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给我用公制单位啊!

楼主: suaowilliam (苏澳威廉)   2025-09-14 14:29:46
相较于烘焙需要严格如理化实验一般的精确度,烹饪更像一门艺术创作
(前者进了烤箱直接定生死,所以所有变量都要精确控制;
后者你搞砸的不要太严重多少都还能补救一下)
但太自由创作的结果就是会产生一些"过于抽象"的结果,
所以食谱这样写就是给你大方向、在帮你提点哪些重点步骤要顾到之余,
保留了一些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你自行微调。
比如说你今天帮老婆做菜,她喜欢甜的那你就多放点糖;
下个月老婆怀孕想吃酸,你就看是多放点番茄、加点醋、还是上菜挤点柠檬;
长辈来访不宜重口那就调味下少一点;
天气热出汗多想吃咸那盐就稍微重一点;
想吃咸鲜一点那就放点酱油、不想太死咸就兑一点鲣鱼露...
你会碰到的调味料风味千奇百怪、你的食客的口味千奇百怪,
甚至今天的你跟昨天的你想吃的口味都不会完全一样,
根本不存在"标准答案",那又要怎么把调味料精确到克?
原则上对一个初心者而言只要食材有熟、不要焦,
外观味道自己跟家人(或重要他人)能吃得下去,
基本上都不算失败,真的没必要太拘泥多一克还少一克糖。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5-09-14 14:34:00
那个“微调”一定有一个基础值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4:42:00
你觉得初学者只会差1.2g糖也太高估初学者了吧你不写基准值是会差1.200g吧
作者: rayli1224 (奈斯内洽)   2025-09-14 14:48:00
问题是从离谱到正常的适应没有很困难啊你第一次微调+-100g就知道不能这样了了不起4.5次就知道微调了不起就是5g10g
作者: kayliu945 (kali)   2025-09-14 14:49:00
我觉得厨师这样可以食谱这样不行
作者: MIshad (米写)   2025-09-14 15:00:00
少许就少许 边试边加啊 煮饭自己不先试过味道就端上桌吗从来没做过 不会做一次就知道了吗 见鬼煮饭又不是考大考一次失败就没了 还有一辈子能煮啊完全搞不懂纠结这个要干嘛 XDDDD
作者: guogu   2025-09-14 15:05:00
所以写了会要命? 知道怎么调整的变成不会调整?实在不懂到底纠结只能写适量在想什么?
作者: devan35783 (阿西八)   2025-09-14 15:06:00
就真的写食谱跟会做菜的没什么人在乎,什么缩短学习减少错误blahblah,有那么严重吗
作者: guogu   2025-09-14 15:07:00
像煮糖心蛋 会受鸡蛋温度 大小 锅的大小 火力大小影响但看教学是不是也会给个大概要煮多久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08:00
所以就是会的人不在乎 然后就觉得不用改 反正对自己没差但就是不想让新手太爽 你给我多去翻车多试错所以反对吗谁没有当过新手 让新手可以少试错到底是有什么坏处可以反对成这样
作者: devan35783 (阿西八)   2025-09-14 15:10:00
也没反对吧,就不在乎而已,你的抱怨我听到了但没有想改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5:11:00
有的人好像写个基准值会要命一样,也有很多食谱写的很清楚啦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12:00
都不在乎了那干嘛纠结在只能写适量 然后对于希望写定量意见的一方讲的好像你就给我去多试几次就好
作者: MIshad (米写)   2025-09-14 15:12:00
楼上都建议去烘焙别烹饪了 那才是你们理想的厨房味道就是靠试出来的 100个人有101种口味
作者: devan35783 (阿西八)   2025-09-14 15:13:00
而且说真的,有的厨师虽然写数字但是乱写的,或者他加的跟他写的数字根本一看就不对的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13:00
新手需要的就是希望刚开始时懂得不多时可以有个基准点当参考罢了 有经验了脱离新手期自然可以跟前辈一样可以忽略那些
作者: v86861062 (数字人:3)   2025-09-14 15:16:00
对ㄚ
作者: devan35783 (阿西八)   2025-09-14 15:18:00
意大利面煮面水要放1%的盐,那个量看到会吓死,YT上厨师大概就随便撒一把而已
作者: carllace (柚子)   2025-09-14 15:19:00
有些食谱写详细克数还是会()备注可依口味调整,两者又不冲突
作者: devan35783 (阿西八)   2025-09-14 15:20:00
啊做菜就真的多试几次就好啊……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20:00
