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光圈和片幅的取舍

楼主: splendidpoem (天降六月雪)   2015-05-13 10:15:33
感谢Epsilon大的教学文,令人获益良多。但小弟对文中的结论感到些许疑虑。
您指出:相机的“真噪声”(读出噪声)在高ISO时是较低的,并举Dpreview的评测为例。
但是,就小弟所知,您的结论其实是特例而非常例,仅适用于早期的数位相机和现今的Ca
non相机。在其它厂牌的大部分相机中,ISO和噪声实际上是脱钩的,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证据在于:在Dpreview该篇评测文中,您可以点选其它厂牌的相机去检视测试照片。您会
发现:其实大部分的数位相机,当光圈和快门固定、亮度提升至相同时,低ISO的噪声和
高ISO时几乎一模一样。只有Canon的相机,才会有同样条件下,低ISO噪声比高ISO更多的
现象。
这个现象的理由在于:Canon厂和非Canon厂,两者对处理【Sensor】→【AMP】→【ADC】
这条路径的架构大相迳庭。其中,AMP是类比讯号放大器,ADC是类比数位转换器。
在大部分的Canon相机中,其ADC是独立于感光元件外。感光元件接收到光子后,将讯号透
过管线,输入到外部具8组处理器的ADC进行讯号转换。至于其它相机,以采用Sony感光元
件的相机为例,则是感光元件直接内建ADC,一个像素对应一个ADC。
类比讯号非常容易受到干扰,讯号维持在类比型态的时间越久,额外的噪声就会越多。由
于5D3的类比讯号从感光元件到ADC的路径比D810还长,故低ISO时的噪声会较多。
另一方面,Canon因为ADC较少,因此采用较高时脉进行处理;而Sony则是一个像素对应一
个ADC,时脉远比Canon低很多。低时脉使讯号变动幅度较低、较为平滑,因此低ISO时的
读取讯号也会相对较低。证据在于:在ISO 100时,Canon 5D3的读取噪声是33.6e-,而采
用Sony感光元件的Nikon D810则是4.5e-。
这体现于两个显著的差异:
(一)低ISO时,Canon的噪声会比Sony架构还多。
(二)越低ISO意谓著越高的感光元件满井容量,而越低读取噪声代表越低的噪声门槛(Nois
e Floor),两者分别是动态范围的上下限。由于Sony架构在最高满井容量(Unity Gain时
的ISO,通常为100)时的噪声比Canon更低,因此动态范围也相对较大。
当然,独立的ADC也有其优点,例如:感光元件不需额外冷却装置替ADC降温,耗电较低,
使得暗电流较少,利于录影或长时间曝光。但在一般摄影场合中,Canon相机于低ISO时的
噪声和动态范围都稍逊于其它厂牌。
数据可以证实此项推理:Canon 5D3在ISO 100时的读取噪声是33.6e-,采用Sony感光元件
的Nikon D810则是4.5e-。不过依照机型的不同,大部分Canon相机在ISO 1600~3200时,
读取噪声会降到相对低点。之后就算继续调高ISO值,也不会再明显减少读取噪声,反而
会放大其它感光元件所产生的噪声,并损失高光细节,以及减少动态范围。因此,Canon
相机通常有所谓“最佳ISO上限”的说法,例如5D3就是ISO 1600;超过这个数值,只会失
去更多资讯,而对画质没有任何帮助。
由于低ISO读取噪声较高,故当Canon用户调高相机ISO值时,相机只能使用放大器将类比
讯号放大,因为这样才能压低放大器输出端的读取噪声之影响。我们再度以5D3为例:当I
SO从100增加到3200时,读取噪声依序为33.6→18.5→10.5→6.1→4.1→3.1(e-)。
虽然读取噪声随ISO增加而减少,但不能忽略的是:读取噪声并不是照片整体噪声的唯一
来源。在ISO值增加(亦即类比讯号被放大)的过程中,Shot Noise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
这是因为Shot Noise是发生在短曝光时间下、光子打进感光元件的阶段,也就是产生于放
大器之前,因此它会随着ISO值逐渐增加(讯号逐渐放大)而一起被放大,并掩盖掉读取杂
讯的降幅。
这些因素,造成了5DS/R及其它Canon相机,会有像Dpreview评测的结果:当照片亮度相同
时,ISO越低、噪声越多。此外,对于放大讯号、提升亮度的手段来说,相机调高ISO增加
亮度,和出片后使用电脑软件提升亮度,两者目的一样,但过程不一样。前者是在讯号还
未进入ADC前进行类比放大,读取噪声会减少;后者则是在影像原始资料已完成后再进行
数位放大,由于这时读取噪声已包含在原始资料内,故会跟着一起被放大。
因此,这造成在Dpreview的评测中,同样亮度下,低ISO的噪声会比高ISO更多。因为Cano
