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 肯尼亚让台湾尝到现实主义下的失落感

楼主: zuilon2000 (越过地平面_冲锋陷阵)   2016-04-22 13:17:43
肯尼亚让台湾尝到现实主义下的失落感
http://www.new7.com.tw/talk/talkView.aspx?i=TXT201604201536138QL
新新闻 4/22 2016 叶耀元
近期,无论是舆论界抑或是在立法院的质询,都围绕在肯尼亚将台湾诈骗嫌疑犯遣送回中国
(而非台湾)这件事上。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这起事件,媒体与专家各有不同的解读;然
而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来看,则答案却非常清楚:无政府状态的国际情势,搭配现实主义下
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关系,完全解释了肯尼亚与中国政府的行为。
这件事其实骨子里根本就不是一件法律事件,而是国与国角力下的产物。
在现行的国际体制下,没有任何超越国家主权的存在(无政府状态)。联合国或其他国际
组织皆没有干预任何国家内政的权力;这就是一个丛林社会,适者生存。举个例子,许多
西方国家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肆挞伐中国的人权问题,但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
可以强迫中国政府改善人权,顶多只能运用媒体与国际舞台的力量进行“点名羞辱”(
naming and shaming),而中国政府多数时间都把它当做耳边风。
既然各个国家都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则国与国的关系就常常不被现行的国际法或是既存条
约所规范。按照现实主义的观点,国家之间的互动与关系皆回到“实力”与“力量”。弱
国为了生存,必须要服膺听从强国的要求;而强国为了扩张实力,也同时间会运用外交与
经济交流来拉拢其他小国家。
非洲,就是一个美国与中国外交角力的场域。
冷战结束前,美国就已经对非洲投下大规模的经济投资与援助;而在中国经济实力崛起之
后的二十一世纪,它也不遑多让地透过主权基金与个别的援助条例,大量把资本与技术送
入非洲国家。原因很简单:其一、非洲国家具备丰沛的自然资源,维持良好的投资关系可
以确保原物料的供应;其二、在美中的军事、经济与外交的竞争下,彼此都需要开拓其他
盟友,以强化自身在国际社会的实力与影响力。
肯尼亚自然是中国投资的目标地,而肯尼亚政府与中国政府之间也长时间维持良好的外交与经
济关系。是此,虽然我们可以把这次的遣送事件看做是一个中国框架下的必然产物(因为
把台湾人也当做中国人),但从现行的国际体制与现实主义角度观之,则更可以清楚地了
解该行为背后的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台湾外交的无力与失落,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