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张家界游记【五】凤凰-北门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4-08-15 12:34:11
~※ 凤凰-北门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26298883
离开“古城博物馆”,大伙在小巷内继续穿绕。楼房看似简朴,但偶有外探
顶阁缀著折曲栏栅,与另侧绿树枝枒交互搭生。当立于其下,仰首窥天,窄弄虽
狭密,却也勾描成谷崖,似乎接着便有鸟鸣轻声婉转,引来山岚徐徐。
几番弯拐,巷弄接上沿着城墙的环道,不远处是古城北门,尖翘屋簷如飞发
,积著风霜,赭红砖墙似盔袍,残著伤痕。城墙不算高,我踏着矮阶上去,墙旁
另有架高戍卫步道,不少游人在此闲踱,一边是城区排列紧密的商家,另一侧,
透过垛口,便是江岸景致秀丽开展。
沱江如长带横过,昨晚似墨龙映星,这会儿在深碧中透著天色的苍茫,慵懒
拂过对岸起伏丘陵。织着绿意的坡顶缀上几点寺塔,而在陵江之间的便是稠密楼
宅,黑簷叠层错接,其间点抹著木色,有些因古旧而深暗,有些因新妆而浅亮。
于是棕褐交染挥洒,不需明艳绯色金灿,也是幅清朗画卷,舒延至远山。
倚墙怔望须臾,领队又招着我们钻入不远处小巷,这儿有另处古宅,是熊希
龄故居之地。这位先生曾参与民初几番权力交替,于党于政都担任过要职,不过
后来大概参透政坛起伏无常,转而投身慈善与教育事业。巷口处被布满帆布围篱
的工地弄得零乱,看标示将会扩建成“熊希龄展馆”,只是届时那簇新模样不知
会否便失了原味。
而后方老宅相较适才探访过的“沈从文故居”,似又更残破了些,由中庭望
去,不太大的四合院里门墙相当平实,踏进屋里,也是一色毫无雕饰的桌几,卧
床为淡素的墨架白帘,之后是积著沙尘的灶舍,可想而知,大伙随意瞥瞥就转出
了。很令我好奇的是,资料上熊先生为清末官宦世家,似不该清寒若此,还是那
只为时年转换的沧桑?
逛过城区内几个标志性历史宅邸,我们又绕回北门,不过这次是穿过城门,
贴近沱江江畔。远处可见昨晚赏望夜景的大桥,之间为跨越长河、架高成阁的石
拱,而近处还另有捷径供游人穿渡。一道是简易木板、贴河搭接,另一则为有趣
跳岩。间隔适当距离之石桩,看似有失足落水风险,但其实不需啥草上飞、一苇
渡江的轻身功夫,只要胆大心细、落稳脚步,还是能惬意点踏而过。
不过既有老父老母为伴,还是走比较稳妥的木板桥。然行着行着,顿觉在来
往游客如此密集情况下,原本的摩肩擦踵,随时会转变成不知从何袭来的肘击臀
撞,然后就发现自己乘滔滔流水,遍览洞庭湖色,而后啜饮长江水,挥别上海明
珠。
好在本人马步够稳,在等待空档拍照之余,还不忘眼观四方,以柔劲化解触
身刚力,平安抵踏对岸。这侧的建筑看来因应观光都改建为酒吧,成串的大红灯
笼高挂,但也无过分俗气,衬著木作工艺的拼贴,很引人驻足端详。
由此有石梯小路没入屋舍之后,不过也无暇随意溜进探访,抓着时间窥看一
番又得回头集合了,而这次说什么也要挑战跳岩。石墩呈双排,有高低之别,看
似方便双向来去,但总有停下脚步拍照的旅客,逼得后方不耐之人施展纵跃功夫
。望着望着,顿觉大可改成梅花桩,迫人运使七星步,甚或设下浮石鱼目混珠,
让气运不佳者落水与鱼同乐。但想想还是算了,搞得如此哄闹只会变调此处古拙
的河岸风光。
若可,宁愿它少些名气,少点人影喧声,让江水静静流淌,抚触城砖的岁月
颓残,洗净屋脚的尘世沉疴,而后轻缓荡入山峦,没于天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