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张爱玲的写作方式。

楼主: Qydnac (Ydnac)   2012-06-17 23:54:37
个人觉得惘然记里的一句即成一段的方式 该是作者想要留多一点阅读空间给读者
或针对该作品有多一点留白的意味
比方其中的色戒 其实篇幅虽短 但文句的饱满度隽永不输其他比方第一炉香的等等
的一长段
记忆中男主角的一句 "回来就好" 仅四个字却道出倾泄而来的诸多情绪
这是个人读该书之感 在此分享
※ 引述《YHStable (1340)》之铭言:
: 想上来问一个问题。
: 张爱玲的小说我看的不多,只看过几本,但我举出其中两本(《第一炉香》跟《惘然记》)
: 作为我问题的依据。是这样,在《惘然记》里的小说,如《色,戒》里,张爱玲版面的安
: 排跟《第一炉香》似有不同;我不晓得是不是她年代的关系,可是她的成名作大约都在
: 1943-45左右(有点忘记),但是这两本书里面的小说,对于人物的对话方式描写有截然不
: 同的方式。
: 就《第一炉香》来说,里头的短篇小说里的人物对话不会拆成一段一段来描写,也就是说
: ,里头的描写方式是:
: .......“....”....“......”............“.....”.......。
: 描述跟对话是合成一段的,而且是一大段。
: 但是《惘然记》里的小说,大都是一段对话成为一段:
: “......”........。或
: “....”
: “..........”
: “...”
: (如此已是算三段)
: 且对话完之后通常是对于讲话人的状态描写,如此自成一个短段。
: 问题来了,对于写作有概念的人都知道,自成一个短段有强调的意思(比如梁实秋的名篇
: 《鸟》的开头跟结尾),且张爱玲是有自己的坚持的人,对于作品不满的部分会加以改动
: ,也就是说《惘然记》里面众多短段的部分,她觉得都不是问题,而《第一炉香》里面的
: 段落也都不成问题,想问说大家觉得她这样安排短段对话的用意或看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