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黄之锋、何韵诗能成功游说美国吗?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9735718
https://i.imgur.com/tcXgGKR.jpg
黄之锋与何韵诗在美国国会作证 (Getty Images)
香港民主运动人士黄之锋、何韵诗等周二(17日)在美国国会作证,呼吁通过《香港人权
及民主法案》。主持听证会的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预期,国会下周即会讨论该
法案,并很可能高票通过。多位华盛顿的中国观察家则对法案对解决香港问题的帮助持谨
慎保留态度。
黄之锋:“香港已接近一国一制”
对黄之锋来说,美国国会并不陌生。从2015到2017年,他每年都赴华盛顿作游说,曾多次
在国会就香港民主自由现状作证。黄之锋17日表示,他上次参加国会听证会是在2年前,
当时他形容一国两制已变成“一国1.5制”,而到今时今日,香港无疑已接近“一国一制
”,显示北京“无法理解、更遑论管制一个自由社会”。
他说,6月他在狱中看到电视上播放游行画面,一度疑惑为何重播“雨伞革命”画面,之
后才意识到,香港人又回到了街头,“这次带着更大的决心。”
何韵诗:“年轻变成一项罪名”
提早两日抵达华盛顿为听证会作凖备的香港歌手何韵诗聚焦弥漫香港的白色恐怖,指香港
如今“沦为警察城市”,“年轻就是一项罪名”,至今已有超过千名年轻示威者被捕。而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持续作出错误判断,抱持傲慢态度,给予警察绝对权力,不惜代价镇压
运动。
何韵诗指出,美国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这是美港分享的共同价值。她引用前第一夫人埃
莉诺·罗斯福的名言为发言作结:人们通过直面恐惧获得力量、勇气和自信。“我们曾经
畏惧沉默的结果,正因如此,我们现在无畏无惧。”
除了黄与何,证人还包括大专学界国际事务代表团发言人张昆阳、人权组织中国人权执行
主任谭竞嫦及政治学者加内特(Daniel Garrett)。7月1日冲击立法会示威者中唯一公开
身份的华盛顿大学学生梁继平,以及香港众志前立法会议员、正在耶鲁大学读书的罗冠聪
也现身听证会,坐在观众席第一排。
https://i.imgur.com/Hk4xJB0.jpg
(Getty Images)
现场合唱《愿荣光归香港》
听证会在参议院办公室大楼举行,虽然大会提供网上直播,一般只能容纳四、五十人的会
议室仍被挤得水泄不通,观众除了国会工作人员、记者和人权组织代表,还有许多中国异
见人士、居美港人及曾在香港居住的美国人。有的观众穿着黑衣,戴上黑口罩,模仿示威
者的打扮以示支持。
会议室外还排著二、三十人的队伍,在香港住了6年的加拿大人Claude也是其中一员。虽
然凖时到达听证会,但他与来自香港的太太排队两个多小时,仍然无法入场,只好用手机
收看网上直播。这没有打击Claude的满腔热情,他对黄之锋的发言尤为赞赏,“年轻、有
力、礼貌、切中要点”。
作为来自法语区的加拿大人,Claude说自己很能理解香港人的心情:“如果你不去争取自
己的权利,你的权利就会慢慢消失。” 加拿大的法语区长年拒绝被同化,要求保持自身
文化。他对BBC说,不认为法案通过能够拯救香港,但希望起码可以起到帮助。
听证会结束后,数名香港人唱起名为《愿荣光归香港》的示威主题曲,引起现场合唱。
同日,华盛顿第一个聚焦香港的组织“香港民主委员会”(HKDC)宣布成立,其创立的动
机是为香港人在华盛顿持续发声,督促美国维护其在香港的利益。
虽然听证会现场反应热烈,但比起香港,当日美国议员、媒体与民众更关注的,毫无疑问
是国会的另一场听证会。民主党人轮番提问特朗普前竞选经理莱万多夫斯基(Corey
Lewandowski),期待从他口中获得特朗普可能曾妨碍司法公正的证据。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下一步何去何从?
组织香港示威听证会的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在2000年成立,关注中国
人权及法治,每年会向总统及国会提交报告。目前由民主党众议员麦高文(Jim McGovern
)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担任主席。CECC向国会及行政机关提供意见,但没有立法权力。
卢比奥预期,国会将在下周讨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并对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获
总统特朗普签署生效感到乐观。
该法案早在4年前就卢比奥等两党议员提出,经过多次修改,但从未通过。法案要求美国
国务卿每年向国会提交报告,评估香港是否仍存在足够自治,是否符合资格享有有别于中
国大陆的特别待遇。法案也赋予美国政府法理基础,用于制裁破坏香港人权民主的人士,
冻结他们的在美资产及禁止入境美国等。
https://i.imgur.com/PKHzFmx.jpg
装扮成自由女神像、敦促美国通过法案的香港示威者 (Getty Images)
作证时,黄之锋表示,一国两制已崩坏,现在是美国展现跨党派的关键时刻,因为对港支
持“不应分左与右,应该论对或错。”
BBC此前访问华盛顿熟悉中港问题的前外交官、智库研究员,其对该法案抱持保留态度。
智库战略暨国际研究中心(CSIS)中国研究主任裘德·布兰切特(Jude Blanchette)认
为法案是华盛顿为数不多的政治成本较低的政策选项,但对北京决策的影响力有限。法案
即使通过,香港的出路仍需要由北京、香港示威者与社会精英共同找出。
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问题专家、前白宫国安会中国政策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
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风险和成本很明显,但利好并不清晰。在最坏的情况下,通过该
法案会缩小和解与妥协的空间。
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前白宫国安会高层贝德(Jeffrey Bader)近日撰文呼吁,国
会应明确表达美国对一国两制及和平示威的支持,反对暴力,并相信示威者需要寻求一个
退场出口。“如果示威者做得过火、触发北京暴力回应,美国会表以同情,但没有任何举
措可以有效保护他们,或者帮助他们达成目标。”
提出《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的众议员史密斯(Chris Smith)显然并没有将华盛顿智库
界的反对放在眼里。当日听证会中,他激动地挥舞着手指,控诉他每次要推动《香港人权
及民主法案》时,都要面对来自美国外交官、专家、参众两院相关委员会领袖、美国商会
的阻挠。
“他们说法案会损害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会让美国商界付出代价,自从天安门事件以来
就一直是这个说法,”史密斯对中国观察者的批评毫不留情。“中国通的建议辜负了美国
人民…也即将会辜负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