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看下来我收获不少,
前两篇文章里,有些板友分享及提问弱势实际面的状况,
我想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来抛砖引玉。
后文回应两个主题
1. 持续捐钱与捐赠物资的改善有多少?
2. 弱势怎么形成的?我看到的是“与智商基本无关,家庭及环境才是关键”
但在那之前,请容我简要说说自己的背景。
我目前是咨商所硕二的学生,
现在在实习机构也正面对这种“想帮忙孩子又觉得自己力量很小”的困境,
甚至有些许无力;
而在进入咨商所就读前,我在生命线有接线半年的经验。
这两段经验对我来说无疑是震憾教育,
但是,当我每次用“震憾教育”这四字来形容这两段经验,
无疑更加彰显了我原本的无知、活在温室里,
以及身为知识份子的傲慢。
原本一直以为,自己“知道”这个社会上有弱势、有穷人,
但我之前其实从来没有想过,
“如果我跟他交换,在那样的环境下我能过得比他好吗?”
我很同意yyqq999大所分享的社会贫富阶级,
但我不是以收入高低区别,是以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来划分。
人的五个需求,
“生理”、“安全”、“隶属”与“爱”、“自尊”、“自我实现”[注1],
这五项原则上是要前一项满足到一定程度,才会往下一项迈进的趋势。
因此“衣食足而知荣辱”,
无疑是“生理”满足后开始考虑“自尊”的体现。
而看到这篇文章的你,
我想基本上“生理”跟“安全”应该都无虞。
LongTim大,您想帮助的,是在哪一层级的人呢?
目前是实习咨商心理师的我只能说,
若孩子是“生理”层次需求,基本上我施不了力。
这需要钱跟社会公权力的介入。
我不知道怎么申请低收入户补助;
也不知道怎么蒐集资料、准备文件,
请法院审理后让剥夺施虐家长的亲权,
好让金钱可以真正用在孩子身上。
(孩子虽然被打,但对父母又爱又怕的情感是另一个问题。)
这方面极需政府与民间团体的合作,
因此社工、社会扶助团体的系统资源整合,
无疑是让孩子能吃饱穿暖的重要关键。
1. 持续捐钱与捐赠物资的改善有多少?
这个问题,我想可以从“改善”是指改善什么来讨论?
而要花上多少“时间”才能见效,
则又是另一个问题。
家扶中心长年照顾弱势家庭的孩子,
最有名的例子,我想非前Lamigo球员、现中信兄弟球员林智胜莫属。
从受家扶资助的孩子,成为职棒的顶级球星。
林智胜是极端的特例,
大多数的家扶孩子长大后跟你我没两样,
找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行有余力回馈社会。
依现今社会以高中职毕为最基本工作门槛来说,
家扶从开案到判断孩子能独立自主的时间从数年到十余年不等;
但如果只是单纯希望孩子吃饱穿暖,
那我因为实习接触到的学校基金、社福团体与社会局,
都努力地将每一分钱与物资做最大的使用。
钱与物质说来现实,但人活着就是要吃,
食衣住行育乐,
没有先吃饱,提什么努力、上进,通通都是天马行空的不切实际。
除了让孩子吃饱穿暖的生理满足外,
我在实务现场观察到另一项虽然难以测量,
但可能影响更深远的──让孩子知道,仍有人关爱他。
不论关心他的是老师、社工、教官、义工,
都是一份关爱的力量。
不然自幼被虐待的孩子、家长照顾疏忽的孩子,
难免在上小学、知道其他人家里并非如此后,
产生“没有好父母”的失落。
这股失落可能转为攻击自己(父母对我不好→是我的错)的自卑自贬,
或是投射到社会(父母对我不好→是他们的错→这个世界亏欠我),
不论何者,都不令人所乐见。
因此再进一步说,
2. 弱势怎么形成的?我看到的是“与智商基本无关,家庭及环境才是关键”
如果不是家庭及环境的栽培与保护,
我不可能年近30、拿到一个硕士学位后只因“自我实现”再来唸第二个硕士;
若不是我的父母有份收入不错的稳定工作,且不需要我分担家计,
我绝对没有这个余裕。
所以,我的成就不是因为我比较聪明,
而是幸运成为我父母的子女,提供我有空间发展;
他们也是一个好的典范与榜样,让我追随学习。
幼儿园是孩子初入社会的第一站,
老师平平都是这么教,的确就是有孩子反应比较快、能举一反三;
但20年后再看,那个反应最快、最聪明的孩子,
未必是社经地位最高的人。
因为如果他自幼就要跟着父母务农、照顾弟妹,
他有时间唸书吗?
【数字说话】教育能翻转人生吗——高教的反向重分配现象
https://www.twreporter.org/a/education-opportunity-inequality-across-income
台大学生来自高社经地位的家庭,
早在十余年前就是被注意到的现象,
学者的研究也指向家庭及环境的影响远甚至其他因素。
有形的物质资源外,
或许无形的时间、观念、接触到的人事物,
更是影响深远。
最后,想对原po LongTim大说几句话。
我看到您的立意良善,以及对这个社会推己及人的关怀。
就我的实务经验,最穷苦的一群人,很难“主动”出现在你面前,
因为即便是免费的,但当连获取“有这项情报”的管道都没有,
他们要怎么办呢?
故许多人投身偏乡义务教育,就是希望能尽力弭平这种资讯落差。
过去我总认为,一个社会要追求着越与顶尖;
但这几年下来,我认为一个社会的成熟与否,
是看最底层的人民过著什么样的生活。
褪掉那些身外之物,我跟那些孩子真的没差多少,
立场互换,我也不希望来帮助自己的人一付高高在上、指导者的样子。
有时候会看到有人说:
“穷人的视野比较窄、目光短浅,
经常拿到钱就去买吃的或是物质享受掉。”
我以前也有这样的困惑,
但依Erikson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
人出生后的第一个挑战是“信任”。
当一个人从根本上就不相信这个社会与世界,
他为什么要相信“好好唸书”、“延迟满足”的重要性?
对受伤的孩子而言,愿意再次“信任”社会与这个世界,
我想是最开始、也最困难的一步。
*注1
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自对大学生研究,
但针对社会前1%菁英阶级的研究是否能有普世代表性?
一直饱受批评与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