多了个体资源就少,反之亦然。这些学生将来出社会工作,人数
多的普通班产量大,人数少的菁英班品质好;但是某些工作普通班可以
靠多人协力来提高品质,而菁英班永远无法拿一个人当两个人用。
再说一次,同面积下,画素高意味画质差而非画质好,只是细节比较多
。但较多细节在多数情形下可以通过协力提升品质(缩图),可以让你
有足够的像素出大图或进行后期裁减。
机身骨架:决定操控,耐用和便携(对立题);注意的是机身大是操控好的必要条件
,但非充分条件。机身小也可以操控不错,但大一点通常更好;这就像
手机萤幕的虚拟键盘总是不如实体大键盘那样好打一样。
耐候,耐用;通常重一点。不难理解吧?BMW 硬吃 TOYOTA,Volvo 硬吃
BMW。
按钮、滚轮和按键布局和工艺:很主观的东西,牵涉到手感和操控;数量多操控好,
品质好手感佳。操控合不合意通常使用过才知道,至于手感这个就要看你
是不是买车会在乎引擎声的人。
镜头池 :决定了你这台相机有多少镜头可用,使用时能否良好启用全部机身功能。
周边池 :同上,决定了你有多少外接配备可以扩展,协助机身拍照。
对焦系统:决定你可以把焦点放在画面哪些区域,镜头在不同条件下自动对焦到这
些点的速度有多快。是否总是能准确合焦。
防震 :以前这不干机身的事,Minolta 开了第一枪,然后十多年后的现在变成
显学。防震的目的是让你在压低(慢)快门的同时维持画面的稳定。机身
防震除了重一点,没有太大副作用,基本上是有比没有好的东西。
影像处理:机身内有个冲印小精灵,它会帮你把纪录的底片档冲洗输出成影像档。
虽然冲得美不美是主观问题,但是客观上有较受欢迎和不受欢迎的区别。
你可以不用小精灵自己拿档案到电脑上用专业软件冲洗输出;有些机种
可以客制你偏好的小精灵。
观景窗 :光学观景窗,电子观景窗,没有观景窗;观景窗又有等级之分。
观景窗的用处是什么?很久很久以前,你只能透过观景窗取景;但是
时代改变了,现在你可以靠感光元件及时撷取资讯传送到任何一个萤
幕上。所以观景窗的用途现在变成了帮你档光,避免环境强光在萤幕上
反射干扰你的视线,给你更清楚的画面,以及头顶上,额外提供一个支
点来稳定相机。
光学观景窗的优势:低耗电,无延迟。缺点:看不到成像,无放大、
峰值、斑马纹等对焦和测光的电子辅助。电子观景窗:与前述相反。
快门 :快门上限与下限,以及是否支援 B 快门(手控开阖快门)。一般来说,
快门上限不脱 1/2000、1/4000、1/8000,越快越好。要注意上限标示
是指实体快门或电子快门;电子快门在某些情境下有副作用。B 快门
很单纯,有比没有好。
续航力 :电池多大颗,机身耗电的综合;应该不需要解释?
翻转萤幕与触控:前者让特殊角度取景容易一些,后者提供非实体键的操控模式。
其他懒得再打的功能:我觉得已非关键要素或单纯文章打太长忘了....
总之,前述所有特色交配,厄不,交织出一台相机。就像汉堡和披萨一样,最理想
的当然是自己根据需求选配料。但是现实并非总是如此容易。相机要量产,所以只
能根据厂商的市场评估来挑选适当的组合。意味你总是会为了某些需求被綑绑了些
你不需要,甚至不喜欢的部分。
那么,需求和选择如何搭配?
