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02:09:01似乎有个重要的资讯偷偷写在官网上的一个小格
Phase-detection AF with A-mount lens
Advantages of the phase-detection AF are assured even with an A-mount lens
mounted via LA-EA3 (LA-EA1).
应该是A接环镜头可以使用感光相位对焦了
...A接环已死XDDD
http://www.sony.net/Products/di/en-us/products/dkw5/index.html
再补一个小地方
EVF的倍率从0.71->0.78 光学结构加上T镀膜
继续追加情报
dpreview拿metabone上canon 2470
好像一样可以用相位对焦了,速度快很多
... sim3000大大好像刚买d810? (逃
※ 引述《sodina (开心就好)》之铭言:
: http://0rz.tw/bKe60
: 这样是发表了吗?
: 有人知道a7rii这片新sensor是什么吗?
: 42MP Full-Frame Exmor R BSI CMOS Sensor
: 还有五轴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02:13:00可以不用买LA-EA4的意思?其他厂牌 转接环做的出来也可以快速对焦的话…超猛AF香炉诞生!?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02:16:00如果照它字面意思 YES 用LA-EA3即可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02:18:00而且还少掉半透膜… A环真的不用出了
这真的是非常惊人的消息。转接A镜时,终于可不再受限半透镜和过时的对焦系统。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02:20:00再出个DSLR like的A9,这样接A环手感也不是问题
作者:
l17 (Alpha ILCE-7s)
2015-06-11 02:20:00那这样不就代表A7rII可以继承整个A环?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02:21:00所以才说A环已死..步入43系统后尘
作者:
JinFa22 (Jin)
2015-06-11 02:21:00Sony的电路能力跟半导体实力真的屌打C/N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02:24:00现在仍旧卡老问题 FE镜头分辨率满足不了这么高的画素也许要用上batis或是A环才能释放出真正实力
作者:
JinFa22 (Jin)
2015-06-11 02:29:00Sony资源有限, A环个人觉得很可能被放弃而且别说A环了, E环的APSC镜感觉也慢了下来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02:32:00也不用幻想了啦..A接环跟apsc E接环很明显被放弃了
42MP 14bit RAW! 这又要挑战解raw速度了...
作者:
sorochis (ㄇㄚˇ ㄨㄟˇ ㄎㄨㄥˋ)
2015-06-11 02:56:00A7R的RAW除了使用B快门以外不是都一直是14Bit吗?
A环已死?我看A接环正要起飞了这样代表A环跟E环已经完全没有界线了 之后S出的A环镜等同于扩充E环镜群 毕竟高阶镜的使用者才不在乎那一点镜后距带来重量的差距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5-06-11 07:01:00如果我现在现金购就开始狂搜a接环镜头了
关于转接A镜,官网下面有注解:仅限具SSM或SAM的A镜。少数像135ZA等镜的使用者可能要注意一下。
作者:
kax0205 (说好的数学史呢?)
2015-06-11 08:29:00LA-EA4表示:
之前E-M1推出大家也说43镜活了 结果...如果只有旗舰款能相位对焦 A接环还是难逃消失的命运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09:04:00因为LA-EA1&LA-EA3没有马达 sony只要再出有马达的版本就解决了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5-06-11 09:09:00A环不会被放弃阿 2.8变焦就是会在A环上面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15-06-11 09:18:00前几天有看到Zeiss要放弃Touit Line的消息,理由有二,一是X-mount本身镜头素质好又便宜,另一就是E-mount已接近放弃APS-C规格
43镜有恒定f2.0的镜皇 但现在大家只想要f2.8的m43镜~sony也不是不会算数 以后新镜一定都出E接环才好卖
作者:
tudaer (Albert Hu)
2015-06-11 09:29:00来猜猜…A环未来机种只会有FF和高阶APSC,等到Mirrorless类比+相位对焦速度达到相位对焦速度时,A接环一定会被抛弃…
我猜~SONY对于A环可能不会再出新镜头,只会把135ZA 85ZA的SSM加上去!!
作者:
sox9 (...)
