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 校空-人文大楼 专题进度周报

楼主: toxicangel (是黯沉的绿色)   2009-12-02 18:00:44
※ [本文转录自 NTU 看板]
作者: toxicangel (r1) 看板: NTU
标题: [校园] 校空-人文大楼 专题进度周报
时间: Wed Dec 2 17:59:57 2009
各位同学大家好:
本周校空进度周报专题-人文大楼建案为大家简要呈现目前校空于人文大楼相关进度。
于97年度下学期於哲学、人类系馆基地欲建造的人文大楼设计案
因23层楼设计第四案(详见NTU版 第10136篇等)而备受关注,
随后该案因赞助经费有限而重新设计。以下与大家分享至今人文大楼最新发展:
注意:基于目前小组现有资料仅限于
1.外文系教授,人类系、哲学系主任各一位访谈记录 2.水源校区发展计画报告书
3.04年文学院人文大楼规划报告 4.校务发展中程计画
5.三、四位教授与相关人员的简短访问
故资料可能有偏误,请大家注意。
正文开始~~~~~~~~~~~~~~~~~~~~~~~~~~~~~~~~~~~~~~~~~~~~~~~~~~~~~~~~~~~~~~
(一)、前言,为何关注人文大楼?
其一、文院空间严重短缺
人文大楼案至民国85年左右开始规划,已接近20余年,于教授,
数位文院教授、研究生仅有一间研究室,院区分散于校史馆、国青宿舍、
视小等地严重影响文院发展与学术交流。
于学生,上课不能使用本院教室,需与校争取资源致使教室狭小,
排课时间絮乱,以及十分缺乏的学生讨论室、公共空间等,导致教学品质不佳。
而以上均是文院一直期望解决之困境。
其二、人类、哲学系的迁移与水源校区规划
在于今年哲学系已迁入水源行政大楼、人类系亦将于明年迁入,
人文大楼建案对哲学、人类两系同学所造成的影响十分巨大。
并依据水源计画报告书,水源校区预定于民国110~115年左右拆除该区行政大楼。
虽尚甚久,但其他区陆续拆除的工程对两系也会造成影响,更若人文大楼未能如期完成,
则整体校园发展均会受到影响。
其三、积年停摆与时间紧迫
文学院规划人文大楼从民国85年左右即开始,然空间紧缩的文学院
却一直无法获得纾解。而需要进驻的哲学、日文、外文、人类四系权益也因此受损。
更近年虽得赞助5.4亿,但因进度停滞赞助单位对建案信心下降,
以及原物料上涨等,也造成人文大楼进度要求更为急迫。
(二)、正式进度:
依照小组访谈记录,人文大楼建案可能陷入胶着,基于访谈时教授、行政人员
尚无法给予确切资讯,也没有听闻任何正式会议,故几乎可确定目前未有正式进度。
(三)、非正式进度:
据了解,于非正式进度中,文学院本年度曾于9/15日召开教授举行相关协调会,
主要检讨人文大楼建案设计问题,并提出目前建案主要问题在于,
※赞助单位所提供的5.4亿经费未能建造符合文院空间需求估计的人文大楼※
据了解,当日并提出三项解决方案并将访谈教授意见列于右侧:
1.降低公设比(大楼走道、公共空间等)→较可能选项,但赞助单位与设计师可能反对。
2.删除演讲厅与教室空间 →
3.外文系不全部迁入人文大楼 →外文系现使用之文学院将规划与历史、中文
两系,若做此决定将与未来规划冲突。
此外,访谈校方校规小组并得知以下讯息:设计师可能将于今年十二月底提出新设计案。
(四)、访谈问题分析
经与教授访谈,各教授亦对目前人文大楼建造问题提出下列见解:
原因可能为→
a.文院规划空间基于04年报告案,当时尚有农业陈列馆为基地,
而目前因该馆已列为保存建物无法拆除,故目前建地将无法满足当时规划需求。
b.文院规划空间需求以坪数计算超出5.4亿负担范围,造成经费问题。
并教授提出下列意见
问题a.→ 其中一位教授主张需重新规划空间需求,
但多数则认为当初规划案已有共识,此举对人文大楼将无助于进度发展。
问题b.→ 若是最后超出预算,主要认为校方应可补助额外支出,
而非正式协调会选项虽不能放入讨论,但既然有所讨论可能也会考虑。
(五)、小组讨论问题分析:
1.协调会选项
第二项减少教室规画,基于人文大楼建案本身朝研究大楼规划,
对于大学部同学使用空间仅系学会办、国际演讲厅与大小教室,
若再减少文院本身即不足的教室、演讲厅,
则该大楼将几无同学可上课、讨论之处,文院授课问题得不到解决,
即便建造新教学大楼等共同教室,文院仍显弱势(与各系与通识课程竞争)
是小组不愿见到但十分可能列入考量的选项。
2.经费不足问题
虽上述教授意见提到多余费用可由校方支应,但就前23层楼案校方
不愿支助更多经费或与赞助单位合支,令小组对此存疑,而文院主要意见也偏向
先删减空间,故不论如何人文大楼可使用空间势必减少。
因此目前小组较偏向文院重新规划空间或适度删减编列空间需求之方案,
并且希望文院不以人文大楼为一次性解决方案,以利设计师设计及早日完成建设,
但亦须与同学更详细讨论。
3.要求校方重视文院空间规划
除与教授讨论人文大楼建案外,亦访谈校园空间规划问题,
人文大楼初亦规划就地理系馆为第二建地,但因估计错误与不受重视而无法保留。
另待大楼建造完成后,文院如校史馆、国青宿舍、图资系图书室等空间
将由校方收回,一加一减实际增加空间有限。
(但亦有教授补充农呈馆将归文院管理可能也有助益)
因此小组期望校方重视文院使用空间,并争取校史馆等地仍由文院保留,
甚至可解此影响人文大楼设计规划。
(六)、小组计画:
校空人文大楼团队本着与教授相同期望,望尽速完成符合文院及同学
期待之人文大楼,并向校方争取空间合理分配,接下来可能目标:
1.持续与院方未访谈教师联系,望取得更多相关资讯。
2.与院方访谈人文大楼建造进度,并寻求学生代表加入筹建委员(现无),
以参与讨论协助人文大楼建造进度并维护同学权益、公布相关资讯。
3.向校方校规小组委员会等争取注重校园空间分配,
期望文院空间不足问题得以改善。
以上,为校园空间工作坊人文大楼专题周报。
并由于目前该专案于工作坊内并无独立小组,亦期待更多同学的参加与讨论。
最后,请同学持续关注人文大楼小组持续之进展,对专题周报有任何问题
也可至Camups-plan版发表意见,供小组参考。
二十二届学生会学术部 校园空间工作坊
编辑人:工管二 吴秉轩
联络方式:brokenripple@livemail.t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