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兴看到Z大在讨论之后,将他个人的观点做了更完整的补述,
整个立论就更清楚了,这样讨论时针对彼此意见的差异可以更聚焦。
我能理解Z大的逻辑为何是这样的结果,
在此,请容我提供一点想法,让大家可以多一点角度思维。
不好意思,大家再忍耐我废话一下(是的此篇还是文长),
如果不能忍耐就请您略过此文。
※ 引述《ZOE0531 (ZOE)》之铭言:
: 对于原文有些讲不详尽的地方,按几点解释一下:
: 1. 原文中所提及的''男人'',是指社会性别。
: 也就是说必须符合社会期待的男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男人,例如男人应该拥有坚强、勇敢
: 的阳刚气质。像剧中由相对具有阳刚气质的郡主来嘲笑不具有阳刚气质的大楚亲王,女人
: 都上战场打战了,身为男人却没有男人的样子,是一种规训,而非打脸。“难不成都在家
: 里绣花吗?”在对话中的语意对绣花是带有贬抑的,让人觉得绣花是在家闲闲没事做用来
: 打发时间的消遣事。
: 用绣花一词来攻击对方,不就是一种对绣花的轻视吗? 而在社会期待中,男人上战场打战
: ,女人在家绣花(请注意是社会期待,因为此对话代表众人认为亲王应该要会上战场打战
: ,瑯琊榜的价值观是跟社会期待相符合的,所以按此脉络继续讨论)。
: 简而言之,这段对话其实就是“你才像个女人呢!”来互相攻击彼此。这句话不论是由女
: 人嘴巴说出还是从男人嘴巴说出,都有贬抑意涵。
: 而郡主,不是个在家闲闲没事的女人,却像个男人上战场打战。在剧中郡主被众人所推崇
: 、称赞的也不是心细如发的洞察力,而是比男人还厉害的武功。郡主的确有心细如发的洞
: 察力,但是没有人因为这点称赞过她。她的地位是来自于可以镇守南方的武力,而武力的
: 确比较偏向阳刚气质。
: 因此才会在原文中打出''郡主、夏冬的受人景仰并非来自女性独有的优势,她们的好是因
: 为她们成为了男人''。
: 而这段话也的确说得不好,没有什么是女性独有的优势,我想表达的是阴柔气质,成为了
: 男人也不够精确,应该说像个社会期待的男人,文字不够周虑才会引起这么多误解,实在
: 很抱歉。
: 我不认同社会期待的价值观,所以我也不喜欢瑯琊榜里“应该要像个男人”的规训,还
: 有“你才像个女人呢!”的攻击。
我同意推文里stocksfor的看法,这样的前提设定有些先入为主,
是先成立一个概念,然后再把元素填进去。
我们先谈,中国传统的概念里,社会性别的“男人”,只有阳刚吗?
或者该进一步说,只有在战场上打仗的那种阳刚,才算是“男人”吗?
那我想请问,中国政治上崇儒以来,儒家对“君子”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战场上打仗/有武力优势的男人才算社会性别上的男人”,
那这部戏里有一半以上的男人都不算男人了,
包括沈追、蔡荃、言阙等等文臣都不算男人,可是作者贬抑了他们了吗?
不但没有,我们可以发现,
作者对于这些更符合儒家文化中“君子”形象的男人们,
比起单纯符合阳刚的武夫(如戚猛),有了更多的赞扬,
先前在“崇武贬谋”回应文中的举例和说明,说得够多了,在此略过。
所以,如果把这种“一部分男人可能具备的特质”放在霓凰和夏冬身上,
去证成她们的成功是因为具备阳刚的特性,
所以她们之所以成功,是符合社会性别的“男人”,
这样的逻辑,有极大的漏洞。
因为不管从传统中国社会、乃至《瑯琊榜》作者建构的社会,
“具武力的阳刚”都不是社会性别上认定男人的必要条件。
再来是“成功”的认定。
我并不认为,在《瑯琊榜》里,
只有像霓凰这样在传统男性领域成功的女性,才被认定为成功。
宫羽在音乐上的成就,得到爱好音乐的纪王和言豫津的认可,不算成功吗?
秦般若最后虽然输给梅长苏,但就连宗主大人对她的能力都颇为忌惮,
甚至对十三先生说道:
“秦般若聪明伶俐,心思细密,
只因为我在暗处,她在明处,才能在局势上压制住她,
日后,你们若要放消息给她,内容和时机,必须谨慎。”
梅长苏如此自负的人,对秦般若有这样的评价,难道不也算是成功?
