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我的找工作心得分享(7) 工厂里的麦肯锡2

楼主: qmqmqm   2017-06-26 12:13:16
这篇是我自己发的系列文在Salary, 但本篇应该更适合CareerPlan板, 所以转来希望能分
享经验且帮助到一些生涯规划
※ [本文转录自 Salary 看板 #1PK8SU9s ]
这篇先回到回馈时间
经历了约半年, 应证了很多对台湾市场的观察, 发现边缘化现象, 真的不是我们几个在讲
讲而已, 以下从几点分析;
(1) 职能
策略性的几乎移出, 剩下是执行例行事务性, 所以上面对中国大陆还有新加坡的竞争, 下
则是面对东南亚. 目前上已经输, 且不少差距. 而下, 将来外包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一种是完全外包, 一种则是企业设立单位在低薪资水平国家, 整合企业内部服务, 集中在
这个国家 (所以我们对手会是东南亚)
高学历无用并不是广设大学, 即使没有广设, 现在的职能也没有提升到这种程度. 高学历
变成只是无法出去之下, 跟求职者竞争通过面试的加分项
这几乎浪费社会资源, 企业先输直接影响学历 (大多数人应该是看将来选志愿) 社会风气
却很少人检讨企业竞争力的落后, 反而很多新闻议题都放在非决策者(学生)上, 真不知道
居心何在
回到给已经就业的上班族具体意见, 至少设定职涯2-3年就要升级一次, 否则不小心留级,
将来可能永远留级
(2) 薪资
以多数的中产阶级工作, 现在观察到的台湾的0.8-1.0M, 大概可以在对岸找到个1.3-1.5M,
台湾的1.3-1.5M, 在对岸有机会可以找到2M+
大概是这样的比例, 但问题是对岸不用当兵, 年龄上会输, 还要面对北大清华及海归派的
竞争, 如果你不小心一开始在台商迷惘, 后来要出去时年纪就输个3-5岁. 所以我发现有越
来越多的年轻后辈一开始就出去了, 资源够去欧美, 没那么多的去对岸或新加坡念书, 这
个趋势可能越早规划越好. 否则将来再一波, 连1M都不保. 台湾将可能只剩下传统服务业,
或是自己创业, 也对台湾税基造成影响 (M以上为缴税主力) 税基不保, 政府只能又会动些
别的脑筋, 到头来还是恶性循环
(希望政府家长也能阅读到我这篇 对将来孩子有帮助)
(3) 管理模式
前面多谈跨国企业, 有好的管理模式, 但是问题是我们台湾是边缘人
再谈除了外商之外的台商, 台商大公司也是很多人的职涯选择, 那究竟台湾大公司的机会
如何? 我在此将外商加入台商一并讨论
管理模式会决定预算还有执行, 也就是说管理模式, 才是决定开缺职能还有薪资, 决定一
切的东西. 而目前环境我观察是我们有很多人才, 但却得套用在旧的管理模式上做损耗
很多人是到了3x岁, 或是做到主管才开窍, 但是要出去却都年纪有了. 我们人才最重要的
培养期 (25-30岁) 大多都是跟业主在落后的管理模式上消耗, 就算学了, 哪天真的到了新
的管理模式下, 很多还是得砍掉重练, 然而此时年纪可能已经大了, 其他国家的人却还年
轻, 再加以几年差距就拉开了, 而资源丰富受良好体系训练的台湾人, 很多又须回归家族
企业, 这也是台湾人少数能做到管理职的原因, 主要还是来自于这个落差
再来是财务结构的管理目标, 所有企业都在追求利润, 但是追求利润有N种方式, 从财务
目标开始降落到执行面, 这中间就有很多中高阶人才的需求, 为企业一起努力创造价值
但观察是中间这一段是空的, 因为多数为家族企业 (即使大公司), 所以很多策略目标并
不是为了企业加值, 而员工创造出的产能也没办法回馈到利润 (即使这个企业没有贪污)
是来自于源头的管理模式
很多员工做得辛苦, 但是发现换了一家还是一样, 又换了一家也还是一样. 就这样空转
又是几年, 离真正能往上爬的机会又更少了. 30几岁的人爬不上去, 20几岁的自然也就停
惨. 但是50-60几岁的人 (决策者) 还是沿用旧有的几十年
所以现代人面对的是
1. 外商就业 - 台湾的边缘化
2. 台商就业 - 消耗空转职涯
除了要考量的薪资职能发展, 还要怎么避免走到死巷, 越早规划越好
(4) 家庭观念
最近军公教18%的议题很大, 其实现在即使七八年级, 应该都还是那个年代的父母. 年纪小
的叫你考军公教, 年纪大的叫你留在身边. 但是很少思考说这样做其实对两方来说都是损
耗. 18%这个议题也让人看到了很多人对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件事毫无自觉性, 把羊都逼死了
才是主因, 并不是仇视某些族群
我在工厂工作时, 外劳外配的原生家庭问题可是比我们更头痛多倍, 但我从来没听过他们
被父母要求陪在身边. 甚至负债违法也要把你丢出去. 我觉得主要是我们上一代太过安逸,
危机意识不足, 发生在下一代时, 很多长辈是不想面对, 也不愿放下心结
经济起伏本是必然之事, 而高峰后必然有谷底, 且以5~10年一坡段都是正常. 有越来越多
长辈开明, 但也还是有很多长辈放不下心结. 我们的教育下的子女, 也少有能够脱离独立
的, 即使就业后还是很多被父母牵制着, 特别是华人特有的情绪操控, 独立性不够的人,
往往一耗又是三, 五年. 这几年的企业以飞快的节奏再进化改变, 这一点差距可能一下就
被拉开了
(5) 接受度
这点我觉得最重要, 不管是年轻人, 企业主, 父母长辈, 对于这些的接受度如何? 我发现
在很多情况, 即使把 问题-数据-解决提案 都摊在桌面上, 对面那个人也心知肚明, 但是
就是不愿意放下心结, 这点几乎可以套用在很多事情层面上. 以现代的管理模式, 数据化
的分析, 还有意见的反馈是优化整个企业的基础, 但是我们很多人对于事情, 是连接受反
馈的训练都不足
光理解问题, 思考数据关联的直持性, 以及应证这个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这样的基础都是
不够的, 所以不管是企业哪个职能, 开会很多都是在浪费时间
同理在身涯规划上, 也是没有应用这套, 家长父母也是给不出反馈的 (大多是回精神喊话
古人圣贤的言论SOP) 鲜少跟孩子一起参与共事规划
这样一耗就又是好多年, 即使学历再高, 反而真正到了管理层面的工作, 是没有经验参与
的, 因为可能30年来你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
[结尾]
有很多人来信问我, 所以我想这篇应该对各科系学生, 还有不论是还在20-30k奋斗的八年
级 或是已经走到M以上等级的七年级中阶, 可能面临到的问题, 希望都一个大方向的帮助
我还在思考突破点以及将来怎么走, 有问题有想法都欢迎私信交流
作者: johnson00262 (死鱼)   2017-06-27 07:42:00
大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