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转录自 Christianity 看板 #1dgZGCWH ]
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看板: Christianity
标题: [讨论] 翻译一字之差 神学界都怒了
时间: Tue Feb 11 01:14:45 2025
https://reurl.cc/eG4jMm
前一阵子,德国天主教会与梵蒂冈教廷之间唇枪舌战,起因于一句经文的翻译。那是家喻
户晓的《主祷文》(Vaterunser)中的一句:“不要引领我们陷入试探(führe uns
nicht in Versuchung)。”
导火线在于,法国天主教会改变了这句祈祷词,原来这句的拉丁文是Et ne nos inducas
in tentationem,法文翻译为Et ne nous soumets pas à la tentation,“不将我们置
于试探下”。自12月3日起拿掉了soumettre(使屈服、顺从、经受)这个动词,而改成
Et ne nous laisse pas entrer en tentation,“不让我们受到试探”。
●翻译一字之差 上帝的主动角色被更动了
这个改动中出现的微妙语意变化,绝非翻译之细节而已,更攸关神学释义的争论。原来的
版本是,上帝会将世人置于试探下,而祷告者祈求上帝怜悯,勿将我们带向试探;新版本
却是世人自己走向试探,而祷告者祈求上帝让世人勿受试探诱惑。这个翻译的变化中,上
帝的主动角色被更动了。
法国天主教会宣布修改《主祷文》后,瑞士教会也宣布2018年起跟进。教宗方济各在耶诞
节前接受意大利电视访问时喊话,表示德国也应该跟进,因为现存的德文翻译是错误的。
他认为,上帝不会主动引领人走向试探,以测试人对上帝的信心:“天父不会做这种事,
一个父亲会帮你立刻站起来。那引领你走向试探的,是撒旦。我,才是堕落的人,但祂并
非让我陷入试探者。”教宗认为“不让我陷入试探”才是正确的翻译。
此言一出立刻在德国引来激辩,各主要媒体均报导分析,民众也连日投书,而重要神职人
员、宗教学者及古典学学者更是分别发表声明。
目前为止的德国《主祷文》中那句关键译文是:Und führe uns nicht in Versuchung。
和合本《圣经》的中文译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此译文看不出德文圣经的争议处,德
文的führen是引领,主动地带领,确切译文为“不要引领我们陷入试探”。而教宗却认
为,引领我们走向试探的,只能是撒旦。
德国新教教会向来跟教廷不同调,因此并未呼应教宗的改译说。而德国天主教会及神学界
大部份的共识是,德文《主祷文》并无错误。德国主教会议主席Reinhard Kardinal Marx
便持此立场,而雷根斯堡的主教Rudolf Voderholzer更说,倘若真要改动原本正确的德文
,则是虚构耶稣话语(Verfälschung der Worte Jesu)。
●神学教授挑战教宗 教宗也可能犯错
慕尼黑大学神学教授Gerd Häfner则表示,新约的《雅各书》确有纪录,上帝不试探人类
,可是在圣经其他地方也有纪录上帝会试探世人,例如旧约中亚伯拉罕遭受上帝试探,例
如上帝也使义人约伯受苦难试验,因此,“教宗也可能犯错。”
神学学者及作家Alexander Görlach接受媒体专访认为,无任何新出土卷轴支持新译文,
单凭教宗喜好就要改变德国神学传统,这是不合理的,他批评教宗为想讨好大多数人的“
民粹者”,虽然并非那种坏的煽动者,可是所有民粹者都是把事情简单化的人。
也有不从语言、神义角度思考,而从“传统”来申论的。法兰克福的作家Martin
Mosebach,一位虔诚天主教徒,就严词批判法国教会与教宗背弃了传统以及集体精神财产
。另外,《法兰克福广讯报》副刊主编Jürgen Kaube评论,教宗的说法是“无视于经文
”,他问:难道那禁食禁果的命令里,没有试探吗?难道下令要亚伯拉罕牺牲其子的,不
是上帝吗?
但是,德国也有支持梵蒂冈的声音。这个主动试探人类的上帝形象,其实长久来也困扰部
份德国的基督徒,早在法国教会动作前,德国已有基督徒发起倡议,认为该译文不准确,
要求更改。
另外,亦有学者认为,目前所谓的《主祷文》传统,翻译自拉丁文,拉丁文又来自希腊文
,但倘再回溯到耶稣传道的最古老语言阿拉姆文(Aramäisch),则可发现原始的圣经版
本应该更接近梵蒂冈建议的版本。德国人坚持的传统,也许只是译自早已是误译的希腊文
及拉丁文。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多试探、诱惑与痛苦的尘世
究竟教廷与德国教会这两种立场孰优孰劣,我无能力判断,但目前德国已决定走自己的路
,毕竟,自1522年马丁路德在维腾堡翻译新约时就写成了“不要引我们陷入试探”(
vnnd fure vnns nitt ynn versuchung),五百年来德国人均如此祈祷,也自豪于路德圣
经,传统难以改变。但不管最后谁是谁非,教宗在德国带出的激烈讨论,确为基督教带来
了一些活力。
已经很久不曾见到媒体上有来自各界神职人员、神学家、语言学家、史学家及一般民众这
么深入而大规模地讨论神学论题:究竟上帝的形象为何?慈爱地救赎,或者严酷地试探并
惩戒?神与人的关系?人的自由意志又何来?这些问题的确值得再问,因为我们都生活在
一个越来越多试探、诱惑与痛苦的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