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逻辑世界的死敌--中国逻辑

楼主: nanlong (懒龙)   2020-05-17 13:44:57
一些网友遇到小粉红、大外宣时 总觉得对方是不是中邪了?
我就会提供这篇让他们参考。
后来我发现还要加入一些 灵异无形的理论
更能方便解释中国式的逻辑 ~ 不过一般网友对这种较没研究
接受度也低我就不多说了。
※ 引述《nanlong (懒龙)》之铭言:
: 转自 http://big5.soundofhope.org/node/593820
: 日前我与一位在法学院执教的朋友茶叙,他感慨教育之难,尤其是教化初入校门、被教科
: 书的意识形态阴影长期禁锢了头脑、思维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大学生。他需要破解的难
: 题,不是事实之争,而是观念之争。论前者,真相是击碎谎言与谬误最有力的武器,将《
: 历史的先声》、《一寸河山一寸血》摆在学生眼前,他们不得不去正视这个国家的过去与
: 自己的过去。论后者,真理本是至上利器,然而你的真理,却可能是他的邪说,你的正路
: ,却可能是他的邪路。观念的战争,往往会陷入争论双方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困
: 境。你对一个做惯了奴隶的人述说自由的美好,磨破口舌,他只冷冷回一句:“我现在的
: 生活好极了,为什么还要自由呢?”你能奈何,将自由的价值塞到他手上,不够独立的他
: ,终究不会享用,反而使自由贬值。
: 他问我:你当年如何反洗脑,如何消解高中政治课的余毒?我不禁苦笑。高中三年,我一
: 直畏政治如虎狼,高考五门课,惟政治成绩最差。然而,即便不曾深入门径,依旧受其荼
: 毒:我在大二之前,都是辩证法的虔诚信徒。好在比起大多数同代人,我中毒尚浅,消毒
: 工作相对简易——据我的经验,一是读胡适、王小波等,不仅要看他们说出了什么道理,
: 更要看他们怎样说理;二是学一门逻辑课,若读法学专业,则十分便宜,记得法学院都开
: 设“司法逻辑”或“法律逻辑”课程,学完这门课,可试用逻辑之刀解构政治教科书上的
: 宏大理论与话语,一刀见血,刀到病除,因为我们的政治教育几乎毫无逻辑可言。这第二
: 点经验,其实包容了第一点,胡适、王小波说理的力量,恰恰在于其严守逻辑。所以若由
: 我现身说法,药方只有一剂:逻辑。
: 说到逻辑,我们都想起了那句名言:这世上有两种逻辑,一是逻辑,一是“中国逻辑”。
: 在中国,逻辑的最大敌人,恰恰就是中国逻辑;因为严格来讲,后者并不配称为“逻辑”
: ,其实质毋宁是反逻辑,玷污了逻辑之名。
: 中国逻辑到底是什么玩意?
: 易中天先生曾将中国逻辑归为三点: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
: ,不问道理。我的归纳不如他缜密,却更具体,所指更为鲜明。
: 中国逻辑的第一表征,是国情论,即用国情为吾国的一切症结辩护,为一切罪孽洗白。江
: 平先生说,30年前我们批判两个凡是,现在要批判两个谬论:稳定压倒一切,中国情况特
: 殊论。中国自然有其国情、有其特色,这决定了我们不能教条化,不能奉行“拿来主义”
: 。只是,中国的国情与特色,不该成为阻止我们“拿来”真理的借口,用何兆武先生的话
: 讲,倘若真理不合国情,那么需要加以改变的是国情,而非真理,“国情要适合真理,而
: 不是真理要适合国情”。可惜,对中国逻辑的坚守者而言,这些话始终不大入耳。他们眼
: 中,国情的阴霾,阻断了眺望真理的视线,只能惜取眼前物,国情——如贪腐、专权——
: 即存在,存在即合理。
: 第二表征,是辩证法。它与第一表征如胶似漆,互为表里。辩证法为国情论提供了论证的
: 工具:哪怕国情再不好,辩证来看,总有好的一面。国情论则为辩证法制造了运行的语境
: 。要言之,辩证法的作用,一是捣糨煳,二是遮羞布。它最大的害处,在于混淆了是非善
: 恶,因为一旦辩证起来,是中有非,非中有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再如,用辩证法审
: 视官员腐败,虽然违法,却润滑了科层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并不全是坏事呢。
: 第三表征,是诛心,即易中天所云“问动机,不问是非”——须知心之为心,动机之为动
: 机,恰在于不可测问。当然这不是中国逻辑独有的病症,却在中国流毒尤烈。你批评一位
: 名人,他的粉丝立即上前围攻,质问你什么动机,是不是嫉妒,是不是借机炒作,进而上
: 升到人格问题、立场问题——凡事不论理性论人品,不论事实论立场,结果只能是各执己
: 见,双方之间的裂缝越来越深,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越来越微弱。
: 第四表征,是附会。以旧闻为例。据陈伯达秘书缪俊胜回忆,有一次在京西宾馆开会,会
: 议室厕所未标男女,其间陈伯达上厕所,出来碰到江青,江火了:“你怎么上我的厕所?
: ”陈解释,这里并未标示男女。“啊?你今天上我的厕所,明天就会闯我的卧室!”——
: 江青的不讲逻辑或“中国逻辑”,其一是霸道,将会议室厕所的主权纳入自己名下;其二
: 是附会,将厕所与卧室等同,将“上我的厕所”与“闯我的卧室”混为一谈,事实上,厕
: 所与卧室本不相干,“上错厕所”并不必然会导致“上错卧室”,二者之间不能递进,将
: 它们强行牵连在一起,便打乱了逻辑的前提。
: 第五表征,是混淆:从混淆公私,混淆道德与制度,到混淆是非,混淆善恶。譬如有人因
: 私德不谨,曝光天下,其论敌便谓:依你这德行,假如上台执政,必定是一大贪官、酷吏
: 。这种论断常能蒙蔽一些受众。然而,稍加明辨,当可知贪官和酷吏,与其人的德行并无
: 必然关系,而取决于制度的设计,公权力是否受到了制约。制度不改,谁上台都一样,君
: 子执政,转眼便是小人。对道德与制度的混淆,可谓吾国的一大沉疴,导致我们的制度建
: 设,屡入误区而不自知。
: 这五大表征,犹如五毒,身染其一,理智便受损伤。扪心自问,我亦不敢说自己健全,所
: 以这些批判,首先是自我批判。
: 重申一点,中国逻辑不是逻辑,而是逻辑的天敌——如今任何词语,只要加上“中国式”
: 、“中国特色”的修饰,一瞬之间,即由褒义变成了贬义。然而,你要想“读懂中国”,
: 就必须洞察中国逻辑的本质,洞察的前提,你必须具有逻辑。这正可以回答,逻辑为什么
: 重要。
: 消息来源:新浪博客,作者:野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