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唐奖汉学奖狄百瑞 把儒学推到国际

楼主: pushking (推王)   2016-06-21 01:30:46
中央社
唐奖汉学奖狄百瑞 把儒学推到国际[影]
发稿时间:2016/06/20 10:08
最新更新:2016/06/20 16:23
(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0日电)第二届唐奖“汉学奖”今天颁给美国学者狄百瑞,他将
中国儒学介绍到西方,带领学者翻译大量经典,并主张东西文化互相借镜,儒学精神可弥
补西方主流价值的不足。
唐奖基金会公布的得奖理由是,“表彰他为儒家思想的研究所作的贡献。狄百瑞(
William Theodore de Bary)将近70年的学术生涯中,编写过将近30册书,其中有许多部
具有突破性的贡献和影响。对儒家思想每有同情的理解与阐扬,也不乏诚恳的批评,功在
国际儒学的研究,可谓一代汉学巨擘。”1050620
唐奖汉学奖 国际儒学先驱狄百瑞
唐奖汉学系列报导1
(中央社记者陈至中台北20日电)第二届唐奖汉学奖颁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退休教授狄百
瑞,他是国际儒学先驱,关注中国传统思想中的自由、民主观念,对儒学有阐扬之功,也
不乏诚恳的批评。
现年97岁的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于1953年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
授中国思想,一生出版30多本专书,他参与编撰的教材,至今仍是欧美大专生认识儒家文
化所必读。
20世纪,华人社会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的浪潮下,努力拥抱西方价值,摒弃儒学文化
的守旧、保守。狄百瑞却独排众议,主张儒学绝非现代化的阻碍,反而是东亚地区珍贵的
文化资本。
在“中国的自由传统”著作中,狄百瑞指出,中国缺乏西方意义下的“自由主义”,但并
非不重视自由,尤其在明代理学中,保存了许多自由倾向(liberal tendencies)的价值

狄百瑞指出,儒学传统使许多知识份子以“君子”自居,并以“先知的声音(prophetic
voice)”反抗滥用政治力量。
除了自由,中国也曾燃起民主的火苗。狄百瑞特别关注理学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其中主张提高宰相权力以制衡君主,并广设学校作为公论的管道,具备现代民主元素。
然而狄百瑞也批判,儒学传统并未将自由等概念转化为法律制度,保护基本的公民权益。
儒家君子不像西方的先知,没有上帝赋予的感召力,儒学也未具备西方教会般的权力。除
此之外,最关键的还是“君子”与人民脱节,着重与君王传达先知的讯息,社会影响有限

另外,狄百瑞也指出,儒家思想中的民主元素,和西方代议制度仍有根本的不同。黄宗羲
提倡“相权”,宰相却是由君王选派;“公论”也非人民的声音,而仅是士大夫之见。在
儒家观念中,人民的角色有限,各项作法并没具备民主的契约特性。
狄百瑞的汉学研究,是西方学子认识儒学的窗口,他所出版的“Sources of Chinese
Tradition”影响久远,陆续增订数次。狄百瑞还主持了哥伦比亚大学东方经典翻译计画
,翻译了150本以上的典籍。
狄百瑞主张透过不同文明的对话,解决世界的各种危机和乱局。唐奖基金会肯定他“对儒
学思想每有同情的理解与阐扬,也不乏诚恳的批评,功在国际儒学研究,可谓一代汉学巨
擘。”1050620
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606205007-1.aspx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