n在低ISO下的读取噪声很高,当使用电脑软件将ISO 100的照片调亮至和ISO 6400相同时
,原本就已很高的读取噪声会再被放大64倍。而机身ISO 6400所出的照片,读取讯号因为
类比讯号放大而减少,增加的只有在感光元件上产生的其它噪声(例如:短曝时的Shot No
ise),因此看起来相对干净。
作为对比的,则是其它厂牌的相机。以Nikon D810为例,从ISO 100至3200,读取噪声是4
.5~2.7e-,相当平缓,没有像Canon那样剧烈的降幅。由于这类相机在最高满井容量时,
读取噪声也非常低,因此当需要拉高ISO值时,它有更多的自由可以采用类比放大、数位
放大,或是混合使用。
采用类比放大的好处是:类比讯号的曲线是连续的,不像数位讯号那样非0即1,因此增加
亮度时的色彩过度较平滑,较不会出现用电脑软件拉曲线拉到照片出现断阶的情形。
而采用数位放大的好处,则是在后制时有极高的优势:RAW的高光细节保留很多,动态范
围很大。
原理在于:这类相机本身其实只有一个基础的ISO值(亦即Unity Gain),通常为100。假设
我把相机的光圈和快门设定好后,为了把照片拍亮一点,而将ISO从100调到400,然后按
下快门。此时相机实际上仍然是用基础ISO 100纪录下原始资料。当使用电脑软件读入RAW
档时,软件才会根据RAW档的资讯,将讯号放大4倍,使照片亮度看起来就像是ISO 400时
拍的。
这么做的用意,在于保留住高光细节。虽然用ISO 100纪录下的原始资料,比正确曝光的I
SO 400欠曝2档;但因为读取噪声很低(亦即噪声门槛很低),故暗部细节能完整纪录所有
资讯,且不会产生太多噪声;而亮部细节也因为欠曝而保留下来,因此其原始资料的动态
范围极大。
因此,当我们将这份RAW档读入电脑软件后,即使发现不小心过曝而背景一片死白,也可
以在动态范围内救回细节和色彩,不像以前对过曝的部份束手无策。因为它的原始资料,
实际是一张欠曝,但动态范围极高、噪声门槛极低的照片。
对这类相机而言,它打破了传统曝光三要素的概念:ISO已没有那么重要,因为不管您怎
么调整ISO值,相机其实都只用基础ISO在纪录资讯。
但这并不是说:“既然如此,我干脆都用ISO 100拍照再后制拉亮度不就好了?反正相机
也是这样做”。因为真正关键的,是光圈和快门所决定的进光量:在满井容量饱和前,射
入的光子越多,噪声就越低、细节就越多、动态范围就越大。
就实际例子来说:假设光圈固定时,ISO 100、快门1秒,以及ISO 1600、快门1/15秒,虽
然亮度一样,且相机实际上也都用ISO 100在纪录,但前者曝光时间较长、进光量较多,
故画质会较好。
因此,结论是:在Canon以外的相机,ISO高低其实已和噪声多寡没有任何关系了。仍然感
到疑惑的板友,可以重回Dpreview的评测文,实际检视一下其它厂牌相机在各ISO的表现
作者: PlayStation3 (超级喜欢于小文)   2015-05-13 10:19:00
...有点强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5-05-13 10:29:00
简单明了 把路径都写出来就很明显了不过这里我觉得有点问题 s大写类比讯号是连续的比较不会断阶 但就算是类比讯号最终也是要经过DAC数位化原始是连续的讯号也要变离散 这样看来跟断阶与否感觉只有在你最后撷取的位元深度有关 原始的数位讯号如果就是高位元数(ex.14bit或更高) 其实也不会断阶感觉跟类比或数位似乎没什么关系
作者: linpo1206 (东区徐志摩)   2015-05-13 10:45:00
好强!
作者: ll35566 ( 东健哥)   2015-05-13 10:57:00
了改
作者: yesno1011 (LAWE)   2015-05-13 11:09:00
作者: ts3098362 (德德)   2015-05-13 11:15:00
专业推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国哥)   2015-05-13 11:16:00
有点强 而且手机发文还没排版问题
作者: Issye (噢呜)   2015-05-13 11:25:00
好厉害,看不懂,但好有意思没推到补推
作者: ienari (jimmy)   2015-05-13 11:30:00
我怎么跪着推文
作者: waa006 (卖问阮A名)   2015-05-13 11:31:00
强者
作者: strike5566 (好球56)   2015-05-13 12:02:00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5-05-13 12:16:00
专业推!我可以脑补这就是为什么Canon相机的DxOMark普片偏低的理由吗?
