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专栏] 遭到喷火式战斗机“怠慢”的台湾

楼主: laptic (无明)   2019-11-03 13:01:36
https://www.storm.mg/article/1879605
许剑虹 2019-11-03 07:20
https://i.imgur.com/pw7BqM2.jpg
此次喷火式战斗机来台湾,不只变更了时间地点,降落时还刻意回避航空迷的镜头,远距
离落地清泉岗国际机场,导致照片中的飞机如蚊子般大小,令人扫兴万分。(作者提供)
今年对于国内的航空迷与军事迷而言,最大的盛宴就是因不列颠空战(Battle of
Britain)而闻名于世的喷火式战斗机(Supermarine Spitfire),于10月23日首度降落
台湾。这是由瑞士万国表公司(International Watch Co.)赞助,为了纪念英国皇家空
军(Royal Air Force)成军100年所举行的环球飞行任务,途中经过30个国家,飞行
27,000英里。
只是受限于老飞机本身的航程,乃至于鹿儿岛、冲绳还有台湾在10月中旬气候不佳的原因
,原本计划降落台北松山机场与高雄小港的时间一延再延。原本是计划9月27日及28日降
落在台北跟高雄,结果先是被延到了18号,然后是19号,接着又变成20号,最后改到了23
号。更夸张的是,就连降落地点也改到了台中清泉岗机场,直接取消了对台北与高雄两地
的造访。
https://i.imgur.com/NvmRcpW.jpg
做为前导机的PC-21,反而还比较有诚意,选择低空降落,让航空迷们拍个够。(作者提
供)
何以“怠慢”台湾?
而且经过台湾与香港两地的时候,万国表将不为喷火式战斗机举行任何公关活动。相比起
在美国、俄罗斯及日本欢迎航空迷拍照的盛况,对待台湾及香港完全可以用“怠慢”来形
容。就连本身相当喜爱喷火式战斗机的笔者,都产生了这辈子要抵制万国表的想法(虽然
笔者也知道自己买不起)。为什么如此对待二战的昔日盟友中华民国,还有过去的大英帝
国殖民地香港?
关于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从法国香水品牌迪奥(Doir)最近在上海举办的成衣展上,公
开播放《我和我的祖国》的行为来解释。基本上在美“中”贸易战的特殊时代背景下,欧
洲厂商不愿意顺应川普总统的要求“选边站”,以防止失去中国大陆的市场。万国表是来
自瑞士的厂商,瑞士又自诩为永久中立国,更不会想淌混水,挑战大陆“一个中国”政策
,让自己陷入困境。
万国表的态度,基本上象征过去70年来欧洲国家与企业面对两岸问题时的本质态度。对于
苏联与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乃至于在中东活动的恐怖组织,北约各会员国乃至于瑞士、
瑞典及芬兰等“中立国”都会给予一定程度的防范,可是面对中国的共产主义政权,他们
往往采取“事不关己”态度,一切以市场考量为依归。
除了一心想发展有大陆前人客户的万国表外,主导此次环球飞行任务的主力英国似乎有更
深层的考量。或许如果此刻正值马英九政府执政的时代,美国与大陆关系稳定,两岸互动
友好的话,喷火式战斗机在台湾高调举行公关活动应该没有问题。可惜现在不只美“中”
与两岸陷入僵局,而且香港还正上演着“反送中”运动,使得大陆与整个西方国家都关系
紧张。
从常理来看,二战时的中国是与英国合作抵抗日本法西斯的盟友。虽然大陆政权在1949年
已经更替,但是从英国第一时间于1950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场来看,喷火式战斗机
这次的环球飞行没有降落中国大陆,似乎毫无道理可言。毕竟喷火式战斗机就连俄罗斯,
还有二战时的敌国日本都降落了,怎么没顺便到上海去晃一下?
