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关于“语”“文”的问题

楼主: saram (saram)   2014-05-07 16:11:26
※ 引述《cyberwalker (dahai)》之铭言:
: 长期以来很多人都在讨论闽南语有没有文字的问题
方言文是很少出现在古代书籍里.
也可说上古来没有一种汉方言拥有自属的文字.(语与字契合)
直到明清时出现大量小说白话文, 是以北方方言为体.
: 我自己根据观察提出问题与假设
: 汉语文自古是不是“语”“文”分离的?
: 会强调一音一字似乎是受到西方语言学的影响?
: 书写这件事在我们的古代是不是一件高成本的事情
在毛笔时代前"写字"是一件吃力的事, 孔子都述而不作.
其实有文字前, 语是单纯的独立存在. 语本来跟文(或图
腾)就是分离的. 语的内涵藉着人的口颂记忆, 传承到下
代, 最早印度的佛典也靠前人的叙述而开始了记录.
: 所以才会演化出文言文这种脱离口语的文字
: 于是长期下来我们的“语”跟“文”就脱勾了
中文并非拼音文字. 所以书写时不必要跟自己口语
契合如英语. 这区的汉人写的文字到了另一地读者所
发的语音跟原作者不必要完全一样, 他只是认字辨义.
中国方言差异太大, 只好以字为标准, 不以语为标准.
譬如闽南语"头家", 写出来让北方人看不懂.
北方人写"掌柜", 南方人也不理解.
文言曰:"主人", 南北读书人能会意.
('主人'在韩语中也是老板)
使文言文成为汉族甚至是境内少数民族通用文体.
: 然而一定要把语文有所对应吗?
: 自然的屏障使得各地有不同的语言
: 语言的多样性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 会想要同一文字或语言似乎是为了政治方便?
应该说是教育与知识传递的省本, 不必为了各地方言
而各别造字与文体, 不止是统治天下的考量.
各汉方言区的读书人, 共同使用并维护文言文, 各方言
区的地位并没有谁高谁低的问题.
: 但是换来文化多样性的被抹煞?
语言文化存在语言中, 并非一定要存在文字中.
古代大多数的人民是不识字的. 搬弄文字的是知识份子.
写得再美好, 草民还是看不懂.
: 收集的资料还不够多,但是有兴趣继续找下去
: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