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剧科]《芈月传》成功的8点档女性传奇
2016年01月11日 03:32 新浪娱乐
《芈月传》轰轰烈烈地收官了,毫无疑问,这部戏大概是2015年商业回报率最高
的几部戏之一。CSM50城单台几近破4的收视率创造了神话般的记录,让“爆表”这个
常年被滥用的比喻终于有了名副其实的所指。其为网台招揽到的广告生意据说已超过
15亿,系列衍生品开发也是一片峥峥向荣。目前,《芈月传》的二轮版权已经卖出,
2月开始,它又将再次向天津、山东等卫视席卷而来。
如果不考虑其在年轻群体中的口碑,《芈月传》绝对称的上是去年的剧王。国产
剧中,大概很少会有一部正剧气象的古装制作能在不同受众群体间引起颠倒性的反响
差异,围绕其生发而出的争论甚至已使《芈月传》成为一个代表性文本,让我们对影
视行业的“大众化”进行了新的反思。
新浪娱乐认为,《芈月传》的制作沉稳厚重、严肃中正,人设、剧情、审美、价
值观等各方面均遵循经典模式,是一部极度契合传统观众心理认知的作品。但在不少
年轻观众看来,《芈月传》并没有对政治女性叙事做出有意义的突破,其思想底色还
是带着上一辈人的烙印,终究只是一部属于8点档的女性传奇书写。
故事:传统叙事套路 无准入障碍
《芈月传》熟门熟路地选择了最经典的叙事套路,简单明了的故事架构让这部作
品几乎没有任何准入障碍,而这恰恰也是对家庭向群体而言最舒适的赏剧方式。
无论网络评价如何,《芈月传》能横扫荧屏取得其他神剧、雷剧、口碑剧都难以
企及的收视成绩,一定是有其价值意义之所在的。顶着《甄嬛传》姐妹篇光环登场的
《芈月传》虽然在网络语境中总是处于“突破与创新”的比较,但在普通的电视观众
看来,这也许并不是一件多值得在意的事,甚至说,对于那些曾在荧屏上一天看安陵
容死了3次的主妇们而言,她们期盼的可能就是一个同质化的故事,一样的耐看、稳
妥、能够滚屏播出、成为日常伴随。《芈月传》在开播前真正达到了全民期待的盛势
,对于一部国产电视剧来说,这其实是不可想像的。
古装传奇一向是国人偏爱的题材,以女性为主角的长篇叙事更是能投合家庭观众
的观看趣味,这也是《芈月传》能够一马当先、先期便吸引国民关注的一大原因。虽
然独辟蹊径地选择了一位历史冷门人物,但《芈月传》却还是熟门熟路地选择了最经
典的人物塑造套路——单纯少女成长为大女人,情节铺展方式以及节奏的控制都是传
统观众最为认可的小火慢炖,爱情穿线,正派不狗血。虽然洋洋洒洒80集篇幅,但简
单的故事以及明了的架构让这部作品几乎没有任何准入障碍,观众随时可以入戏,而
这恰恰也是对家庭向群体而言最舒适的赏剧方式。至于网络负评着力点之一的女主人
设问题,似乎并不会成为传统观众上升到意识层面的槽点。
精良的制作进一步提升了《芈月传》的印象分,主创团队一以贯之的严谨创作态
度确保了《芈月传》不会沦为哗众取宠的一时之作。对历史的考据虽然在专业人士看
来不值一提,但对于一般观者而言,那些还未被讲烂的陌生人物,却也能够满足他们
对遥远先秦的猎奇欲了。
《芈月传》从市场反响的维度而言,无疑是近年来最成功的作品之一,郑晓龙团
队再一次戳中了电视观众的爽点,其市场效应、播出成绩甚至比当年的《甄嬛传》更
具轰动。无论争议几何,受众对其病毒式的接受度终究是不可忽略的事实,它的创作
模式,值得我们反复思考。
人物:上辈人眼中理想女性 不符合年轻观众审美
从政治女性叙事的纵深层面来讲,《芈月传》集合了以往作品之大成,却并没有
做出有意义的突破,依旧是传统视野下对一个政治女性的想像:即圣母形象居先,权
术谋略靠后。
让《芈月传》在“剧王”的称号面前始终差一口底气的是网络的负面口碑,其引
发的网友口水战之激烈,攻击火力之猛烈,在大制作的古装国产剧中应该算是头一遭
了。这其中有为《甄嬛传》而来却期待落空的失落,有片面情绪化的发泄,但最本质
的,似乎还是这个女性成长故事并没有精准切合年轻观众的思想症结。
芈月作为核心主角,她的身上被嫁接了许多上一辈人对理想女性的想像,譬如善
良、天真、聪慧、无城府、重感情(甚至其风格定位,诸如漠视颜值的演员阵容以及
