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转录] 下流社会:抖音、西虹市、延禧攻略与中

楼主: vikk33 (陈V)   2018-08-31 16:56:45
※ [本文转录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RYFjvrQ ]
作者: vikk33 (陈V) 看板: HatePolitics
标题: [转录] 下流社会:抖音、西虹市、延禧攻略与中
时间: Fri Aug 31 16:25:25 2018
1.转录标题︰
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请写名称
下流社会:抖音、西虹市、延禧攻略与中产崩盘!
1.转录网址︰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www.huxiu.com/article/259185.html
2.转录来源︰
※超过一行请缩址,若为 他板文章可免填※
虎嗅
最原始为wexinA股那点事(ID:wulikanhua1248) 已被下架
3.转录内容︰
※请完整转载原文 请勿修改内文与编排※
你看《延禧攻略》了吗?你属于下流阶层吗?
日本文化研究所的三浦展在《下流社会》这本书中抛出一个惊动整个日本乃至整个世界的
概念。
他说,随着两极分化倾向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形成一个极广泛的“下流社会”阶
层。
当然,这个“下流”并非指社会底层,而是指中产阶级的居下游者。
这些人的下流并不是道德方面的下流或者是收入的低下,而是人际沟通能力、生活能力、
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的低下。
也就是说,所谓的上流与下流,主要是由人生热情的高低来界定的。
在日本下流群体中,松松垮垮照样能够生活,努力工作的人却可能会被讥讽为傻瓜,因此
,便有越来越多的人松松垮垮地生活着。
01
时间回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地价可以一年翻一倍,100平方米的房子可以卖100万美金