2015-06-11 09:49:00A,E环综合起来镜头也算齐了,就看SONY如何产品定位与早日资源整合共享。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10:49:00有一些res较差的镜头也要改版35G有出FE35F1.4 但70-300G只改对焦300端较软还是没解决快出个FE70-300吧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15-06-11 10:52:00先改FE2470吧XD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11:00:00FE2470真的是… 害我都改用contax35-70来补这焦段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1 11:04:00我都用24-70LII 真的是让人感动的画质 可是好贵 QQFE70-200 对焦快 画质优 因该是目前FE变焦中最优的
作者:
lef1986 (303)
2015-06-11 11:16:0028-70加减用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1 11:39:00几代的metabone 其实我24-70II跟转接环还没抛.. XD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11:40:00哦对 连C-AF都可以用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1 11:41:00(好像也才出到第四代 :P那就全买Canon镜就好拉 囧 (结果刚抛光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11:42:00我想应该是有支援对焦的就行吧 sony应该没改protocol才能直接拿来用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1 11:43:00能支援对焦的第三方接环好像也只有Canon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11:54:00可能是canon编码简单之类吧 像sigma好像也是EF接环的对焦比较好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12:05:00他有说对第三方镜头的AF也会提升
作者:
farnorth (可爱北极熊)
2015-06-11 13:17:00楼上很有可能唷。 XD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1 13:29:00“Canon 镜头抛光,A7RII支援他厂镜头快速AF” Q___Q
作者:
breadf ( Lifting Turn )
2015-06-11 13:33:00签名档越来越长了XD不过你留着2470II应该不算吧?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13:34:00之前m01有看到转接contax N自动对焦的
楼主: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听了..)
2015-06-11 13:45:00传说仍旧持续(?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14:07:00dpreview有人说:如果相位对焦在metabones接环作用的很好,Canon就正式变成Sony的副厂镜头制造商…
作者:
sim3000 (西恩)
2015-06-11 14:14:00Canon还是乖乖做镜头吧 镜头真的很厉害 2470LII无敌手
CANON正是变成SONY的副厂镜头制造商......XDD式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5-06-11 14:38:00Canon就正式变成Sony的副厂镜头制造商… +1
作者:
tyf99 (呵呵)
2015-06-11 14:40:00C的机身销量好像也是S的数倍..
作者:
tom80727 (汤玛士小火车)
2015-06-11 14:43:00要看比例啊,老索相机部门资源比,占公司不大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15-06-11 15:57:00连EVF也注意到了~~我的nikon f3放大率是0.8 差一点就要被追过了!
作者:
jdjs ( )
2015-06-11 21:35:00请问有人能解释什么是堆叠式感光元件吗?和背照cmos有何不同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5-06-11 21:51:00堆叠式是把红绿蓝叠成三层,背照式是把与收光无关的电路和结构做在背面
作者:
jdjs ( )
2015-06-11 21:55:00ppt.cc/oBri8 这里有解释,还有图,但有看没有懂stack cmos应该是背照cmos更进步的形态。
堆叠式CMOS sensor不是RGB叠三层...难怪有人会想问跟Foveon的差别一般CMOS制程,元件部分包括MOS电晶体、二极管等等,都是在同一层制作的,所以布局上会被限制在同平面上像CMOS sensor的pixel,要包含Photo-diode与读取电路就势必得牺牲Photo-diode的面积。堆叠式的作法则是,Photo-diode作在一片Wafer上,其他电路作在另一片上,然后叠起来,如此就可以尽可能不牺牲Photo-diode的面积当然讲是讲得比较容易懂的说法,实际上做也有困难度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6-11 22:56:00用不同的wafer长完之后再做TSV吗?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5-06-12 01:25:00这种堆叠的玩法台积电这几年很爱玩啊
是的,而且其实这技术也不是只有Sony在做,甚至Sony并不是第一个,第一个是2008年Toshiba发表的
作者:
farnorth (可爱北极熊)
2015-06-12 22:27:00感觉就像第一个手机不是苹果发明,但想到手机会想到他。
作者:
yoyohu 2015-06-13 05:10:00刚发现sony z3 的sensor IMX220就是 stacked c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