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puff (酒窝)》之铭言:
: ※ 引述《GSXSP (Gloria)》之铭言:
: 言语有限,我尽量试着说明我的看法。
: 祷告的功课学的好,绝对可以更认识神,了解神的旨意,并且帮助我们生命成熟。 但这里所说的“祷告的功课”,不重在技术,而在于祷告的人,与祷告的生活。 如之前所述,与主联合是一种生活,时时操练活在灵中。 而不是要祷告了,才来临时抱主脚一下。 如果注意一下,召会倪李二位弟兄论到祷告、读经、服事等事项时,往往都是先说到正确的人,最后才谈方法、技术。
: 祷告的功课学得好,是否可以提高祷告成功率?若是按照最高的标准,与主是一,在主的祷告中来祷告,我想是可以的。不过是不是可以那么直观的看出来,我是怀疑的。有时藉著祷告,我们认识了神的旨意与我们原初的愿望不同,我们学习顺服神的旨意,如同主所说:“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请问这样的祷告算不算成功?主在马太26章的祷告算不算成功?前半段“叫这杯离开我”没成功,后半段“只要照你的意思”成功了。这要怎么看呢?
: 另外,神有祂的时间。有时候我们祷告的,的确感觉主应许成就,可是不见得是马上成就,还需要时间等候。这样的祷告算不算成功?我相信犹太人在复国前一直有为复国祷告,这样的祷告算不算成功?之前几千年祷告的犹太人知道这祷告成功吗?这都是我怀疑的。所以,我不赞成用祷告成不成功来反推祷告学得好不好,或生命有没有成熟。
: 最后用个逻辑学上的例子来说明。我吃了一个便当,就吃饱了。但可以反推吃饱了就一定是吃一个便当吗?我今天可能吃麦当劳呀!所以我不赞成可以反推回去喔!
上面说人祷告是为了学习与主为一、学习认识神、学习了解神的旨意等等,我觉得很有趣
。尤其说了,与主是一,在主里祷告,是可以提高祷告成功率的。我来解读一下,这段话
在逻辑上,即假设祷告内容与主的意思一致,则祷告必成;反之,则是,如祷告不成,就
是祷告内容与主的意志不同一。因此我个人看来,即主不想要,你求也没用;主若要如此
行,祷告的行为差不多也就是脱裤子放屁。
但是,如果学习祷告就可以更认识神,使自身的祷告内容与神的意志一致,我个人觉得那
倒是不需要透过什么学习祷告。读圣经即可、读佛陀的故事、读坊间印行的善书了解诸恶
莫作诸善奉行、读二十四孝、去读申辩篇也可以。总之一个人祷告,连自己当求什么该求
什么都不知道,整天做一些只会被打枪的要求,那不是很奇怪把神当成多拉a梦了吗?如
今提倡学习祷告,整天没事的在那以假借认识神之名乱行祷告吵神之实,不怕惹神讨厌?
而且“透过学习祷告去认识神”,感觉这句充满主观臆测的话语很没有根据,我很难理解
这是如何可能的,难道是透过被打枪的经验累积对神的口味的熟悉度吗?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02 14:02:00萨德兄攻的就是我认为pin兄讲法留的尾巴,应该要强调祷告就是彻底的内在或者与神关系的增进过程,至于什么外在成就或不成就根本不是重点,而只是过程的环节之一而已。成就了有生命的学习、不成就也有生命的学习。外在的成就不成就是Avon的议题;内在的过程则是Pesha。外在的Avon需要处理,但必须从内在Pesha出发来走“窄门”之路--处理Hata(Cheit)。现代的民主政治,是把Avon限定在程序正义的法治基础上;而本板最坚持程序正义的是uka,或许正如板上反文化派之前说的,外邦人比基督徒更重视也更有能力处理外在的公义与成就等等议题;不过怎么想总是不太对劲....“八福”不应是基督徒弃守“外在”的失败主义或借口。“八福”讲的是信徒对于外在公义及成就追求时的普遍失败,以及上帝对这些明知失败/窄门,仍愿前仆后继的门徒的喜爱与肯定(称他们是幸福的)。故可以看出外在公义及成就并不是基督门徒不应该在乎的部份,只是一切追求的成败过程都化为生命的养分。或许这也就是pin不愿割舍这个“尾巴”的缘故吧--内在生命的追求,必定与外在成就有直接连结。只是内在价值观的不同,会造成追求的外在成就之目标的不同。故内在-外在并非割裂,或者只能选择其一的。祷告/信心必成就,是在于天国。
作者: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02 18:53:00补经文: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3)
作者:
wyytwo (平安喜乐)
2016-08-02 19:13:00出发点不对 一切都不对孩子 读圣经吧单单寻求主耶稣 转向他 跟祂述说你的想法 不隐藏不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