资产大量聚集,日本全世界到处购入债券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日本女人们全世界疯狂抢购奢侈品,日本男人们大肆的增值自己的资产。导致了日本国内
一直以来庞大的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
然而90年代的日本经济泡沫破裂,人们的资产大量缩水。
加之如今的年轻人,形成了日本一个新的社会力量,下流社会因此迅速扩张并且只会越来
越庞大。
如今,下流社会中的很多年轻人,年薪不到自己年龄的10倍(比如20岁的年轻人,年薪应
该是200万,折合14万人民币),都喜欢独处,喜欢自由职业,男的喜欢自顾自的窝在家
里玩电脑,女的喜欢穿的标新立异,存款不到150万(折合人民币10万多一点),平时喜
欢在家里看书看碟听音乐玩游戏,喜欢自由懒散的感觉,对未来的生活没有信心,没有保
障。
三浦展所描绘的“下流男”有着3P的特征,分别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
手机(Pager)和掌上游戏机(Play Station);而“下流女”则喜欢唱唱跳跳。
02
按照这样的特征来比照,我们会发现,中国当下的情况与老三同志所说的下流社会的状况
,有着太多的相似点。
在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后,中国经济告别了过去三十年的高速增长。
尤其是2015年以来,实体经济大萧条,整体经济下行明显。
除了媒体一味自欺欺人的唱高调之外,几乎绝大部分行业和绝大多数居民都已经切身地感
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压力。
房地产泡沫、中美贸易战、金融去杠杆……
影响最大的不是富裕阶层,因为他们自有辗转腾挪的办法;也不是穷人阶层,因为他们压
根就没办法;而是所谓的中产以及年轻人,房子车子票子老子孩子……
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尤其容易滋生上升无望的情绪。
社会上升通道越来越窄,相反下沉的拉力愈来愈大,经济高速成长期出生的所谓中产阶层
,眼下正出现上流与下流的两极分化。但由中流上升为上流的实属凤毛麟角,而由中流跌
入下流的却大有人在。
这不但是十几年前日本的状况,同样是当下中国的状况:中产阶级正面临着崩盘的巨大危
机,这一群体将会日渐消失,社会出现“上流”和“下流”两极分化的趋势。
同时,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地加入“下流社会”。
当然,年轻人的下流与中产阶层的下流原因还有所不同,现在25-30岁的一代人在少年时
代物质生活过于丰富了,踏上社会后唯一感觉是失落,于是逐渐丧失了工作热情和人生斗
志。
03
当然,下流社会也不全是问题和弊端,与之相伴生的其实还有文化娱乐行业的繁荣。
恰恰就是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日本的次文化快速发达起来,最典型是在1980-2000年之间
,日本的动漫产业迅速跃居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新兴产业。
此外,也恰恰是在这一时期,日本的次文化异常活跃热起来,这使得中产下层和年轻人群
体即使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上也依然可以活得很好,他们有网络,有华丽丽的发达
的ACG文化,有全亚洲几乎最成功的音乐,还有让全世界大叔们取之若鹜的出口产品……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口红效应”。
“口红效应”是指因经济萧条而导致口红热卖的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
爱趋势”。
在美国,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这是因为,在美国,人们认
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奢侈品,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
,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奢侈品。
在中国国内,“口红效应”一词的走红,源自中国电影行业逆势上扬的一场讨论。
世界经济金融危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那时几乎所有的行
业都沉寂趋冷,好莱坞的电影却乘势腾飞,热闹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给观众带来欢乐和希
望,还让秀兰·邓波儿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
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生活压力会增加,沉重的生活总是需要轻松的东西来让自己放松一下
,所以电影等娱乐市场消费不是很贵的生意会比较好些。
04
在一定程度上,这或许能解释近两年中国电影票房无论是单片还是总量能够屡创新高的原
因:经济下行周期一方面导致人们消费信心不足,另一方面释放了很多劳动力和闲暇时间
,二者相辅相成,花几十块钱的小钱来消遣一下闲暇的时间。
那么同样的道理,足不出户,一分钱不花,刷刷抖音猎猎奇找找刺激不也挺好?花个十几
块钱拼个多多不也挺好?买个爱奇艺会员“延禧攻略”一下不也挺好?
尤其是《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和《延禧攻略》的大火,除了大家分析的冠冕堂皇
的那些原因之外,非常重要的就是近几年经济萧条所导致下流群体的压力释放。
说白了,这些内容怎么就看着这么爽!很爽!非常爽!简直爽歪歪了!
电影的黑色幽默带来肆无忌惮的爆笑、影评内外夹杂着对现实社会的针砭时弊、上升无望
的沮丧情绪消失在自己摇身一变成为首富的意淫中、生活与工作的不如意则在升级打怪口
无遮拦的爽文模式下消解了……
是的,下流群体所处的天下比以往更复杂,大家要一直均衡来自家庭、职场、社会的多重
利益,在这一历程中,未免会挫败、苍茫,甚至想要放弃。
每当这时,她们都需要一个暂时回避和放松的渠道,只要娱乐才能满足他们这一诉求:
40分钟也好,两个小时也罢,大家沉浸在空幻的想像中,不论是享受一段美妙的爱情,还
是“手撕”仇敌,不论是愤青一下,还是YY一下,都能让多巴胺快速分泌,舒缓心头的郁
结之气。
05
有文章在评价《延禧攻略》的爽文模式时,这样总结道:
爽文模式的广大市场,在于其完美契合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高语境文化、差序格局下的
人际交往总是费神费力,使人不堪其扰,而直来直去、君子报仇一秒不等的爽文情节则让
人神清气爽。
它也满足了有限资源条件下,人们对自我目标实现的期望: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成真的愿望
,不妨投射到大众文化作品中。
观众从影视作品中获得快感,必定会对剧中人物产生了深深的认同感,看着逐渐走出狭小
生存空间的女主,自己何尝不得到了一种情感补偿呢?
毕竟,成年人这么辛苦,劳累一天以后,逻辑和历史最好退散一边,没有什么比安安静静
看魏姐让坏人出丑、领便当下线更解压的了。
解压当然没问题,观众纷纷表示:“怒刷一夜,就一个大写的爽,感觉整个天下都美妙了
。”
但是当自嗨与群嗨分泌的多巴胺退去之后,我们还是要重新面对这样一个冷冰冰的现实:
人生哪里有什么躺赢,哪里有什么轻松升级,哪里有什么一夜暴富,哪里有什么随随便便
的成功。
经济萧条的大背景下,下流风险最大的就是所谓中产和年轻人。而这些人的笑点、泪点、
痛点、爽点,都被另外一个群体拿去变现了。
06
当下的中国社会,从上往下、从外往里看,景色迷人,莺歌燕舞,如日中天,风景这边独
好。
从下往上、从里至外看,破坏与堕落百出,危机与混乱并存,山雨欲来风满楼。当一个新
的社会阶层——下流社会——选择不再坚守信念时,当底层青年上升没有空间时,娱乐至
死与信仰沦陷真得挡不住吗?
当一个社会,上层在逃离、中层在下流、底层在沦陷的时候,刷刷抖音、看看电影、玩玩
攻略可不就真的变成了“奶头乐”吗?
而自甘下流的人,其实根本懒得去想这个问题,他们只会毫不犹豫地问:这样不是挺好吗

4.附注、心得、想法︰
说对岸都是狼性的9.2又没声音了...
作者: tony121010 (我是来乱的)   2017-08-31 16:33:00
我不看支那剧,但这篇也太扯了
作者: henryliao (henry)   2017-08-31 16:39:00
怎么觉得这篇在讽刺台湾某个教团
作者: kazekaze (原點 *黃涓凰)   2017-08-31 16:55:00
这篇脑洞开很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