以下我们把需求简单分四类,列出市场上一些可能的选择:
1.生活纪录;想要画质比手机好,但不想付出太多成本。(包含价格,学习,携带)
便携组:
选 1吋不可交换镜头的随身机就好:
RX100、G7X、LX10、DL 或类似产品,不用更多了。
现在 1 吋随身机都很强,每一台都好用;除了稍微注意一下冲洗小精灵提供的
颜色你满不满意外(因为你多半不会花时间自己去处理),其余细节上的差异并不
构成决定性影响。建议既然不想花时间学摄影了,那其实也不用浪费时间在那里
比机器的细节;毕竟没经验的人你看尽各方说法也比不出所以然,选台看得顺眼
你也信赖的品牌就好。唯一的例外是 DL 16-50;如果 Nikon 孵得出这台,我觉
得它靠焦段打死所有随身机;此外 Casio TR 系列有卖自拍小精灵,这只小精灵
攻击爱美人士(不是女人喔)战力百倍,属于特种部队。
不想学任何知识时这些相机很好的自动模式,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为傻瓜设计的现
代傻瓜相机,只要求使用者付出稍多于操控手机的智商而已。即使你有天突然萌
发了学习兴趣,这类相机该调的也都能调,想要出 RAW(未转换加工的原始纪录档
)也都能出。除去对闪灯的支援通常稍差外,限制其实没想像中多。
此外,便携机因为体积和最近对焦距离的关系有取景角度的优势;随手就可以找到
生活中的独特观点(桌面上仰 45 度逆光拍正妹托腮),这是大相机不具备的好处。
有些人觉得手机拍起来比较有感觉,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进阶组:
LX100
稍微大台的随身变焦机里最好的选择,不要再东想西想,不要再拿无反可换镜机
种来比;无脑有无脑的玩法,不要踩过界让自己陷入无谓的徬徨。唯一需要考虑
的是:它真的比较大台,比较大台,比较大台.....是,不要听老手建议你说没差
多少的鬼话,便携对你比什么狗屎画质和操控性重要。莫忘初衷:你不想付出太
多成本。
LX100 比较适合红尘机海里走过一遭,想回归平淡家庭生活的务实用户。
2.爱好艺术,追求美感,想要随拍、街头抓拍耍文青,倾向不后期调整:
便携组:
拍立得
任何便携底片机
GR,X100、X70
RX1
Leica Q
根据你的预算往下。比较特别要提一下拍立得和底片机,它是低预算的好选择,
随便找台金属机身的老机器,装卷廉价底片,你就可以装模作样按按快门。拍完
拿去洗也自有其不同的味道;不要误会,不是你拍得很好,是底片随便拍就是套
上滤镜的样子。重点:挂在身上就已经说明了你的品味,拍照过程充满享受,至
于结果.....反正别人看不到,看到了也以为是自己看不懂。画面不是重点,重点
是你图下面的文字叙述。一个人的午后。寂寞,像是场没有计画的旅行.....
https://goo.gl/75vit3、https://goo.gl/fRBMKQ
这种照片需要相机多好?不需要。只是捕捉一种气氛,帮视野加点调味而以。
可换镜组:
任何旁轴可换镜底片机
PEN-F
X-PRO2(1)
X-T2(1)
Leica M240(M9)
Leica M 系列必须挪抬,其它都只是买不起的情况下以次级品向它致敬。
文青机有个重点:结果固然重要,但拍摄体验同样重要。如果你看到机身没有生
理反应,买回家不会想一直挂著、揹著、不时摸摸它,扭扭转盘拨轮。抓在手上
拍照时没有一种醍醐灌顶,顿悟人生,洗毛伐髓的欢畅之感,那这必然就不是你
要的东西。假设你预算能买到这些机器,请不必烦恼它的性能和成像品质,那些
都不是问题也不成问题。首先它们成像品质不差,而且你也不追求最好的成像品
质。
机身外观与质感、机械性能和操作手感、内置滤镜同影像风格是文青机的铁三角
。谨记:文青是艺术的消费者而非工艺生产者,就像饕客所求是品尝美食而非煮
东西来卖。挥汗扛灯,拿脚架,挂上巨无霸镜头,回家打开 RAW 挡修图....
