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浅说定武兰亭 (三)

楼主: Goodsignet (印子)   2015-01-30 07:25:54
眼尖心细的读者或许会问:
那当初为何不直接从智永的真书千字文入门
智永是王右军第七世孙,在后来追绍二王的学书历程上岂不更如鱼得水
单就帖学系统而言,似乎是如此;但这样只掌握了书学半边天,
另外半边的碑学系统便要付之阙如了。
笔者在 "浅谈九成宫醴泉铭" 中曾论及: "九成宫兼纳南派和雅与北派雄劲"
从九成宫入门的书友不仅可优游帖学系统,亦可漫步于碑学系统
与九成宫相通气的碑刻有 苏孝慈墓志铭,泉男生墓志铭,伍道进墓志铭 等。
可由此扩及其他北碑而终于二爨,以溯及隶书的学习
从九成宫学到的 方圆, 避让, 虚实, 开合等观念
同样适用于北碑诸刻,但它们表现得较为雄奇朴茂:如陈振濂所说: "空间在运动着"。
而隶书可由孔庙三碑入门。
它们和九成宫都是出入规矩的作品,为隶之正宗
其中 礼器 同欧体一般,有着 "瘦硬通神" 的评价
孔庙三碑和九成宫一样,有着各种发展的可能
如要往阳刚方面去发展有张迁碑
要往柔美方面去发展有曹全碑
而九成宫结构法加上阳刚的颜氏点画,有点类似柳公权的某些字
九成宫结构法加上柔美的褚氏点画,则近似倪宽赞
当代名家简铭山先生便曾自述他以欧阳询结构法加上褚遂良点画特色参展获奖
由隶书再往上就是篆书了
建议从秦篆三种入门,即: 泰山 、 琅琊 、峄山
它们和孔庙三碑,九成宫一样,都是属于该书体的基本款
三刻石同欧体一般,结构严谨而略呈长方形
如能以清 邓石如、吴让之的笔意书之,将会是不错的练习
赵之谦便有用自己风格临摹峄山刻石的例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09f3370102v8t5.html
如果觉得字还不够用,可买本篆隶大字典或康熙字典
像我手上这本康熙每页顶端都附有该页汉字的小篆写法
或是网络字典也不错,像曾在版上分享过的全字库
http://www.cns11643.gov.tw/AIDB/welcome.do
如果有作过上述的练习,应该不难运用。
以上是碑学系统的修行次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