更别论,在戏里她几乎可算是誉王谋士的第一人,
和太子斗了这么些年,她不成功吗?
如果后宫可以算上一种事业成就,
静妃娘娘不但有智计还有好医术、好手艺,不成功吗?
如果您认同她们是成功的,那请问这算是“阳刚”吗?
若不是“阳刚”也取得了“成功”,我们可以把她们剔除然后成立理论吗?
更别说夏冬,她受重视的并不是她的武功高,是她办案能力强,
只是恰巧她的武功也不算太弱,方便她在外查案不被暗算,
我不觉得她办案能力上的成功可以归类为“阳刚”。
所以,究竟是作者在一开始就认定:
“武力上成功的女人”=“阳刚”=“社会性别上的男人”
并据此推导出:“符合社会性别上的男人的女人,她的成功才会得到认可”
还是,作为读者的我们,
用先入为主的概念,拿某些角色的局部,去套我们的想法而证成理论?
因为光是这个论式的后半:
“阳刚”=“社会性别上的男人”在《瑯琊榜》的世界并不成立。
遑论这种阳刚是相对性,
要比气力,霓凰可能赢了多数女人,可比不过一大票男人,
任何性别在各种特质下都有优有劣,如此归类可能略有争议。
因此,给予这些性别框架的,究竟是作者,还是读者,大家可以好好想想。
至于金陵送别城门吵架那里,
吵架也该论前因后果来谈,如果只撷取一个词汇解读易断章取义。
前一篇文我提过前因后果,
在陵王一开始的用意,的确有意拿“绣花”来羞辱“穆小王爷”,
说他打仗给姊姊,他只好做原本姐姐应该做的事──绣花。
这的确是一个充满性别框架的调侃,
可是为什么我说由霓凰将“绣花”回敬给陵王是沙文主义打脸呢?
因为霓凰要提醒陵王的是:
“不打仗的男人不一定是在绣花,你自己不就是吗?难道你不是男人?”
陵王很快就发现自己的说法失言,于是面对之后穆青挑衅要他上战场,
很干脆地承认他不会上战场,如果他未反省,他怎么敢承认的如此轻松?
他的反省,正代表他理解了不该拿绣花和打仗去区分男女职责。
至于“绣花”真的是贬义吗?
至少,在Z大立论里,成为男人的霓凰和夏冬心中,可一点都没有贬的意思。
第十八集,霓凰和夏冬在房里,
拿着邸报的穆青跑进来开玩笑地问两人:“绣花呢?”
夏冬笑着回说:“我是学不会了,你姐姐还有可能。”
如果对这两个成为男人的女人来说这是贬义,哪来这么轻松调笑呢?
因为她们已经成为了男人,不应该再做女儿家的事不是吗?
再者,如果《瑯琊榜》中社会期待的价值观,真的是这么男尊女卑,
那么霓凰和夏冬坐上传统上男人的位子,她们是不会被认可成功的。
相反的,满社会的男性沙猪们只会认为她们抢了男人的饭碗,
会用各种不理性的方式贬低、斥责她们,让她们滚回闺房里,
更不用说会尊重她们的成功。
所以,一个“女人的成功被认可”是因她们成为了男人(或具备男性特质),
根本无法成立的,想想即便是现在社会,一些成功的女性,遭受多少批评?
不就是她们抢了那些男人们想坐的位子吗?