那他妈是大肚子厨师在做的事,不要角色错乱。
3.多功能,泛焦段应用但预算有限,尚不拍摄商业作品,也不拍摄运动物体
(想有台好一点的相机,但不确定要拍什么)
这类使用者适合稍微轻量,阉割部分职业功能的系统相机。
简单地说,系统相机的重点就在 "可换镜" 和 "可扩充",但并不意味着画质好或
性能强。我们可以看看 Nikon J1,PENTAX Q 系列就知道了。但是因为市场定位的
关系,通常它们会被要求底要大于一吋,对焦和其他电子性能要超越不可换镜的随
身相机。换句话说,对画质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希望有更多焦段选择的人,前述
两者也不是普遍评价那么差的选择。
系统相机有个特点,就是它不是单兵作战;你除了考虑机身本体,套装镜头的能力
,还要考虑整个系统的可能性和生态的完整性。镜头池,周边池,二手市场,维修
成本都是你必须斟酌的要素。当然,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系统要求,但是大抵上,
系统要能成形总得有个基本盘:
*三元镜 等效 16-35、24-70、70-200;光圈在其次,这三个焦段的变焦是比较基本
的需求,而其中 16-35 这段通常是比较难出的一支。
(APS-C 中大约就是 10-24、16-50、50-200,片幅越小,超广和小广越困难而长焦
越容易;至于其他片幅,麻烦自己看焦距转换率了 https://goo.gl/UtvLVq
很多系统,也会直接帮你标示好等效焦长)
*等效 35、50、85 大于 F2 的大光圈镜头。
*等效 90 或 100mm Macro
*60、40、20 GN 的闪灯。
其他诸如长焦大砲,F0.95,移轴,等各类怪兵器就看各家本事,当然是选择越多
越好。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系统虽然提供了选择,但成本高昂而没有平价替代方案
(我没有在婊 Sony);这点和系统好不好没有太大关系,纯粹是你有没有那个预算,
适不适合你。
总体来说,Canon EF 接口是最不需要担忧的系统,Nikon F 接口次之,Sony E 口
有钱的话不用太烦恼,同时前景看俏。富士 X,奥林帕斯,松下 M4/3 相对稳定。
至于其他的系统就不太好说了.....(对不起 PENTAX,我说话就是这么直)
M4/3,APS-C 无反组:
E-PL?
E-M?
GF?
GX?
G?
EOS-M?
X-T10
X-E??
A????
反正就是无反可换镜,微单眼。我真的懒得列那么多很 G8 的型号。实际上它们的
诉求都很相近:相较随身机体积大,性能好,镜头有更多焦段和光圈组合可以选择
,但阳春配备不比同等级随身机的价格贵。当然,一分钱一分货但有边际效应;越
贵的机身电子性能越好:对焦快一点,录影片流量多一点,机身防手震。一万五以
上得享尊荣观景窗,两万五以上坐拥多转盘与金属机身;你付的钱帮你买到什么?
大致上朝这个方向去看就对了。至于画质,说实在:和数字编号比较有关系(也就
是同系列第几代),和前缀的系列编号关系不大。
这些机身适合谁呢?
*适合想要更好画质,愿意适度支付成本的人(包含价格、学习、携带)
*适合三心二意,什么题材都想碰一下的人。
*适合你有决心尝试、学习摄影,但不知道自己要拍什么的人。
*适合玩过一圈,已经有概念了,决定简化自己配备,但又不甘于只有标准变焦
的用户。
说穿了这些机身相较于前两类就是多了24mm以下的超广角,70mm 以上的低倍率
长焦,F1.8 以下的大光圈定焦。这些可换镜文青机也能全部办到,但是成本就
高了。至于一般用户很在意的对焦?老实说现代机身拍拍非运动主题没有什么对
焦是烂到不能忍的(Sigma?我们不讨论外星人,火星的科技树应该长得和地球不
一样)。如果很在意,主流机种避开 EOS-M;但别忘记它有成本最低的超广角和
小广角大光圈解决方案。还是那句话:买系统相机要有系统思维。
底下影片内涵跨了三个世代的 Sony E 环 AF 测试 Nex5,Nex6,A6000
老实说即使最慢的机种,对一般主题来说都够用了。至于抓拍,侧写,如果你要
靠这种机身的 AF,那总是会有吃土的时候,吃得多或吃得少而已。
https://goo.gl/VYUZqr、https://goo.gl/Xzf7Rx
最后谈一下富士 X-T10。可能有人会认为这台为什么没被归类在文青机里?
OK,让我们回顾一下文青机的三大要素:外观质感,机械操控,滤镜与成像风格..