被攻击最多的艳丽服化道,也无不是前辈的审美取向)。只不过,这种设定在不少年
轻观众看来,并没有对其政治上的作为给出合乎逻辑的说明。在独立自强有所求已成
社会普遍共识的当下,部分年轻观众并不会认同一个弱势被动的角色担任主角,一味
求“好”的芈月形象,着实过于寡淡单薄。
从政治女性叙事的纵深层面来讲,《芈月传》集合了以往作品之大成,却并没有
做出有意义的突破,不争不显、胸无大志、只求安然逍遥一生平安,但其结果却是被
其他人助推著才一步步被迫登上权力高峰的身不由己的芈月,依旧是传统视野下对一
个政治女性的想像,即圣母形象居先,权术谋略靠后。当历史对芈八子生平的记载传
世寥寥,片言只语已将其妖化成一个欲求无度、只会讲黄段子的荡妇之时,部分观众
希望能借《芈月传》一窥历史之真实,却发现这终究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念想。
《芈月传》的故事并没有太多新意,部分剧情以及人物的行为动机也经不起太大
推敲。并且,在女主强大的光环下,《芈月传》没有给其他角色太多伸展挖掘的空间
,很少有能像《甄嬛传》华妃、眉庄那般令人印象深刻的配角出现。大多数情况下,
其他角色不过是围绕着芈月一人推进叙事,功能性为主,个人形象较为模糊,即便是
个性突出者如张仪,也常常会为了烘托芈月而折损其洞见卓识。
正如前文所说,《芈月传》总体脉络简洁明晰,可以快速到达目标受众,却也因
其单纯通透而欠缺了诗韵和回味空间,很难像之前几部古装剧那般引发思古之幽情。
《芈月传》号称比《甄嬛传》格局更大,但其所谓的“格局”大多数时候还是只被一
些琐碎杂事填满,很难透过芈月这一形象窥见蒸蒸日上的大秦气象、激荡交变的时局
新貌。
收视点播爆棚VS负面口碑席卷:电视“大众化”何在?
《芈月传》电视端的爆棚收视与网络上的负面口碑让我们思考,在代际差异、审
美取向、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下,“大众化”是否真的能够实现?
郑晓龙等主创此前一直在强调“大众化”,但《芈月传》电视端的爆棚收视与网
络上的负面口碑却让我们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代际差异、审美取向、多元文化
并存的当下,“大众化”是否真的能够实现?电视剧领域的“大众化”究竟是一个基
数概念,还是要考虑年龄层面的普及?
《芈月传》热播期间,一部鼓风机吹出的网剧突然爆红,其在年轻网友中引发了
狂欢式的追看热潮,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占领了舆论高地。这部网剧的观看量并不弱于
一部常规电视剧,但除了特定群体的死忠支持外,这部逸出常态的剧却也基本不会打
入其他市场。
而《芈月传》则不同,规矩稳重的正统制作让它得以无障碍地在全年龄、各层面
观众中得以普及,它享有国民级的知名度,但却并不是所有群体都对其青睐。两相对
比后,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说,真正的“大众化”永远无法在事实层面实现,这是一个
相对于小众、亚文化的概念,某种程度上,也许可以和“主流”彼此互文。
以“大众化”为基,当今影视行业也有两种创作思路,一类紧跟互联网等新兴媒
体脚步,讲究市场细分,垂直投放,快准狠地到达特定受众;另一类则是传统的制作
模式,精耕细作,面向全民,却不会明确考虑具体受众。这两种方式均各有其实践者
,但在思想剧变的时代下,究竟谁才代表影视行业的未来,我们仍没有定论。
(聆君/文)
(责编:sisi)
http://ent.sina.com.cn/v/m/2016-01-11/doc-ifxnkkuv4327705.shtml
http://ent.sina.com.cn/f/v/jupingtuan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