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思索味道
这个东西可否量化。
究竟所谓的这咖啡真好喝啊,
到底是多好喝,
而且每人的味觉都不同,
是否能用科学的方式来定义。
当然很多文字可以描述味觉,但是文字不是科学界会用的量化指标。
为什么要谈到这边呢?
因为我如果要用机器
取代冠军比赛的选手
(除了台上解说的部分)
一定要先知道这些参数,
市场上有号称很厉害的机器,
但是应该都还
比不上所谓的冠军选手的手艺吧?
所以这边的好奇就是,
我们能否量化我们
认为好喝的咖啡参数?
如果可以->
那应该就可以设计出一台可以取代冠军选手的手艺,甚至还可以随时转换不同选手的手艺,只要有量化的参数。
这样做的意义何在?
纯粹科学化且真实的可以喝到真的咖啡冠军手艺的咖啡,而且有个客观的真实数据解释手上这杯是怎么的好喝,又怎么的不好喝。
我一直在反思,会不会根本没有
所谓好喝和不好喝,
纯粹就是名气光环,
包装质感,店铺气氛,
自我心灵感受,
和最后的面子虚荣感。
作者:
arlenyao (HIKARU)
2020-09-07 12:06:00我觉得可以目前市面上就有类似概念的咖啡机
口味这东西本来就因人而异这种纪录各个冠军参数的机器最终还是要搭配该参数的咖啡粉包结论变成特别贵但不用手动注水的滤挂
作者:
bbdog (.)
2020-09-07 12:36:00关键在感知器。没有能即时感知咖啡化学成份的感知器、AI 就像一个没有嗅觉跟味觉的人,只能瞎猜。
有啊... GEESAA 之后也想买一台来做QC粉包也是会衰退...所以很多变因
作者:
jakkx (风蓝)
2020-09-07 14:15:00三创就有了。也能点来喝。而问题去点一杯来喝就知道了。因为不是问跟名人冲出来相不相同
作者:
andy3020 (:+:One PEACE:+:)
2020-09-08 07:34:00问题是咖啡豆的风味会随不同烘焙批次、养豆时间和保存方式有所变化,很难用个参数就模拟冠军吧。我泡不同的豆子还会调整不同的磨豆粗细、滤杯、水温和流速,很难想像从磨豆到出杯的这个过程要怎么量化再用AI呈现@@
作者:
CJhang (Civil Jobs)
2020-09-08 09:43:00但是豆子的品质也是动态的变化 机器能随之调整吗?
市售的家用全自动咖啡机就有AI了 调整完豆子粗细、粉量以后,冲煮个几杯,机器就会自动调到最适当的萃取时间
作者:
bbdog (.)
2020-09-09 16:58:00没有能精确分析萃出物的化学成份的液体跟气体分析感知器、AI 在煮咖啡上一点用处也没!这个跟叫”瞎子开车”一样的无厘头!
作者:
qoopichu (非洲边缘鲁蛇)
2020-09-10 01:36:00煮一杯通一次column啊,不够准还可以拿去跑HPLC
作者:
asrun (给自己时间)
2020-09-11 18:13:00有喔,有咖啡主打AI手冲。我是觉得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