我也不认同社会期待的价值观,不喜欢“应该要像个男人/女人”的规训,
任性地说,我的朋友(谁谁谁?)都很清楚我超级讨厌这类“性别框架”,
我甚至可以坦白地说,跳出水就是不能忍受这种性别框架套在女性身上。
在我的感觉里,原作者海宴应该也是很讨厌这样的框架,
否则她就不会创造出这么多个超越性别框架存在的男女角色。
其实我们不注意时就会发生这种状况:
明明很讨厌某种东西,可是不自觉地把讨厌的东西放在别人身上评价,
不小心就抹去了别人的成就和价值,
我就时不时犯上这样的毛病,常常需要提醒再提醒自己。
: -
: 2.“感情用事”
: 这个词我也用得不够好,我想表达的是因“爱情”所造成的不理智,靖王跟蒙大统领与郡
: 主不同的是他们是因为“仁义”而冲动,因此表现出来的是他们两肋插刀、不顾自身的义
: 气。
: 而郡主的百般维护,以主观来说我看得是满烦躁的,为什么剧情要将郡主设定的这么烦躁
: ?为什么郡主不能以和缓的方式来提醒靖王失言?不就是因为“爱情”这个前提让郡主忍不
: 住,便是这个前提让梅长苏担心被识破,爱情在此时对梅长苏而言成为了羁绊。
: 而为什么一样是感情用事,靖王等人跟郡主有这么大的落差,便是因为情感不一样,瑯琊
: 榜很明显是将仁义摆在最高位的,并将爱情视为容易破坏大局的小情小爱。在剧中结尾,
: 童路因为爱上隽娘而误大局,于是成了战况惨烈的春猎谋逆中唯一死者(除了路人),而隽
: 娘也是因为爱情而坏了滑族复国的大志。
: 而林殊会成为梅长苏也是因为赤焰血案对七万军队的仁义,为了此份仁义、大局,他是无
: 顾与郡主的深情付出他的一切包括性命。(感情越深越能衬托林殊选择仁义的义重)
《瑯琊榜》戏里男人冲动“都”是为了情义、女人冲动“都”是为了爱情吗?
容我先好好想个三分钟。
先不讲个别的那些作为算不算冲动了。
如我前文,宗主为了霓凰冲动做了这样又那样的事,算不算为爱情冲动呢?
夏冬迫不及待要冲到天牢救宫羽,算不算为了情义冲动呢?
如果仔细算算,郡主对宗主还真不算是百般维护耶,
私下抱怨的我们就不要谈了,在人前维护的我们来算一算:
1.私炮房前大骂萧景琰。
2.宗主被皇帝老儿叫进宫,提议“剑指宫城”。(这算吗?)
至于猎宫吃醋那一个,我个人觉得那不算维护,算是他们在调情(殴飞),
吃这一套的觉得又酸又甜,不吃这套的也许觉得烦躁?
然后、然后……
劣者无能,我找不出来了怎么办。(烦躁抓头)
还是说,大家觉得郡主暗中帮忙宗主,也是令人很烦躁的百般维护呢?
比如:
1.调查内监被杀一事,去打听有关悬镜司调查进度,然后告知宗主。
2.苏宅装修完成宴客游戏,怕密道露馅跟在夏春师兄妹身边暗中注意。
3.离开京城前,把黄岗玉牌交给宗主,让他可以适时调用穆王府人员。
4.怕宗主需要帮忙,提议到卫陵守孝以便支援。
5.帮宗主窝藏卫峥。
6.应靖王调动,到猎宫救驾。
7.莅阳长公主呈上谢玉手书后,以林氏遗属的身分请求重审。
8.最后听宗主调派,回云南击退南楚。
坦白说,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女主角,居然可以从24集离开后到45集再登场,
一部54集的戏中间有20集消失,如果再扣掉回云南的19集到24再出现,
这个女主角有25集居然没有戏,我看没几部戏敢这样做,真的。
有人烦,也有不少人嫌太少了。
戏份这么少的女主要让人烦躁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 而梅长苏无顾郡主我并没有批判的意思,当然可以理解因为身体他实在没办法做到兼顾,
: 但是为什么郡主不能有除了梅长苏以外的可能,聂铎这个角色为什么要被删掉?
: 身边的男人一个接着一个就不能是用心至深的爱情了吗?
: 我认为即使郡主最后与聂铎在一起了,也丝毫不抹灭与林殊这段感情的真挚。
至于霓凰为什么不能有其他选择?一定要爱林殊爱到死?
没有不可以呀,至少原作者本来就没让霓凰这辈子只爱林殊,
只是很多板友已经说了,剧组考量多数观众的接受度,
这部戏如果没有女主角好像怪怪的,所以就安上一个最恰当的,
既然安上了,就把聂铎的戏删掉,毕竟这不是一部爱情肥皂剧,
实在没有太多的篇幅去演这三个人爱来又爱去的情节,删掉简单些。
我们不能说看到一个女人到死只爱一个男人,就去质问她:
“你为什么不再爱上另外一个男人?这又无损妳前一段感情!”
无损前一段感情,就代表她一定要开启下一段感情吗?
她就只爱一个男人呀,为什么不可以?
有谁规定只爱一个男人就是单向守贞呢?
