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ohanna (HANA)
2014-05-08 10:25:05教宗方济各:教会不是“宗教大学”,须为耶稣作证
http://ppt.cc/a3A5
5月6日,教宗方济各在弥撒中表示:不作见证的基督徒就是不结果实。
在讲道中,教宗谈到《宗徒大事录》中圣斯德望殉道的事蹟。
他表示,教会不是一所“宗教大学”,而是跟随耶稣、为耶稣作证。
只有这样,教会才是多产的,才是母亲。
“圣斯德望的殉道,是耶稣殉道的副本。”
教宗方济各在讲道中,回顾了教会首位殉道者的见证之路。
圣斯德望和耶稣一样遇到了嫉妒的领导们,他们试图消灭他,
他也遇到了假证人,被草草地判了刑。
圣斯德望像耶稣那样,警告这些反抗圣神的人,
但这些人局促不安,心中无平和,怀着仇恨,
所以他们听到圣斯德望的话后勃然大怒。
这是魔鬼在他们心中植入的仇恨,魔鬼对耶稣的仇恨。
魔鬼的仇恨使耶稣受难至死,现在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圣斯德望。
在圣人的殉道中,我们清楚看到“天主与魔鬼的较量”。
耶稣曾对他的门徒说,要欢喜地因祂的名而受迫害,
受迫害、做殉道者、为耶稣牺牲性命,是真福八端之一。
因此魔鬼看到某个教会或某个人的圣德时,一定会搞破坏,
魔鬼杀害了圣斯德望,可是圣人却像耶稣那样死去,宽恕了凶手。
“殉道(martys)”一词源自希腊文,原文也有“见证”的意思。
因此,殉道对基督徒而言,意味着走这条见证之路,步武耶稣的芳踪,为祂作证,
而这样的见证常常是以付出性命作终。
如果忽视这“见证人”的使命,就无法理解基督徒,
我们不是一个思想、纯理论、安逸和诫命的“宗教”,
不是这样的,我们是跟随耶稣基督的子民,必须为耶稣基督作证,
有时甚至得为此牺牲性命。
圣斯德望死后,爆发了严厉迫害耶路撒冷教会的事。
那些迫害者觉得自己很强大,因为魔鬼怂恿他们这样做,
于是,众人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
迫害使这些人逃散,可是他们在所经之处为耶稣作证,开始了教会的使命,
许多人听到他们的宣讲,便皈依了主。
有一位教父说:“殉道者的血是基督徒的种子。他们以见证宣讲信仰。”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见证,还是遭遇了某些困境、或者迫害、甚至死亡的见证,
都是富有成效的。教会若为耶稣基督作证,她便是多产的,便是母亲。
反之,教会如果自我封闭,只自认为是‘宗教大学’,有许多想法、许多宏伟殿宇、
许多美丽的博物馆、许多美好的事物,却不作见证,她就是不孕的。
基督徒同样如此。
基督徒若不作见证,不把从耶稣基督那领受的生命传递出去,他就不结果实。
让我们扪心自问:我的见证如何?
我是为基督作证的基督徒,还是这教派中充数的一个人?
我是因作了见证而结出果实,或者我无法让圣神带领我实现自己的基督徒圣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