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所有人的人生其实远比所想的痛苦。”

楼主: cuttleufish (热带鱼)   2019-01-20 14:42:03
“所有人的人生其实远比所想的痛苦。”为何生活如此困难?他一针见血:生而为人,只
属不幸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823888
好青年荼毒室 2019-01-15 12:00
对很多人而言,人生的价值取决于生活质素的高低,痛苦的人生不值得继续,快乐的人生则
反之。问题是人生到底是苦是乐呢?一般来说答案理应因人而异。哲学家 David
Benatar 却大胆指出,虽然现实上人们的生活质素各有高低,差异也相当显著,但如果认
真审视,便可发现客观而言,所有人的人生其实远比所想的痛苦。下文会介绍他的理据并
简单回应,让读者思考。
说人生远比我们所想的痛苦,想必会遇到很多反对声音。现实上不少人真心觉得自己活得
幸福,旁人有什么理据质疑?于此回应可分为两部份,首先是说明一般人对自我生活质素
的评核都不可靠,然后是证明为什么客观而言所有人的生活都是苦多于乐。对于第一点,
Benatar 提出一些人类的心理机制为理据,以下会简介其中两种,分别是乐观偏误和适应
能力。近年来不少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人们普遍会高估自己的快乐水平,认为自己的生
活比大部分人要好﹙但这明显是统计上不可能的﹚。这种乐观偏误的成因之一是人较容易
记住开心的往事,而忘掉不快的过去,此其实与人类抑制伤痛记忆的心理自我保护基制有
关。当然,乐观偏误的程度会随不同文化和社会的状况有异,但大体上仍是普遍的现象。
另一方面,人的心理适应能力亦是影响因素。准确的主观自我评核,理应随自身客观条件
而改变,例如经济或情感状况转好时,我们应该觉得比以往快乐,反之亦然。而当客观条
件不变时,评价就不应更改。可惜人的主观评核现实上并非如此运作,人类心理上很容易
适应新条件,从而不依据当初的判断。心理学上有所谓幸福“设定点(set point)”理
论。此说认为每个人长远而言都会回归到固定的幸福水平,不论环境如何变迁。比方说某
人意外失去双脚,最初一段时间其幸福感当然大跌,但一至两年内便会回复至意外前的相
若水平。有趣的是其实恶劣状况并无改变,失去双脚引起的生活不便依旧存在,但自我期
望修正下,我们却淡化客观的不便,渐渐不再感到当初那么悲痛。所谓时间会治愈一切,
正是其积极面向的体现。但这种适应能力的壊影响就是令人高估自我的幸福水平。
或许有人会反驳说,主观的自我评核其实会影响客观的生活质素,因为如果你认为自己快
乐,你就真的会比较快乐!所以高估自我的幸福水平反而是好事。虽然这反驳有一定道理
,可是这种正向心理的效果其实很有限,一个百病缠身的人即使认为自己仍然过得不错,
但当其病发,痛楚难当时,还是会觉得生不如死。退一步而言,即使高估自我的幸福水平
会使人更快乐,这亦只能令我们过得好一点,人生仍旧可以是苦多于乐。由此我们可以转
入第二部份的讨论,仔细审视人类的真实生活,论证所有人的生活何以都是痛苦的。
即使撇除那些极度悲惨的生命,一般人的一生其实都是以痛苦为主轴,关键之一在于人类
这种生物的身心结构。先从身理状态而论,老病死是不可逃避的命运。即使再健康的人,
每天都活在间断但持续出现的不适之中:每隔数小时就会肚饿口渴和内急,时常觉得天气
太冷或太热,工作太久会身心劳累等等。再者,人生不可避免伴随大小的病痛,好像经痛
就令女性叫苦连天,偶尔一次感冒足可折腾你一星期,更遑论各种恶疾。换言之,我们每
天都要重复不断地消耗时间心力来应付这些反复出现的不适与需要,却不是每次都轻易成
功。悲哀的是人生的痛苦不限于此,心理上的痛苦往往更为严重。平心而论,人生充满失
望,不满和压力。由耗费时间于交通,面对学业和工作压力,处理人际关系的冲突,甚至
于个人理想的失落,全部都是精神折磨,不少人更因此轻生。总而言之,生活就是由挥之
不去,重复而微细的痛苦大量堆叠而成,痛苦才是人生的常态。
面对以上论点,乐观论者或会承认人生有其痛苦的一面,但强调快乐幸福的时候其实更多
。这种想法值得质疑,因为快乐与痛苦经验上有不少差异。首先,快乐的持续时间往往比
痛苦要短。感官快乐如口腹之欲很快消散,疾病痛楚普通如骨折或敏感却以月和年计。再
者,痛苦,而非快乐,才是人生常态。人生绝大部份痛苦都是不期而至,快乐却只有花尽
心力才得到片隅。从生理而论,所有人年过三十身体机能必然下降,中年以后病痛不断的
情况甚为普遍。精神层面的痛苦亦不遑多让。我们人生大部份的愿望其实都不免落空,能
够实现的只在少数,这就构成了根本的精神痛苦。想想世上多少人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伴侣或人生意义而伤心失望便会明白。而即使某些愿望有幸实现,代价也可能十分巨大,
结果亦不一定仿似预期。比方说有些人犠牲整个童年刻苦求学成为律师,到头来却发现工
作不如想像中有意义和稳定。更麻烦的是,纵使愿望如期望般美好,其实现亦带来精神上
的满足,但人总是得一想二,愿望层出不穷,结果人生就是不断的追逐快乐和理想,至死
方休。个人认为 Benatar 于此与佛家可说不谋而合,两者皆认为人生苦先于乐,而乐其
实只是苦的暂时消除。人生最终就是于痛苦 > 解除痛苦﹙快乐﹚ > 新痛苦出现的无限轮
回中挣扎,而这过程本身更是不能摆脱的最大痛苦!除此之外,人生最可怕之处还有命运
的播弄。不少幸福的人生,一次车祸或遇人不淑被骗,余生就是悲剧收场,此等新闻无日
无之。而我们所有人都不知道下一秒会遇上什么意外,人生就是每天都在不确定的历程下
的赌博和冒险。综合以上论点,人生痛苦多于快乐似乎是更合理的想法。
就算人生苦多于乐,也有流行的论调认为,痛苦是人生必要之恶,因为没有痛苦,快乐亦
无从理解与彰显。但即使如此,人生的痛苦也远超所需。或许生病会令人明白健康的可贵
,但何需世上千万人患上癌症和情绪病来作警示呢?因此结论只有一个,就是人生大部份
的痛苦并不必要。生而为人,只属不幸。
其实认清人生痛苦的真相不一定是坏事,至少远比那些天真地认为明天会更好的精神胜利
法更接近真理,也可以让我们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以至人类整体应否续存下去。正如我
在〈但愿不曾活过?〉一文提到,如果生存的基调是痛苦,最直接的结论似乎就是人生不
值得开始,以及我们理应绝育,停止制造更多悲剧。下一次我会探讨绝育这种人类灭绝主
义的理据。
文/Samson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