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ustSad (职业路人)
2017-11-29 11:21:56※ 引述《warmer (暖阳)》之铭言:
: 大陆的房价肯定偏高﹐但有没有到泡沫的程度﹐目前我认为还值得商榷﹐
: 局部泡沫肯定是有﹐不过只是小部分而已。
以上部分保留。
三年前的中国房市应该还算黄金期,别说上海,各省豪宅建案的空屋率极高,就不说腰斩
或撤销的商场与建案了。
当时中国有线电视数位化积极拓展,突然临时转弯喊卡,为什么?
因为市场与经济的衰退程度超出原本预估!
: 拿上海来说﹐购房需求还很旺盛﹐并且现在在政府调控下﹐投资客已经大量退出
: 现在都是以自住或者改善为主﹐刚需依旧在﹐
: 这样的购房者只要调控稍有松动﹐就会蜂拥进入市场。
以上叙述仍保留。
若说上海户籍或上海车牌不易取得,而且需求量大,我信。
因为当时就存在这种现象。
现在的外资撤离经济衰退后,反而民众的购买力与需求量会上升?
改天我向上海的朋友与亲人打听再补充。
: 说明房价虽然高﹐但是刚需还在﹐并且购买力也还在。
: 把这样的市场也定义为泡沫﹐恐怕是不妥当的。
这是简单的逻辑与加减法。
北京奥运前后,百业兴盛,别说房价,物价或原物料再贵,有市场需求,大家也抢著买。
不论是自住或投资客的数量是极大值。
外资撤离、工厂牵离,不论走了多少,剩下来的购买人数与消费能力,自然比不上极大值
时期。
当极大值时期就空屋率高,不是泡沫是什么?
拿我目前居住地为例,我家社区,你们说的小区。
房价不论高低,几乎卖不到半年就售出,几乎没有空屋率,除非是想高价出售才可能拖过
一年。
房市涨跌,只是成交价格问题,根本无需担心泡沫问题。
投资型或空屋率高,才有泡沫化的危机。
本来就没人住,卖不出去跌价,可能还是卖不掉。
: 在政府的调控下﹐房子这样的需求是缓慢释放的﹐没有非理性爆发式释放﹐
: 后者才是容易引起泡沫的主要原因。
对,也不对。
如同上段举例。
: 房价永远是偏高的﹐永远会有很多人买不起房﹐
: 但如果理性需求还在﹐价格可以得到支撑﹐
: 那是否可以把这个高企的价格称之为泡沫﹖
: 其实﹐我个人对涉及民生的行业完全市场化持反对态度的。
上列问题,你们可能比较难理解,因为中国并没有完全开放市场机制,更别说私人借由国
家名义影响,或政府的宏观调控等等。
我并不觉得资本主义一定好,也不认为中国适用资本主义。
: 涉及衣食住行﹐还是应当以政府主导为主﹐
: 否则很容易导致价格过高﹐引发社会问题﹐
: 目前的状态是房地产行业以民营为主。
这部分说的容易,做的难。
: 当然市场化﹐可以加快进程。
: 不过大陆政府对于房价的调控手段﹐有很多奇怪的地方﹐确实值得商榷。
中国最主要的问题是,人治非法治。
今天习近平还在,问题就仍这么多。
明天再一个江泽民上台,再重新贪污腐败?
中国向资本主义靠拢的问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