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zzown (相信还会相遇)
2016-03-10 10:53:21教学照片:https://flic.kr/p/F45wBE
拍摄时间:2016/03/09
拍摄地点:高雄市
使用相机:Pentax Q7
使用镜头:Tamron 16-300mm
EXIF资讯:曝光秒数 1/1600
光圈 F6.3
焦距 等效1380mm
ISO速度 400
出图软件 PS
技巧解说(如闪灯、修图)及心得分享:
图文版:http://zzzown.blogspot.com/2016/03/blog-post_9.html
2016年3月9日发生的日蚀 (印尼可看到日全蚀,台湾可看到偏蚀),在知道这消息前两周
我就开始打算拍摄这次的日蚀,于是上网查询看是要怎么拍摄太阳和日蚀,得到的结果不
外乎是必须要遮光不然无法拍摄 (太阳照度约100,000流明,40W日光灯约2100流)。在查
询资料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人分享使用ND400的减光镜就可拍摄,刚好我手边就有一块ND400
的减光镜所以就先试试看。
ND400的减光镜在ISO100, 曝光1/8000s, 光圈6.3的状况下至少还超过2格多的曝光量,这
样几乎无法呈现出太阳的细节 (如果观察日蚀应该是OK),或是把光圈再缩到最小可能勉
强可行,但是因为我外接的镜头是电子控制光圈所以无法停整光圈大小只能使用最大光圈
。
于是我在查询资料的过程中看到有种东西叫做太阳滤膜 (原本产品名称是AstroSolar
Filter,这是由Baader公司所出产后来又被大家称为, 巴德膜 Baader Filter 太阳滤膜
官网)。这个产品能将太阳光强度减少1/10000,而且在可见光的部分几乎完全通过几乎不
会有色差的问题 (像是中灰减光镜一样)。有这个滤镜就可直接肉眼看太阳跟拍摄影像。
所以我就上网查网拍上的产品几乎都是给天文望远镜使用的产品 (听说是可直接买到太阳
滤膜但是我网络上找不到),还好因为天文望远镜的口径都比较大因此我就买了一个10cm
口径使用的产品给67mm口径的镜头使用。太阳滤膜看起来就像是铝箔纸一样会反光,透过
滤膜真的看不到对面。
使用太阳滤膜观测或是拍摄太阳前一定要先使用强光确认滤膜没有破损,不然有小破洞透
过强光,通过镜头或是望远镜的聚焦会对眼睛和感光元件造成永久性的伤害。
这次我要拍摄太阳使用的镜头是Tamron 16-300mm的镜头转接到Pentax Q7上,Pentax Q7
是1/1.7"的感光元件,因此等效焦距为1380mm,在NASA关于日蚀和月蚀资讯的网站上
(http://eclipse.gsfc.nasa.gov/eclipse.html)有张图就说明了不同焦距的镜头拍摄太
阳大小的示意图。
有相关资讯后我在日蚀的前一天就先去测试如何拍摄和后制,拍摄过程和后至如下。
1.架设相机,并放上太阳滤镜,确认OK后再开机。
2.镜头对焦,我是用手动对焦以太阳黑子作为对焦点
3.设定曝光条件,我的经验是我是使用权恒测光的状态下约少2格曝光强度。可能的将快
门拉快,这样除了可降低轻微震动的影响另外太阳本身也会移动,还有就是太阳上有些随
时变动的细小构造像是太阳上的米粒组织 (granules,因为能量流动造成的构造)也希望可
拍摄到,所以最后设定快门速度都是1/1000以上。
4.关机前太阳滤镜都不会从镜头前拿下来。
5.因为太阳光照射地面是全光谱的白光所以透过滤镜拍摄也是白色的,因此如果要得到一
般我们认知的橘红色太阳则必须使用raw档调整RGB和色彩调整。
6.最后再加强锐利度和对比这样可将太阳上细微结构给呈现出来。
7.最后再裁切到自己喜欢的大小。
2016/3/9当天全台只有南部东部部分地区有出大太阳,非常幸运的高雄万里无云是所以时
间一到我就马上按照前一天测试的结果下去拍摄,最后的结果让人满意。
===========
成品分享区
===========
作品连结:https://flic.kr/p/F45wBE
作品说明:2016年日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