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版:http://gimifa.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7.html
来广东前才听闻广州已经下了快一整个月的暴雨,心想不知道广州现在的天气是如何,从
桂林坐了一夜的硬座火车终于到了广州,出了火车站就是人潮汹涌,城市里高楼大厦并列
,不愧是一级城市的广州,果然是一个都市丛林的氛围。进了地铁站就开始看到许多的黑
人穿梭在站中,广州是中国黑人最密集的地区,是中国与非洲国家友好的见证,为了加深
两国的友谊,广州松绑很多对黑人的工作和求学上的规定,所以在广州的街上看到许多黑
人是很稀松平常的事,他们主要聚集在小北、广州地铁站的附近,这儿也就是俗称的黑人
区。
红砖厂是广州的文艺特区,由废弃的生产车间改造而成,类似于北京的798、上海的1933
老场坊,如果用台湾的来比拟,就类似台北的松山菸厂、高雄的驳二特区,是一个结合创
意时尚的文艺特区。我来到这里时,园区的游客并不多,可能是这几天的暴雨让大家都不
想出门,园区内有定时的展览供游客免费参观,亦有很有特色的公共艺术吸引游客的眼球
,逛累了能随意走进一家咖啡厅听音乐或看本书,稍微休憩一下,耍一下小清新。感觉红
砖厂和台湾知名的文艺特区,并没什么差异,有展览,有咖啡厅,有文艺品小店,周末再
有个艺术家市集之类的,这些好像都已是现代化文艺特区所需具备的元素。
沙面是19世纪的英法租界的所在地,有150多座的欧洲风格建筑在此伫立,有新巴洛克式
、仿哥德式、新古典是以及中西合并的风格,路边有很多的咖啡厅、餐厅以及酒吧,俨然
就是一座欧洲小城。沙面代表的是殖民统治的历史,过去中国的辛酸血泪史,如今却成为
一个人们踏青休憩的好去所,特色建筑物在里头有很多,如沙面大街2-6号的楼房,俗称"
红楼",红砖砌成,南北两面有尖塔阁楼,呈现19世纪的英国浪漫主义建筑风格;露得天
主教圣母堂是沙面唯一的教堂,门口仿哥德式的尖塔设计,蛋黄色与乳白色漆成的教堂外
墙,更添一种浪漫恬雅的风情,也是来沙面拍婚纱必选的景点。走在路上,不时就会有新
人浓情蜜意地穿着西装婚纱对着镜头摆出风情万种的表情动作,时著羡煞不少路旁的行人
。
漫步在细雨的街道,不知不觉我竟然走进了文化公园附近的电子大批发市场,这里是跑单
帮老板的最爱,里头的3C周边商品价格也是便宜吓死人,看到批货的价格,我就知道自己
平常被这些中间商拨削了多少钱,真的是恨得他们牙痒痒的。商品种类很多元化,也会顺
应时代潮流,把商品做适当的变化,像五月底就遇到世界杯即将开打的热潮,店家纷纷在
大举促销有关世界杯概念的3C周边商品,不愧是广东最多山寨货聚集之地,应对潮流之迅
速,前所未见。
接着我坐着公共汽车来到了小北地铁站附近的黑人区,之前有看过杂志报导过黑人区的现况,
对于黑人聚集在这一特定区域感到相当特别,来广州就特地绕来这里一瞧黑人们在这儿的
生活概况,虽然我这一逛只有两个多小时,对于深入了解他们还天差地远,不过行动就是
认识的开始,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黑人区的黑人主要是从事中国和非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
,时常会看到黑人批著一大箱一大箱的货物在街道上穿梭,彼此间的贫富差距也很明显,
有钱的黑人用iPhone,戴名表,穿着相当得体时尚;不有钱的还在用智障型手机,穿着拖
鞋在街上焦头烂尔的找商机,这里是他们远渡重洋来中国打拼的见证,虽然很多中国人不
欢迎他们,认为黑人区的存在是广州的治安死角,为何不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他们也是
来追求更好的生活,彼此间的社会文化存在冲突是难免,但找到能够彼此和谐共存的方法
才是更切实际。
夜晚,我来到广州塔,高度有600米(建筑物高度450米,天线杆高度150米),是中国目前
的第一高塔,也是广州城市的地标名片。它有个世俗的称号"小蛮腰",因为整座塔呈现上
下圆润,中间纤细的建筑风格。塔上的LED灯会不断地变换色彩,光彩耀人,吸引了许多
游客的注目。广州塔隔着珠江与海心沙岛对望,吸引了许多看夜景的游客聚集在此,一睹
珠江最美的城市风光,虽然我觉得珠江的夜景和上海外滩的夜景完全是差了一个档次,不
过其他的游客依然玩得很尽兴。结束了匆忙的广州行,我要赶往著名的侨乡-开平,找寻
深藏在田野间碉楼的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