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ohanna (HANA)
2014-04-02 12:47:17教宗方济各:怠惰和形式主义将救恩拒之门外
http://ppt.cc/TSYm
4月1日,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强调:麻木的基督徒对教会无益。
教宗勉励说,不要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层面,而要亲身参与,
战胜精神上的怠惰,为宣讲福音赴汤蹈火。
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与患病38年的瘫子相遇。
这名瘫子守在池边等待治愈,
他因无法自己下水池且总有人抢先而满腹牢骚。
耶稣看到他,命令他“起来”行走,他便拿起自己的床行走。
这个奇蹟引起了法利塞人的指责,因为他们认为安息日不可工作。
教宗解释:这段记述可以看到两种精神上的严重疾病,这两种病值得我们认真反思。
首先,是对病痛的无奈、痛苦,并且满腹牢骚。
我想到许多基督徒,许多天主教徒,
他们虽是信徒却没有激情,他们也痛苦不堪!
并说“生活就是如此,至于教会……我每主日都参加弥撒,但最好不用投身参与,
我为自己的得救而相信,但我不需要把信仰带给他人。”
每个人都躲在自己的里,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
当你要做某事时还会有人斥责:“不,最好别冒险。”
这是怠惰的疾病,是基督徒的怠惰,这种态度麻痺了使徒的热忱,
使基督徒停滞不前、心安理得,不是正面意义的心安理得。
他们不会努力走出去宣讲福音!他们是麻木的人。
麻木是一种负面经验,不投身参与,就成了精神上的怠惰。
怠惰令人悲伤,这些基督徒感到痛苦,成了缺乏光明的人,消极的人。
他们每主日参加弥撒,却摆出一副请勿打扰的态度。
这些基督徒缺乏使徒热忱,对教会无用也无利。他们自私自利,只顾自己。
这是怠惰的罪,违背了使徒的热忱,也违背了传递耶稣福音的意愿。
我们在这段福音看到耶稣因为在安息日治病而遭到斥责,
也看到了另一种罪:形式主义的罪。
形式主义的基督徒不为天主的恩宠留空间。
他们的生活就是为获得一切合法文件、一切证书。
这些人是虚伪的基督徒,他们只关心形式。
今天不是安息日吗?安息日不能行奇蹟,天主的恩宠不能在安息日工作。
他们将天主的恩宠拒之门外!教会内有许多这样的人!
这是另一种罪。他们没有能力承受救恩,因为他们将救恩拒之门外。
他们只注重形式,嘴边经常挂著“不可以”。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人,我们也常常怠惰,像法利塞人那样虚伪。
要认识这些诱惑,以免陷入其中。
面对上述两种诱惑,面对那象征教会的战地医院,面对许许多多受伤的人,
耶稣走近瘫子,问他“你愿意痊愈吗?”,
然后赐予他恩宠。恩宠完成了一切。
当耶稣再次遇到瘫子时,又对他说:“不要再犯罪了。”
这两句话是温柔和爱的话语,
基督徒应该以使徒的热忱走近这所战地医院和教会中许许多多受伤的人,
对他们说一句手足的话语:“你愿意痊愈吗?”
当他痊愈后再告诉他“不要再犯罪了,犯罪对你无益!”,这样更加美好。
耶稣的这两句话,胜过怠惰的态度或虚伪的态度。
楼主:
johanna (HANA)
2014-04-02 12:56:00真是字字珠玑....变色只是为了分段落,其实每句都是重点。
作者:
cwy0317 (make it so)
2014-04-02 22:51:00问题:所以耶稣叫瘫子别再犯的罪是“别再抱怨”了?
楼主:
johanna (HANA)
2014-04-02 23:17:00教宗应该是把瘫子的病引申为怠惰、不投身行动、不思改进,主耶稣是在指什么我就不敢说了....可能是指任何的罪吧。犹太文化经常把病和罪混为一谈,所以我猜也有可能是在暗示“既然已经悔改(脱离旧我、得到治愈)就别再故态复萌了”
作者: mmalex (mmalex) 2014-04-05 20:43:00
其实两者应该没关系吧 主耶稣宽恕他所犯的罪也治愈了他的病并且希望他别再犯罪~ 显示他对我们无尽的爱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