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清朝的杨伦所编的“杜诗镜铨”把这首诗编在卷三,
大约是杜甫于唐玄宗天宝至唐肃宗至德年间写作的作品。
依其内容,大概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描写战争后的作品。
我很喜欢这首诗的情景交融。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这首诗的开头就不同凡响,塑造很大的对比,让人震撼:
“国”是文明、“山河”是自然。
文明的建立是许多人共同经过长时间努力的成果,
但是,在灾难之后,却这么轻巧的就破灭了。
然而山川,并不是因为人而存在,
在这灾难之后却依旧存在。
不仅如此,在人无力维持文明的时候,
自然规律仍然随着时间运行,显得更加无情。
在生意盎然的春天,草木依旧生长,
然而城里的人大概也已无力去修剪这些草木了,
只能让这个城更像是一座废墟。
萧条,这就是文明在大自然前的不堪一击。
在气势宏大的两句之后,
接着是两句极为细腻的描写: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每次读这两句,我都觉得非常有味道,
而且愈是沉吟玩味、就愈令人喜爱。
这两句似乎可以作两种不同的解释,
两个解释都很有意思: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
春天仍然是有花的。
在战争后,人见到花,想到以往的繁华,
对比今日的萧条,难过而落泪;
在萧条有如废墟的城里,
人烟稀少,周遭寂寥,
突然飞出的鸟儿作出的声响,
也足以让人吓一跳。
──这是写人。
另一个似乎也通的解释是:
在春雨后,花上沾了水滴,
看起来仿佛是流泪的美人,
正在为这乱离的时局感到难过。
鸟儿,总是警觉著,人们一旦接近,
立时就飞走了,
像是惊魂未定的“惊弓之鸟”似的。
──这是写物。
这两种解释,哪一种才“对”呢?
我觉得不妨把这两句诗当作双关,
主词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默默地把物与我交融得了无痕迹,
这才是杜甫的功力。
在巧夺天工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之后,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却是人情的最直接却也最深刻的描写。
在杜诗镜铨里,另收录有“得舍弟消息二首”,
或许“家书抵万金”也是实写杜甫自身的喜悦。
悲与喜,两者交融之后,
杜甫写道“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动作显得有些滑稽,
然而却可以显现杜甫不是做作的人,
他也不避讳表达他最真的感情。
杜甫不是宋朝诗人,
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
喜就喜、悲就悲。
这首诗,先是大悲,之后又大喜,
本身情绪就是无法调和。
既无法调和,
就忠实把这种让人不知该如何反应的情绪呈现出来吧!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就是杜甫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