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善去恶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意愿,一是能力。孔子曾经和冉
求有一段对话,冉求说:“我不是不向往老师说的道理,是因为能力
不够才做不到啊!”冉求认为自己的问题出在能力上,但孔子的回答
却不从能力着眼:“能力不够是因为半途而废,你现在这样叫做画地
自限。”(《论语‧雍也》)孔子认为冉求的问题不是没能力做,而
是不想做。想做的话,即使只做百分之一,日积月累也会有成果;不
想做的话,总是可以将原因推给外在的阻碍,自己不愿负责。
冉求的想法也是一般人常犯的毛病,不是说能力不重要,而是一
般人常以“能力不足”为借口,掩盖了真正的问题。孔子说:“仁者
必有勇”(《论语‧宪问》)、“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
力不足者”(《论语‧里仁》),如果是真心向往仁,有求仁的强烈
意愿,就一定能够培养、发挥强大的行动力,克服能力不足的问题。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应该真诚地反省自己,
去除掉那些借口,才会成长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