显然喷火避开中国大陆,就是避免要在西方社会被视为向中共政权屈膝。保留台湾及香港
两个航点,则是仍希望喷火式战斗机能够与广义的“大中华地区”有所连结。然而香港特
区政府与民众的冲突,还有即将到来的台湾总统大选,都令原来单纯的喷火式战斗机访台
、访港计划增加许多变量。尤其香港在历史上曾经是英国殖民地,现在许多反特区政府的
民众又正高举米字旗走上街头。
在这个节骨眼上,假若喷火式战斗机降落香港后高调宣传,必然会引起北京政府产生英国
人是否要借机“复辟”殖民政府的质疑。即便英国飞行员没有政治动机,光是一架机身上
有米字旗的二战功勋战斗机来临香港,对于主张“香港独立”或者“香港回归英国”的异
议人士,就能带来难以评估的士气激励。也许为了避免向港台群众传递错误讯息,此次喷
火式战斗机只能让两地的机迷失望了。
喷火与中华民国
介绍完了此次喷火式战斗机低调访问台港的可能原因后,笔者接下来要向各为介绍喷火式
战斗机与两岸三地的历史渊源。与P-40、P-51以及B-25等来自美国的战鹰不一样,中华民
国空军没有使用过任何一种款式的喷火式战斗机。事实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蒋中正领导
下的中国大后方被归纳为美国的势力范围,固英国皇家空军并不负责向中华民国空军提供
任何飞机。
反而是飓风式战斗机(Hawker Hurricane)这另一款不列颠空战主力,却因为较早被派往
缅甸参战的原因,曾有机会与俗称“飞虎队”的中华民国空军美籍志愿大队(American
Volunteer Group)一起并肩作战过。后来缅甸沦陷时,还曾有八架飓风式战斗机短暂降
落于中缅边境的云南垒允机场,证明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曾经来过中华民国。
皇家空军的第3战术航空军,麾下确实也有七个中队的喷火式战斗机投入印缅战场大反攻
,甚至在著名的英帕尔-科希马战役(The Battle of Impha and Kohima)中大放异彩。
只不过到目前为止,笔者还找不到这些喷火式战斗机来到过中国的明确记录。所以严格说
起来,二战时的中英两国虽同属盟国阵营,可是喷火式战斗机与中华民国空军之渊源却相
当有限。
尽管如此,1940年不列颠空战胜利的消息传到亚洲时,还是激励了许多同一时期在空中抵
御日本侵略者的中国空军将士。如抗战初期创下击落四架半敌机的张光明将军,在2007年
和笔者一起造访圣地牙哥航太博物馆(San Diego Aerospace Museum),并亲眼目睹到喷
火式战斗机时就相当兴奋,甚至直接用英文喊出了Spitfire。
倒是空军军官学校派往印度腊河(Lahore)接受初级飞行训练的学生,还有随中美空军混
合团(Chinese American Composite Wing)派到印度,支援密支那作战的空军第1大队第
3中队,应该有许多机会目睹到翱翔在空中的喷火式战斗机。但是整体而言,二战时的中
华民国空军和喷火式战斗机的接触也就仅此于此而已了。
喷火与台湾
日本帝国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曾经做为大英帝国的敌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意味着从
台湾出发的日本海军航空队,乃至于参加日本陆军航空队的台籍飞行员,都有和喷火式战
斗机交手的机会。以零式战斗机为主力,曾在达尔文港上空大战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日本
海军第202航空队,前身就是在高雄成立的第3海军航空队。
早期的第3海军航空队为轰炸机单位,直到1941年9月才因应太平洋战争即将爆发的局势转
换为战斗机部队。被调到高雄编入第3海军航空队的零式战斗机飞行员,都来自于中国战
场上的第12海军航空队,这意味着他们每个人都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所以太平洋战争爆发
之初,他们如秋风扫落叶般的,不费吹灰之力就从菲律宾一路打到达尔文港。
在达尔文港上空,他们才遭遇到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喷火VC型战斗机的顽强
抵抗。许多参加达尔文保卫战的澳洲飞行员,都是曾经历过不列颠空战或者北非战役的老
手,他们的确给第202海军航空队带来重大挑战。但是也因为都是老鸟的关系,澳洲皇家
空军飞行员有点狂傲自大,没有注意到喷火式战斗机航程短以及材质不适合亚热带地区作
战环境的缺点。
就以1943年5月2日的空战为例,第202海军航空队以七架零式战斗机在空战中被击伤的代
价,成功击落了14架喷火式战斗机,给澳洲皇家空军带来了重大创伤。第202航空队于同
年6月30日,掩护753航空队的一式陆上攻击机空袭澳洲芬顿机场(Fenton Field),以摧
毁美国陆军航空军第380轰炸机大队派驻在当地的B-24轰炸机。
零式战斗机在芬顿机场上空遭遇到38架喷火式战斗机,结果第202航空队又在毫无损失的