作者: IloveBlack2 (我爱花妈花妈爱我)   2015-05-13 12:23:00
Sent from my Android
作者: DESTINY0105 (晃)   2015-05-13 12:40:00
看了好几遍~~~~好强的文
作者: loxjjgu (ゼノ)   2015-05-13 12:41:00
作者: shinegg (夏奈格)   2015-05-13 13:16:00
我有点好奇 请问这是原PO自己的理解 还是资料的整理@@?有几点疑问想提出讨论(并非吐槽)
作者: CYBASTER (复仇の业火)   2015-05-13 13:18:00
长知识大推!感谢如此细致的分享
作者: shinegg (夏奈格)   2015-05-13 13:18:00
1.关于讯号转换的DA部分 这部分有点暧昧不清 不管你在哪部分放大 最后记录下来的都是数位讯号呀 前面senser的二极管部分记录到的光子都是类比讯号 后面DA都要变成数位理论上从哪放大都是一样?差别只在于前面类比部分的纯净度2.关于有个基本ISO这部分我也有疑问 如果长期在低照度环境下拍摄的经验 ISO100跟ISO1600能拍到的东西是天差地远更别说ISO3200以上的情况 我实在无法理解如何用一个固定ISO的raw档去解析转换成其他ISO值不管高光还是暗部的部分 差个4级ISO之后根本拍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反向过来你可以试试看在亮度充足的环境下同样用高速快门拍个ISO3200的照片和正常快门拍个ISO100的照片比较 看噪声 动态范围细节 色调等等 是否会一样?就结果来看 canon的相机在"极"暗部噪声方面一直有问题 但色彩过渡性的确也一直细腻没错 nikon的色彩鲜明干净 暗部拉回来能用的多一些 sony没啥玩过 就结果论来看是这样
作者: kiffy (kk)   2015-05-13 13:40:00
强大!
作者: shinegg (夏奈格)   2015-05-13 13:40:00
但前面解释的部分 在逻辑上有些东西我不太能理解w不知道有没有更明确的资料?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15-05-13 13:41:00
推专业(立马把5D3低ISO扩张关掉XD)
作者: festa (谅)   2015-05-13 13:45:00
shinegg讲的结果里的canon特性就是类比放大的特性啊
作者: shinegg (夏奈格)   2015-05-13 13:49:00
其实我觉得有点像是用结果回去"推测"原因而已 不知道有没有明确的资料XD另外ISO扩张是真的可以增加一点动态范围..我是指拍摄当下能拍到的动态范围 不是后制的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15-05-13 13:57:00
应该是高光度优先?!另外应该不是用电传输就是数位,像以前电视的cable线是类比。
作者: shinegg (夏奈格)   2015-05-13 14:01:00
唔 是高光优先没错XD 我有点脑包抱歉w另外 不管数位还是类比都可用电传输 只是讯号的类型不同
作者: sorochis (ㄇㄚˇ ㄨㄟˇ ㄎㄨㄥˋ)   2015-05-13 14:15:00
我对文中提到“一个像素对应一个ADC”抱有很大的疑问这不但以元件面积来说不太可能达到,以功耗来说更是惊人
作者: donatello (小鹿, 不是斑比)   2015-05-13 14:44:00
是啊 D810 是36MP 所以有3600万枚 ADC? 在sensor里?不过这好像解释了当初nex 连拍和录影冷却时间很长
作者: vchenkoshe   2015-05-13 14:50:00
不完全正确阿 原生ISO不是只有100,还有200,400,800等而且不是以数位放大来完成的ISO 6400曝1/100 跟ISO 3200曝1/100再拉1EV是不一样的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5-05-13 15:13:00
我也觉得一个像素对应一个adc很奇怪 哪有这么多ADC我觉得也不完全是单纯的数位放大拉单纯只有数位放大 那你只要GAIN拉高一点很快就overflow那噪声应该爆得很快 而且是线性爆炸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5-05-13 15:32:00
单纯就CIS是不是一个pixel就是一个ADC,我很久以前的印象,的确是如此,而CCD则是一个ROW还是Column使用一个ADC,所以这个ADC可以做的比较CMOS上的准,但CCD成本比
作者: kblover (圣猫天使)   2015-05-13 15:33:00
挖靠这么威 所以d800系列友36mp个ADC....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5-05-13 15:34:00
较高,电路和Sensor要用不同的制程,CMOS就是同个制程,成本差异下,大家都往CMOS这条路,技术精进,现在CMOS已经做的比当年好得多了。另外,Full HD 录影需求也让CCD这种共用 ADC 的架构比较不适合,因为共用代表资料要循序进入ADC,所以 data rate 就比较不好提高,CCD的机子很少有 Full HD 录影的这是好几年前的印象,有错误请告知,谢谢。
作者: C3X ( )   2015-05-13 17:11:00
不过类比训号还是可以透过电容之类的元件去平滑化之类的吧?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5-05-13 17:43:00
要作几个不是问题,问题是一个 pixel 一个 ADC ,留给设计ADC的面积空间很有限,做的好不容易
作者: festa (谅)   2015-05-13 19:15:00
背照式不就在处理这个问题嘛
作者: SwordDevil (阿铁)   2015-05-13 20:12:00
推!! 之前只知道 C家噪声跟其他家趋势不同 现在了解了还有 iso 和动态的范围的关系
作者: Roset (ROSET)   2015-05-13 21:12:00
push
作者: joseph335 (马尾)   2015-05-13 21:59:00
想请问那CANON早期的相机,像5D、大兔这些跟现在的5D3状况是一样的吗?
作者: ttykimo (FOX)   2015-05-13 23:33:00
请问是因此sony单眼在录影上才那么容易过热?
作者: evol6381 (阿伊喜得路)   2015-05-14 01:21:00
感光元件直接内建ADC???ADC架构很大耶,要怎么内建呢?sony应该是采用column level ADC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