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有发现用RO水冲煮咖啡,风味会怪怪的,
在家就RO水过BWT滤水壶,在公司改用波尔水,就改善了,也没多想什么。
但是开始烘豆之后,发现有必要对客户说明为什么不要用RO水。
而且不能只是充满自信的一句“RO水不好”,因此规划此实验。
每一组的实验变因只有“水”,
第一组实验:使用V60-01树酯滤杯、10/15烘的亚妲玫 水洗。
20g粉(JS一圈)、注入滚水330g、3分钟滴完。
1.波尔水:TDS 1.24
2.RO水:TDS 1.23
(PS:萃取率EXT是透过咖啡液浓度TDS与液重,计算反推回去,
不能用在咖啡液兑水,因此本篇都直接用TDS,TDS越大表示咖啡越浓)
实验结果双方的TDS数值接近,这也打破我原本的认知。
因为我上次的实验结果是RO水萃取率会偏低 (下方连结是上次实验)。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80757219.A.C9D.html
但是双方TDS接近,也省去兑水调整TDS的麻烦,
因为两杯必须相同TDS下比较其风味才有意义。
结论,不论高温低温,波尔水那杯喝起来比较圆润连贯,
RO水那杯明显少了甜感,导致酸苦突出,喝完喉咙会留下苦尾。
第二组实验:使用Switch 03玻璃滤杯、10/15烘的百花艳 日晒。
20g粉(JS一圈)、注入滚水330g再下粉搅拌、3分钟开阀、5分钟滴完。
1.波尔水:TDS 1.36
2.RO水:TDS 1.30
波尔水那一壶倒出160g咖啡液加入5g波尔水,调整成TDS 1.30。
这一锅打样的百花艳烘的有点过头,导致出现焦苦味。
波尔水那一杯的风味比较丰富,但是有苦尾。
RO水那一杯则是风味比较呆版,但是比较不苦。
一直以来尽量避免在板上描述风味,因为风味很主观,不好讨论。
但是这种两杯直接PK的测试,就比较容易比较出差异。
实验也很容易在现,家里有RO水的朋友可以试试看。
可能有人会认为两杯的冲煮手法上还是会有落差,先冲的会先降温。
但是“水”造成的差异,是满显著的。
刚好上周Icta大po了“咖啡萃取:风味的复杂协同系统”这篇文章,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696681407.A.065.html
里面提到某些物质虽然无色无味,却会影响风味。
受惠于Icta大的文章启发,加上做RO水萃取实验的思考,
小弟大胆提出以下的假设:
“萃取,除了萃取率以外,还有一项"萃取能力"必须被考虑”
请参考下示意图说明,
https://imgur.com/ullnTId.jpg
图中左边座标中,当TDS 0.5时,表示萃取出SetA的组合成分,
SetA中包含5颗红色的酸味物质、5颗蓝色的苦味物质、6颗灰色的甜感物质。
此处的酸味物质,不只是限定该物质本身是酸味,
也有可能如Icta大文章中提到的,能增加酸味感知的化合物。
另外,图中的画斜线的颗粒,表示该物质具有光学可视性。
也就是画斜线的颗粒,才会影响TDS的量测数值,没画斜线的量不到。
当浓度TDS由0.5增加为1时,咖啡液中的SetA增加为两倍。
也就是此时有10颗红色的酸、10颗蓝色的苦、12颗灰色的甜。
TDS为1.5时,则为SetA*3倍。
https://imgur.com/ullnTId.jpg
图中右边座标,则是示意了与上述SetA不同的另一种“萃取能力”SetB,
在TDS 0.5时,SetB包含5颗红色酸味、3颗蓝色苦味、4颗灰色甜感。
而SetB的可视性颗粒数量刚好与SetA相同,都是7颗。
因此当可视性颗粒的数量7的时候,TDS量测出来是0.5。
可视性颗粒的数量是14的时候,TDS量测值为1。
以上使用了大量的简化与假设,但是逻辑上应该是通顺。
“萃取能力”可以解释为什么使用RO水与波尔水冲煮的咖啡,
虽然调整成相同TDS,但是喝起来风味差异这么大。
PS:补充,由于组成不同,TDS的数值只在同一个组成比较有意义。
也就是说,一样是SetA,我们可以说TDS 1的浓度是TDS 0.5的两倍,
但是SetA的TDS 1与SetB的TDS 1,只能代表他们可视性颗粒的数量相同而已。
最后,延伸讨论哪些冲煮条件会影响“萃取能力”?
也就是能让SetA变成SetB甚至SetC,而非只是单纯影响浓度TDS。
1.水质
2.水温:低温冲煮,某些成份应该会萃不出来。
3.冲煮方式:手冲、浸泡、虹吸,不过这一点可能与水温有关。
4.滤杯材质:金属、陶瓷、玻璃会吸热,造成水温下降。
哪些冲煮条件不会影响萃取能力,也就是只是TDS不同,在SetA的那条线上移动。
1.时间
2.手法:搅拌、spin等
3.粉径:豆子里面的成分是固定的
4.滤杯形状:流速对于成分的影响应该是微乎其微
以上,如果您有做实验,发现RO水冲煮比波尔水好喝的案例,
也请跟我分享,或许有某些烘豆手法或焙度,比较适合RO水,就满值得再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