X-T10 在机械操控上实在不够文青;这会带给你有一种拿着咖啡杯喝红酒的不快。
所以我以为终究只能算是带有文青风格的泛用无反机。
APS-C 单反组:
K-70
*A77M2(A77) 加个星号,看懂知道我*什么,看不懂...那就看不懂不用理它。
D7200(7100)
80D(70)
看看 Canon 多贱格?大家很有默契地出 7 你就要偷吃步出 8。
和前列无反机种的用途差不多;但大一点,拙一点;和无反机种比较起来,单反组
在机身操控,续航力,闪灯周边,纵向的动态追焦,和长焦握持的舒适、稳定上有
些优势;什么叫纵向?就是拍摄主体对着镜头跑过来或跑出去。虽然如此,这个级
别的机种优势正在缓慢流失。
至于两万前后低阶的反光镜机种?忘了它们,除了电力续航,机身大骗外行,外加
操控通常好"一点点"外它们没有优点。原因在于它们唯一和无反不同的反光镜和独
立对焦模组是被大幅阉割的次、次级品;而它们原来的市场定位就是无反机诉求的
对象。现在无反机质精,量多,技术先进,价格低廉,而这族群被一个破烂、半残
的反光镜模组给束缚,反而没有资源来提升其他部位的功能。
有企图心没经验又预算受限的购机者最容易陷入的地雷区, "毫不推荐"!
35MM(FF)组
A7M2(M1)
D750(D610)
6D
相较于小片幅组合,更大,更贵;但景深可以再缩一点,拍糖水照容易一些;得益
于面积较大的感光元件,因此对细节的保留较佳,后期的空间也比较大。这类机身
在有限预算下牺牲电子性能,拍摄体验和操控性换取前述总总优势;不要相信什么
它的对焦和顶级机一样(即使是与 APS-C 顶级机相较),它们不一样,只是你可能
用不到顶级机那些功能而已。
记得:这类机身是标准的只求结果不在乎过程。你如果拿它们来和富士这类文青机
较量,那完全是在张飞打王菲,拿载卡多对干高级房车。钓鱼的重心是 "钓",电鱼
的重心是 "鱼" ;为什么有人要强调拨轮手感,机身直出,镜头发色?因为他重视
钓,为什么有人一定要进电脑后期?因为他重视鱼。搞不清楚这两者的差别,那你
就挑不到适合自己的相机。
4.有专业需求,需要拿来干活,或钱很多,觉得拿干活机来休闲挺屌。
其实我真的不太想讲。需要吗?你可以承受贵、大、黑、拙就直上 FF 机皇啊。
运动抢拍类
APS-C 组
D500
7DM2
APS-C 顶规机种,重视追焦、连拍、缓存和耐候,必须有双卡。
缺点很明显,受限于片幅,低光没那么好。
FF 组
1DXM2(M1)
D5(D4s)
我不想废话,价格说明一切。但是你不拍运动、微光这类严苛题材的话买这种机器
有点蠢。
商摄艺术类
APS-C 在商摄不行了,只有 FF 组
D810
5DS(5DSR)
A7RM2
各位同学:高画素就是商摄的一切,高画素就是要拿来输出,没输出请不要自找麻烦。
双栖类
5D4
Canon 大名鼎鼎的全能代表;A7RM2 其实也很接近,但是我觉得在拍运动上还欠点
火侯,而在商摄上又胜过 5D4,所以....。
最后,这篇不谈录影;我知道这很重要,很前瞻,但我只想谈拍照。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16-11-07 08:59:00帮A99/A99II QQ
作者:
harlen (ES)
2016-11-03 16:28:00Canon的D在后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11-03 16:35:00大推这篇,希望板主收入精华
作者:
esla (无限解、解无限)
2016-11-03 16:48:00这篇只能推了,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新手推荐文啊~还有,leica m,必须挪“抬”
作者:
kslxd (置底震怒放火路人某K)
2016-11-03 16:55:00帮pentax K1. QQ 他完全没在上面
作者:
lef1986 (303)
2016-11-03 17:07:00这系列终于可以停止了
作者:
seou (~课长~)
2016-11-03 17:15:00推
作者:
esla (无限解、解无限)
2016-11-03 17:25:00是说,文青鸡怎么可以忘了df呢...xd
作者:
Annex (安妮)
2016-11-03 17:29:00我拿F2A 不知道够不够文青 XD
作者:
qss05 (minami)
2016-11-03 17:39:00好文
作者:
M16A1 (我是吃了柠檬的酸民)
2016-11-03 17:48:00推
作者:
unojazz (Uno是一的意思)
2016-11-03 17:59:00推推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6-11-03 18:08:00能催出置底等级的这篇好文,DSLR板首发值了!@esla Df那个精美厚实的镜后距所造成的庞大空间...