: -
: 3.除了专一没有其他的可能
: 当然可以有人用尽他的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但是在瑯琊榜中,除了“用一辈子只爱一个人
: ”这个选项之外,剧中的女性(没有被黑掉的角色)有没有别的选择?答案是没有,完全没
: 有例外。
: 郡主、夏冬、宫羽、被强暴的莅阳长公主、爱着林燮的静妃、誉王的老婆
: 不论这个男人值不值得被爱,至始至终,忠贞不二。
: 这是巧合吗? 还是如何成为好女人的规训?
: 的确用一辈子只爱一个人是美丽的爱情故事,但每个女人都这么做就有点像是诅咒了。
感情专一的确是大多人认可的正理,所以多数女角是这样设定,
但这部戏里,真的不论男人如何烂,女人都爱到底吗?
这部戏的女性,并不存在“除了专一没有其他的可能”这种情况。
《瑯琊榜》里至少就有两个斩断情丝。
一个是莅阳长公主对南楚质子,她后来不爱他了,两不相干。
我甚至觉得,到最后,也许她无法对过去完全释怀,
她已经接受谢玉对她的爱,所以她愿意陪他一起去死,是夫妻之义使然。
另一个是夏江前妻寒夫人,她很干脆的带着儿子离开劈腿的丈夫。
里头男性专情的还少吗?
虽然谢玉对莅阳的作为恶心至极,但她对莅阳是专情的,
作为一品军侯,府第中只有莅阳一个妻子。
聂峰也专情、童路也专情、
言阙也专情(虽然他为了传宗接代娶妻生子还爱宸妃,对妻子理亏)、
林殊也非常非常地专情,他从年少看霓凰的眼神到成为梅长苏,都没有变过。
如此,我们还可以说作者让女子专情去成就男人吗?
这其实是男女双方都彼此尊重的价值观,
至少在戏里,对于劈腿的夏江,连言阙都出言指责他的不是。
: -
: 4.崇武贬谋
: 可以理解瑯琊榜想要塑造林殊此人的悲剧宿命,失去了武力固然可惜,但为什么要贬低自
: 己的智计,在林殊心里他不是只有五十分,他给自己打零分,他认为这些智计都只是搅弄
: 风云,而我的问题就是为什么林殊要这么看不起这些智计。
: 就因为这些智计不够光明磊落吗?但什么是光明正大、不造成伤害的智计?智计不就是掩饰
: 自己的真实目的,用各种手段混淆敌方,而努力获取我方最大利益吗?堂堂正正告诉敌人
: 你的策略怎么可能会成功?
: 而当有一方获得较多利益时,另一方也必然会造成伤害,凡事必有取舍,政策也必然会造
: 成一方得利、另一方损失,重点是能否对社会造成利大于弊的结果。
: 如剧中,梅长苏从太子、誉王、靖王、皇帝各种角度切入,并使计权衡各方势力,竟在不
: 知不觉间让靖王渐渐获得赏识,意外成为角逐帝位的有力人选。在过程中,也一并铲除各
: 地的奸官弊案,若林殊看不起这些智计,那什么才是林殊看得起的智计?我认为梅长苏的
: 智计已经是绝顶妙计了。
: 既然这些智计都是为了公利而非私欲,那怎么会是党争?党争应该是每个党都不以社会、
: 国家、百姓为优先考量,而是为党、为自身利益为优先考量,所有的党都成了国家的吸血
: 虫,造成朝廷的消耗跟损伤。
: 但梅长苏的智计并不是这样,虽然将才能运用在政策上直接影响百姓、社会是最好的选择
: 。但如同选举,若想要有力量影响政府的决策,甚至想成为政策的决策者,那就必须经过
: 选举(权谋)的过程,努力得到人民的支持(而在君王统治时代,便是要努力得到皇帝的支
: 持),难道也要将这种选举当成内斗吗?
: 而将有才能的人摆放到适合发挥的位置,这过程当然会需要时间、消耗资源、甚至造成政
: 策上的停摆,但这种对朝廷的消耗能跟党争对朝廷的消耗相提并论吗?
