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ilitary.dwnews.com/big5/news/2016-04-21/59733836.html
官方披露,神州系列的首艘飞船“神舟一号”曾面临偏离轨道的风险,飞控中心的专家
在返回程序启动前10秒时成功派出险情,使飞船顺利返回。“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
”交会对接时,曾准备了多达60多种风险预案。
陆媒《中国青年报》在一篇介绍北京飞控中心技术人员事迹的报道中提到,在该中心工
作的人员对风险有一种高度的警惕,他们花在风险控制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正常任务的
时间。
报道提到,要做到万无一失非常困难,“神舟一号”飞船虽然最后顺利返回,但其飞行
至第14圈时突然不执行中心发出的数据注入指令,如不采取措施,飞船将因失控而偏离
轨道,导致返回失败。
报道称,在飞船启动返回程序前的关键时刻,北京飞控中心副主任李剑被命令迅速拿出
应急方案。在短短30分钟内,李剑与同事仔细分析测控计划,快速完成故障分析、测控
条件计算,提出故障排除方案,并进行数据注入仿真验证。最终,他在距离飞船返回程
序启动仅剩最后10秒时成功注入应急数据,使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返回着陆场。
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图源:央视截图)
报道称,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中国进入载人航
天的时代。从技术角度讲,由于人的出现,相关的保障更加复杂,对飞控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
报道称,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载人交
会对接飞控事件密集,每一次控制都会有风险。
控制是根据协同工作程序实施的。传统的协同程序编排依靠人工,“加在一起上百万字
”,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无法进行动态调整。
飞控中心的博士邢锦江主动请缨,在短时间内突破多个关键问题,开发出一套载人航天
飞行任务飞控协同自动规划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来需要几个人干几个月的工作,现
在只要把配置文件做好,按一个键,十几分钟就能出结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应急处理
能力。
报道称,按照规划,交会对接整个过程用时7分钟。为了这7分钟不出任何差错,总体室
做了50多个监视页面,60多种预案。这些预案就像一张随时待命的大网,时刻准备着化
解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
在飞控中心的努力下,“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