作者:
Parodius (NLS.TW)
2016-11-03 18:21:00好文推 ~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6-11-03 18:21:00法兰距 文青包包小装不下啦~
作者:
ml61193 (铭)
2016-11-03 18:40:00文青那段超中肯XDD
作者:
Xinghao (NGU-Man)
2016-11-03 18:53:00推qq我就是被骗去买d5500的新手吗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11-03 18:57:00对于两万上下的APSC DSLR的叙述真的很中肯,当初发新手推荐文就是看不过去这类相机阉割太多必要功能却刚好又是新手的首选
作者:
luki945 (Luki)
2016-11-03 19:09:00这篇很受用,可惜相机已经买了
作者:
festa (谅)
2016-11-03 19:32:00好好的系列娱乐文就这样被你收尾啦XDDDD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6-11-03 19:33:00重点在需求 但新手往往不知道需求 所以....便宜入门机还是有价值的啦 只要你用够便宜的价格入手
作者:
festa (谅)
2016-11-03 19:36:00拿干活机来休闲挺屌+1 拿7D2拍cosplay XD不过上周末借了小白兔拍路跑,享受一下疯狅扫摄的快感XD
作者:
allanex (大孟)
2016-11-03 19:39:00本篇优质好文
作者: SteinsGate (El Psy Congroo) 2016-11-03 19:43:00
好文推
作者:
VdustR (京)
2016-11-03 19:47:00很长先推
作者: tonywu1127 (ACHILLES ) 2016-11-03 20:14:00
新手路过推xd
作者:
Issye (噢呜)
2016-11-03 20:15:00推~~~
作者:
ienari (jimmy)
2016-11-03 20:38:00A77m2输在镜头群啊
作者:
jay86319 (Esta es la vida)
2016-11-03 20:42:00XDDDDD,这篇又认真又埋了很多笑梗,不推爆对不起自己
作者:
jay86319 (Esta es la vida)
2016-11-03 20:44:00frog,RX1有在里面啊囧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6-11-03 20:46:00好文推
作者:
gwofeng (宫山洋行)
2016-11-03 20:47:00双栖类XD 5D4还真特别
作者:
jay86319 (Esta es la vida)
2016-11-03 20:47:00板主快来置底啊!! 建议原PO把毫不推荐四个字上色,不要再让新手傻傻跑去买百D或D5k/D7k啦QQ
作者: victel (Victe.L) 2016-11-03 20:49:00
赞~~
作者:
JJ1622 2016-11-03 20:58:00推推
e个人觉得低阶DSLR 倒也不是一无是处相较于EVIL较省电与操控 相较于高阶DSLR较为轻巧
作者:
thalesf (Cantabile)
2016-11-03 21:36:00用D5500一年多的感想觉得还不差啊,优势在于相对不贵的花费下,能够有还不错的画质,要达到相同画质的无反一定会花更多钱。
作者:
a410046 (a410046)
2016-11-03 21:40:00推
作者: JASON0418 (USER) 2016-11-03 21:57:00
推 精华
作者:
camera99 (键盘观察家)
2016-11-03 22:01:00这篇太中肯XDD
作者:
gaoi (不定期贩卖一手PS4游戏)
2016-11-03 22:08:00糟糕,看完这篇我好犹豫要a7M2还是要文青FUJI,我不会修图啊
作者:
diamondX (清新 健康 专业)
2016-11-03 22:20:00精辟
不会或懒的修图?选Fuji比较可靠,光自动白平衡就赢
作者:
mensol (喵)
2016-11-03 22:30:00很精辟,不过我有五台foveon x3的机子,不是正常人 XD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16-11-03 22:45:00不觉得这篇有什么帮助,很多新手只是想知道哪个相机拍出来画质比较好,颜色比较漂亮而已,这种事不亲自走那么一遭,是不会知道的
作者:
jfy (天之子)
2016-11-03 23:44:00精辟好文。
作者:
cklppt (依旧如此创新未来)
2016-11-03 23:48:00推这篇 读得颇爽 不过新手看得懂就有鬼了XDD
作者: atimo (麝香草) 2016-11-04 00:00:00
推推推
我也觉得新手应该看不懂.但很适合升级器材时的参考.新手需要的是入门机身和标准镜,焦段功能都有但不强,然后找出自己喜欢拍摄的题材和常使用的焦段和功能,再依需求或预算去升级机身或镜头,甚至直接转换系统,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6-11-04 00:12:00其实会爬文的就是会爬...