: 因此我认为林殊也还是可以上他喜欢上的战场、也可以一直哀哀叫自己身体很虚弱,但为
: 何要说搅弄风云? 悲剧难道不能只止在他即使平反赤焰一案,但仍无法撑住与靖王一起使
: 梁国壮大吗?他的悲剧不能只止在他失去了力量,只剩下智计吗?(请注意,是''剩下''智
: 计,而非因为失去了武力就完全否定自己,否定智计)
: 整整54集的瑯琊榜表现了绝妙、精彩的智略,为何要在最后让林殊说这一切不过只是在搅
: 弄风云? 而在靖王希望梅长苏可以恢复林殊的身分,他回“身为阴诡之士行阴诡之术、虽
: 是夺权利器却终非正途”,以及梅长苏不希望靖王知道他的身分,认为肮脏的事他自己做
: 就好。而每当他把话说到此时,大家可是一句话也回不出来,没有人劝阻他说只要能帮得
: 上国家、人民,即使是个谋士又如何,为何要将谋士看得这么低。
: 大家的心里是梅长苏虽然智计绝妙,但可惜只是位谋士。
: 搅弄、阴诡、肮脏都是贬意,即使是好谋士但仍是无法逃离对谋士的偏见。因此到最后林
: 殊还是无法认同梅长苏时,我认为是很可惜的。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FFBbpkPiUs
林殊给梅长苏打零分吗?
如果打零分,他就不会认为梅长苏完成阶段性的任务,
也就是说,他认为梅长苏就该做这些事情,虽然这些都是他不喜欢的。
他并没有否定梅长苏的价值,他否定的是他必须去做的那些事情。
梅长苏并没有看不起智计,而是我前面说的,“所用”何在。
我们可以说,如果他不使这些计,就不可能达到最后的理想,
这是为了达到光明中间必经的黑暗呀!这是代价,这些存在理所当然。
可是很遗憾,林殊的洁癖在于,在“理想”状况里这些黑暗都不该存在。
他的理想在哪里?
就是祈王当年,以皇长子的身分顺利掌政,朝堂内外一片清明。
他和他的父亲、和景琰,他们可以一起为了保卫国家对抗外侮。
如果当初是那样,就不需要现在朝内斗成这样,
他不需要去设那些兰园藏尸案、何文新杀人案、也不用来个朝堂论礼,
更不必伤害萧景睿,搞得他的表妹难产而死,他的表弟家破人亡。
他对于那个已经失去的,对他而言“完美”的过去异常执著,
这也造就他最后必定要走回林殊的结局,
因为他心心念念最大的愿望就是“我要回去!”
所以现在这些手段都是令他感到痛苦的“阴诡”、“肮脏”的“搅弄风云”,
他认可的智计该用在怎么利民利生,保家卫国,而不是夺取权位,
即使中间要走过血腥把小人们剔除,他都觉得恶心至极。
也因为这种洁癖,他希望留一个清明的名声给景琰的朝堂,
一个不若当年祈王完美,但相对他可以接受的清明,
所以梅长苏不可以站在萧景琰的朝堂之上,
因为他和这些黑暗已经挂了勾抹不去。
: -
: 最后如cashko大所说,原文包含以上文字都是对于改编者的疑问,并非是对剧中角色的
: 质疑,而且我没有读过小说,只能单就戏剧来讨论。另外我的想法也跟erty大一样,只是
: 单纯提出我的观点,并没有想要说服谁,此篇只是解释原文未讲清楚的部分,因此将会是
: 我最后的回应。
后话:
我很明白,Z大是提出对改编的质疑,
提出角色的表现,就是为了检视作者是否有此意图,
Z大质疑很好,有不同的看法,就有讨论的空间。
我也不认为,一定要看小说才能够成立/理解原作者的想法,
基本上,戏剧线索已经很充分了,小说充其量是加强辅助,
就算完全拿掉,从戏剧的角度也可以成立出很多明确而完整的理论。
我也不认为,看一出戏一定要看N刷才可以提出看法,
毕竟没有一部戏的目标会放在让一个观众看很多次,
而是希望能有很多观众来看。
是我龟毛一点吧(其实是很多点),
我人笨嘴笨怕不小心误会作者的意思,所以会反复看反复观察一再确认。
我把感想当论文考据来写,不是常态,是变态,请大家不要学我~(殴)
大家可以轻松一点,轻松一点看、轻松一点讨论,
偶尔会有像我这样认真的人出来搅弄风云,
讨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会从各种角度补完一个戏的感想。^_^
这星期我真的觉得我再把《瑯琊榜》的思路完成过一遍了。
精神上非常充实呢,真的非常谢谢大家。(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