情况下,将五架喷火式战斗机送入地面。第1战斗机联队损失的还不只是这五架被击落的
喷火,还有另外两架喷火式战斗机因为引擎故障折损。整体而言,喷火式VC型战斗机在达
尔文上空完全不是零式战斗机的对手,被打得“七零八落”。
若非麦克阿瑟将军指挥盟军在新几内亚及所罗门发起攻势,将第202航空队的注意力从达
尔文港吸引开来,恐怕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的损失还要更为庞大。当然,读者们可能会问,
第202航空队里面有没有台湾籍的飞行员?只能说第202海军航空队与台南海军航空队一样
,虽然是在台湾这块土地上编成,但终究是以日本飞行员为主力的战斗队伍,并没有台籍
飞行员的服役纪录。
倒是知名的日本陆军航空队飞行第64战队,曾经吸收过以许仑墩、刘树发为代表的少许台
籍飞行员在缅甸上空大战英国皇家空军。可以确定的是,驾驶一式战斗机“隼”的许仑墩
,确实在缅甸上空打下了一架皇家空军第17中队的喷火。据悉许仑墩也靠着打下一架喷火
,成为是太平洋战争期间唯一创下击坠敌机纪录的台湾人。
诺曼第登陆之后,皇家海军将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组织英国太平洋舰队(British
Pacific Fleet)配合美国海军第5舰队反攻冲绳。为了阻断北台湾机场上空起飞的日军战
机增援冲绳,代号57特遣舰队(Task Force 57)的英国太平洋舰队选在1945年4月10日到
4月14日发起“冰山乌龙行动”(Operation Iceberg Oolong),展开了对台湾的空袭。
皇家海军太平洋舰队麾下的第887、894、801与880等四个中队的海军舰载机版本喷火,即
海火式战斗机(Supermarine Seafire)都投入了“冰山乌龙行动”。不过因为航程短又
无法携挂炸弹的关系,掩护皇家海军复仇者鱼雷机攻击台湾的任务大多由F4U海盗式战斗
机执行,海火式则是以舰队防空为主。这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来,喷火式战斗机在
广义上最接近台湾本岛的一次。
https://i.imgur.com/mh2qmVb.png
二战结束后,进驻香港启德机场的英国皇家空军132中队飞行员正在向两位中国孩童介绍
喷火式战斗机。此刻的喷火式战斗机,仍被中共界定为“中国人民的好朋友”。(照片来
源:帝国战争博物馆)
喷火与香港
如前面所述,香港为英国殖民地,所以在太平洋战争末期被视为英军的势力范围。英国在
对抗轴心国的战争中,比美国更坚定不移的拥抱现实主义,以灵活的外交手段“拉拢次要
敌人打击主要敌人”。关于这点,完全可以从英国首相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
1943年抛弃南斯拉夫王国保皇派,选择支持共产党人狄托(Josip Tito)这点得到应证。
英国派遣太平洋舰队参战的原因,并不是要击败日本军国主义,这个任务交给美国海军处
理就可以了。太平洋舰队来到远东的真实目的,是要在日本投降之际迅速恢复对香港与新
加坡的占领,恢复1941年12月以前的大英帝国荣光。而在这方面,试图收复香港的国民政
府甚至于高喊反殖民口号的美国都不会是英国的“助力”,而是政治上的阻碍。
而自香港沦陷以来,国民政府派驻香港的军政人员不是撤回内地,就是投降了汪精卫政权
,英国唯一能够仰赖的就只有中共领导的东江纵队。在笔者先前讨论电影《返校》的文章
中,就提到了东江纵队是吸收台湾人钟浩东、蒋碧玉夫妇替中共服务的共产主义武装组织
。他们也是日军占领香港后,唯一持续在港九地区配合盟军作战的中国武装。
在日本即将投降前,张发奎将军指挥的第2方面军正准备赶在英军登陆以前捷足先登,出
兵占领香港,恢复中华民国对港九地区的主权。考量到一旦国民政府恢复对香港的统治,
中共在东方之珠的地下组织将毁灭殆尽,于是东江纵队决定与英国太平洋舰队配合,协助
英军重新占领香港。此刻无论是海火式还是喷火式战斗机,都成了东江纵队抵抗张发奎进
军港九地区的“友军”。
不过碍于美国的面子,英国太平洋舰队没有直接出动海盗、地狱猫、海火及复仇者空袭国
军,上演盟军彼此互打的。他们透过英军服务团(British Army Aid Group)向东江纵队
发送英军制服,让中共游击队以一身“大英国协”军队的姿态出现在新界。结果国军一看
到“英军”来了,只能放弃对香港的攻势,美国也改变了立场,转而支持英国恢复对香港
的殖民统治。
得到东江纵队的全力配合,皇家海军夏悫(Cecil Harcourt)中将得以在8月30日率兵登
陆香港,接受日军代表陆军少将冈田梅吉与海军中将藤田类太郎的投降。装备喷火式战斗
机的132与681的英国皇家空军两个中队,也从1945年9月起进驻香港启德机场。
相比起协助国民政府接收华北、华东沦陷区的美军而言,此刻的英国皇家空军简直是中国
共产党的“友军”。在国共两军于大陆大打出手之际,或许港英政府与中共在港地下组织
达成了某些协议,第681中队与第132中队先后于1945年12月及1946年4月撤出香港。显然