作者:
festa (谅)
2016-11-04 00:13:00"新手"不一定是"不知道想拍什么的人"吧
入门单眼的价值在帮新手以便宜学费弄清楚自己的需求本篇倒是很适合入门之后想升级器材时做为参考的方向
作者:
festa (谅)
2016-11-04 00:22:00微单入门更便宜啊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6-11-04 00:22:00现在二手D7000 也才7、8k D5100再砍半我觉得cp值也很高啊 而且用个1年再卖掉损失也没多少 折旧1天可能不到5块吧
作者:
ienari (jimmy)
2016-11-04 00:28:00对新手来说 资讯越多越好
作者: DennyHou (DennyHou) 2016-11-04 00:39:00
推!!!
作者:
Eeyniar (Lost Paris)
2016-11-04 01:57:00支持
我觉得真正想进来的还不用看得这篇就买好自己想要的了
作者:
j26356147 (Cat Zheng)
2016-11-04 01:59:00推推
作者:
Annex (安妮)
2016-11-04 08:42:00我不是商摄人士但也会想买D810欸 手感比D750好裁切空间又大不过还是建议板主可以把这篇收精华D7000二手不到10K?那我不卖了,以后升级留着当备机 XD
作者:
fr373969 (Brian)
2016-11-04 09:02:00Pentax k70 下克上 K3, K1 回家吃不完兜著走了
作者:
gaoi (不定期贩卖一手PS4游戏)
2016-11-04 10:34:00所以不会修图的人想买A7M2真的是错很大吗?莫非该选X-T1?
不修图也不一定不能A7M2 发色是看个人喜好 我用A7II拍的都直出...只是参数有稍微调一下~
作者:
seou (~课长~)
2016-11-04 12:15:00优文 最后是不管买哪种相机 不拿出去拍都是没用的
作者:
balius (爱喝鲜奶茶)
2016-11-04 16:23:00内容分析很不错,不过对新手来说评估眼前或是短期内可能的需求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所以对入门者来说一次到位在某些方面会比一次到顶还要来的困难许多(不只摄影),原因就是多数新手根本无法预估自己合适的位在哪,但顶则是很容易知道。
作者:
ejywar (四乃森蒼紫)
2016-11-04 16:54:00晚辈大推第二段跟第三段,写的超级中肯
有神快跪~ K70 其实机身性能还不错,只是镜头群真的弱了点!
作者:
lin95 2016-11-04 19:28:00推
作者:
jay86319 (Esta es la vida)
2016-11-04 19:46:00再推
作者:
titancc (矢车菊蓝)
2016-11-04 21:32:00给他爆好了...XD
作者:
bgr057 (放羊吃草)
2016-11-04 21:46:00好文不推不行
作者:
gwofeng (宫山洋行)
2016-11-04 22:07:00爆
作者:
notsmall (NotSmall)
2016-11-04 22:45:00钓鱼跟电鱼的比喻太中肯了
作者:
ryu057 (Joe)
2016-11-04 23:05:00神文
作者:
m2922918 (力有余而心不足)
2016-11-04 23:26:00太诙谐啦哈哈哈哈!
作者:
jaychen (俊男)
2016-11-05 09:19:00优质推
作者:
Roow (Rooo)
2016-11-05 10:02:00优质好文
作者:
yckang (寂寞秋江一夜霜)
2016-11-05 13:35:00X-T2(1)不是旁轴喔,他应该是APS-C无反哪一组 X-Pro才是
作者:
Wir (Kyrios)
2016-11-05 17:05:00好文!大推
作者:
ohlong (强森)
2016-11-06 07:30:00你相机系?
作者: deathmax2005 2016-11-06 14:46:00
推!
作者: hayabusa5 (matui) 2016-11-06 15:46:00
推!
作者:
YCYShu (yao)
2016-11-06 23:58:00推
作者:
F04E (Fujitsu)
2016-11-08 06:58:00push
作者:
MusicD (音乐D)
2016-11-08 10:33:00认真推! 挪抬无误
作者:
jlhc (H)
2016-11-08 12:35:00好文推一个XDXD
作者:
d78965 (囧龙)
2016-11-09 08:46:00推XDDDD但新手应该看不懂啊XDDDD
作者:
PsMonkey (痞子军团团长)
2016-11-10 14:34:00神文,有效果有笑果
作者:
a813279 (DYLee)
2016-11-13 03:30:00朝圣
作者:
dgfly (当新手...)
2016-11-13 19:42:00Leica M真的中肯 价格真的是很……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