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被裁员后 该怎么突破尴尬的困境?

楼主: stute (Kingstan)   2018-05-12 16:45:40
看了您的描述, 感觉比较像是没抓到重点/方向
首先, 没有提供产业类别/职务讯息, 很难深入分析本人的经验主要在哪方面, 到底为什么叫条件普通? 多益900+, 外商年资6-7年这应该不算是很差的条件;再来, 没有当过管理职应该不是关键, 关键是和该职务的契合度
想钓大鱼就要去水深的地方
一般在某个产业/职务工作6-7年的人应该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人士了, 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转换跑道, 只要这个行业不属于垄断/寡头产业, 或是这个职务太冷门, 至少在相同的产业里, 都会有其他的竞争对手有相同的需求。特别是文中的主角在某个公司/职务6-7年经验的状况下, 如果期待拿到相同水平的薪水, 一定要找相关领域的工作, 而公司在用人的时候肯定也是考虑过去的背景, 当然在您朋友的产业里有谁会青睐你这样的专业, 愿意支付同样的薪水, 应该只有您朋友最清楚了。当然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案例是业务,
大多数的人还是在相同产业的相同职能中转换(会计财务法务等是可能跨产业), 但是业务性质的工作有时候是可以在不同产业间转换, 但负责的客户一样, 比如说你在某个产业负责某个市场/或是大客户, 对进入这个市场/客户有很好的资源/关系, 也有可能被挖角到不同行业去负责相同客户, 但基本的原则还是, 搞清楚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自己想要的条件有谁能给, 想钓大鱼就要去水深的地方。
另外, 在转职的过程中意味着很多东西要开始重新适应, 从薪资结构来看, 外商给的本薪通常会比较高, 特别是在外商已经工作6-7年的主角, 如果最后真的只能找到本土公司, 应该不可避免的薪水会被打折, 台湾公司多半是本薪比较低, 但通过额外的奖金或分红弥补(不同行业/公司有别), 但转职的前两年有可能会稍差点, 这部分只能靠自己多做功课, 找到福利薪水能符合自身条件的。从企业文化或环境来看, 如果换到了新的公司, 也代表后面要开始重新建立人脉关系, 或适应新的文化, 当然这是后面的事情,
只是很多在外商工作很久的人在加入本土企业后多少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
从上述的说明来看, 对于一个在某个领域已经工作6-7年的人来说, 应该要合理的检视自己的条件, 专注在那些你真正有优势的产业/职务上, 比较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当您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 剩下的就看机运了。
※ 引述《airpenny ()》之铭言:
: 想说可能生涯规划版也适合, 故Po来请教
: 此为帮朋友代Po, 朋友条件一般, 自认属认真务实型
: 但在升上主管前被裁, 陷入一个尴尬的状态, 状况如下;
: 大学毕, TOEIC 900+, 可独自出差运作, 有带人经验
: 7年级, 外商年资6-7, 本薪约100 + bonus
: 投递Staff履历, 朋友刚好年资薪资都超过一截, 主管比较不考虑
: 因为都倾向用3-5年以下, 最好是国外回来的
: 然后不会给到那么多 (本薪可能80之类) 其他来激励用的
: 而找Manager, Hunter又说多以150-200的case居多
: 最好是任过管理职, 而朋友却刚好是再升迁前被斗掉...
: 所以变成一个上下都尴尬的状况, 但为了履历工作又不敢乱找
: 所幸朋友还是很积极自律, 每天还是保持规律的读书与运动
: 只是这状况已经一阵子了, 大家也都担心起来 (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
: 因为虽然条件不是顶好, 但照理说也该正是职场中坚份子打拼的时候吧
: 不知是不是这样的case, 其实刚好碰到台湾职场的空缺部位呢
: 大家身边或自己有碰过这样的状况吗? 会建议怎么突破呢?
: 感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