中共同意在内战告一段落以前,不挑战英国对香港的统治,皇家空军才放心把两支喷火式
中队撤出启德。
直到1949年8月30日,大陆赤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外加英国皇家海军紫石英号(
HMS Amethyst)巡防舰在长江与解放军发生交火事件,导致英军与共军关系紧张,皇家空
军才再度派遣80中队的喷火式重返启德机场。在启德机场严阵以待的喷火F.24型战斗机,
最后并没有投入与共军的战争,因为英国直接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手腕,打消了
毛泽东入侵香港的念头。
此际英军已经大规模投入马来半岛的反共战争,而以华人为主力的马来亚民族解放军,不
仅是英国过去在东南亚抗日的盟友,同时还接受来自中共及苏联的援助。所以伦敦与北京
虽然完成了建交,但双方在意识形态上仍处于高度对立的态势。随后韩战爆发,英军更是
参加了美国主导的联合国军队,在朝鲜半岛上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大打出手。
驻守启德机场的第80中队,天天处于高度的战争压力之下,每天都必须派出喷火F.24型飞
往广九交界处观察解放军动态。即便当时中共空军还在草创阶段,光凭一个中队的喷火式
战斗机显然抵挡不了共军的大规模攻势。为了对解放军在内地的部署有更详细的掌握,皇
家空军又从新加坡第81侦照中队调来了两架喷火PR.XIX侦察型,对大陆沿海地区进行了更
深入的探索。
军事上,英国部署喷火式战斗机威吓解放军不要轻举妄动,外交上则力阻美军扩大韩战规
模,尤其试图阻止美国对撤退到台湾的蒋中正提供支持,以牺牲中华民国权益的方式向中
共示好。最终韩战没有扩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战,中共也没有因为英军在朝鲜半岛上与自己
为敌,就贸然出兵占领香港。随着港九边界地区局势趋缓,所有喷火式战斗机都在1955年
撤离香港。
https://i.imgur.com/TazgR44.jpg
战后曾驻扎于香港,隶属于第80中队的喷火F.24型战斗机,目前被陈展于英国皇家空军博
物馆内。(作者提供)
从战斗机看英国与两岸三地互动
从上述历史来看,重心放在欧洲战场的喷火式战斗机并没有如P-40、P-51与P-47等美制战
斗机那般与中国建立紧密关系。即便是在支援英国第14集团军反攻缅甸仰光的战役中,皇
家空军的主力仍是以美制的P-47雷霆式战斗机和B-24解放者式轰炸机打先锋,喷火的角色
相对有限。可没有紧密关系,却不代表没有关系。
在不列颠上空挡下德国空军Bf 109的喷火式战斗机,给同一时期在中国战场上对上零式战
斗机的中华民国空军极大的士气激励。于密支那战场上炸射日军的中华民国空军B-25机组
人员,或许也曾在缅甸和印度广大的天空看到过几架喷火在自己眼前飞行。无论如何,二
战中的中华民国与英国是盟国,喷火在老一辈国府空军将士眼中自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

加入日本陆军飞行第64战队的许仑墩,则是以在缅甸上空击落喷火式战斗机的方式,向日
军证明台籍飞行员能在空战中击落盟军的战斗机,实力一点也不输给他们的日籍战友。对
于长年来接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人与台湾人而言,打下白种人驾驶的盟军战机不仅是为
黄种人“出一口气”,同时也是向日本人争取平等待遇的不二法门。
香港方面,喷火式战斗机则象征一段港人与英国同仇敌忾抵抗日本侵略的历史。尤其是当
年还强调“国际主义”的中国共产党,更是积极配合英军服务团蒐集日军在港情报。这些
情报对于装备海火式战斗机,在台湾周边海域作战的英国太平洋舰队或多或少都带来了一
些助益。也因为这个原因,东江纵队港九大队国际小组负责人黄作梅,成为了至今唯一获
得英国MBE勋章的中国共产党人。
更重要的是,在1945年日本刚刚战败之际,抱有强烈反殖民主义色彩的张发奎将军,仿佛
取代了二战时的日军成为即将压垮英国在港殖民统治的最后一根稻草。所幸又是主张“国
际主义”的东江纵队介入,临时接受英军服务团改编为大英国协的军队,才阻止了香港提
早在1945年“回归祖国”。某种程度上,74年前的中国共产党,更像今天在街头上高举英
国旗帜的“港独份子”。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中共反而还是战时与战后和喷火式关系最紧密的中国势力。结果在
74年后的今天,再度回到香港的喷火式战斗机可能还因为怕失去大陆市场,选择低调过境
台湾与香港。一架小小的喷火式战斗机,把英国人、美国人、瑞士人、大陆人、台湾人与
香港人过去70年来各种立场上的转变与自打嘴巴,表现的淋漓尽致。
*作者为中美关系研究、军事写作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