大家都是自己还在新手期时看到那种暧昧不清时的字眼试过来的 这不代表没有改进空间让后进的人学习过程更好 我就算做菜经验可能没有板上一堆人丰富 至少也算脱离看到适量就觉得困扰的阶段 但也不会觉得改定量减少新手在初期困扰的变量有什么不好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5-09-14 15:24:00
东西进厨余桶几次之后就知道君子远庖厨了谢谢食谱让我确定自己是个料理废物(?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5:24:00
食谱写适量有的只是那个厨师对自己味道的不自信而已啦,把量写出来大家觉得不好吃怎么办,写适量就不是自己的错了
作者: carllace (柚子)   2025-09-14 15:25:00
中式料理定量通常是XX匙吧,对新手还算友善一点,虽然新手可能会卡在要平、要微凸还是微凹的的状况上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5:35:00
所以新手要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吧放下食谱好吗,在说食谱要为新手着想之前先想一下食谱是不是给新手的这问题
作者: dodomilk (豆豆奶)   2025-09-14 15:36:00
做菜就跟化学实验一样不是吗?protocol(食谱)上面都有写要怎么操作,照着食谱做不就好了?如果觉得食谱不明确,那就换一本食谱不行吗?初学者会想学的料理,绝对不只一本食谱有教,就另外找一份比较详细的食谱不就好了?
作者: nisioisin (nemurubaka)   2025-09-14 15:39:00
没错 真的不用纠结没写量的垃圾食谱 垃圾就该丢垃圾桶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5:40:00
而且会写适量少许的东西终究都是些调味料,这调味料在新手的困扰里面是个不重要的小事
作者: f1426871 (熊宝)   2025-09-14 15:42:00
新手最该做的是不要一次全加进去,不要开大火。除了西点外,多数的食谱都有挽回的空间,不要烧焦,不要致死量的盐糖,都能有机会挽回。
作者: crazycy (LCY)   2025-09-14 15:42:00
其实就只是食谱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实际是多少吧平常靠自己感觉,就也在食谱上写靠感觉没有考虑到传承知识需要先把这些东西量化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5:44:00
那只是食谱啊,哪来要负担这么多东西XD有些食谱的存在目的只是让别人知道里面有什么材料(写出来之前别人只能猜的那种XD)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45:00
网络上自己写爽的单纯分享就算了 写来卖钱的就不太行吧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5:45:00
食谱一向只是参考 因为买到的原材料 成分不会标准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46:00
写爽的甚至你连食材跟调味量的量都不写也没差 写材料跟步骤就好 反正也没拿钱XD
作者: crazycy (LCY)   2025-09-14 15:46:00
不管任何领域,想把经验传承下去的话就是要有系统的纪录一堆东西不清不楚的就只是写爽的而已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47:00
但这种写爽的食谱 有经验的人看到多少也是会问号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5:47:00
所以说那只是食谱啊,是要他多任重道远啦XD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5:47:00
比起"适量" 其他材料的变因更多是不是也要要求写清楚?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5:47:00
当日气温 含水量 甚至作物的品种、研磨差异等 无法标准化
作者: kayliu945 (kali)   2025-09-14 15:47:00
我觉得这比起烹饪问题比较像是写作问题
作者: chiuming23 (昭明)   2025-09-14 15:48:00
对某些餐桌上放盐罐让人自己加的文化,适量是多少就不是烹饪常识,而是做人的常识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5:48:00
调味料的厂牌 食材的产地 蔬菜的品种甚至季节 影响都很大耶
作者: kanokazurin (我既是叶教授,也是博士伦)   2025-09-14 15:49:00
写出基础值再备注想调整时建议值也不难啊 因为这本来就是根据编食谱的人过去的经验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5:50:00
像烘焙 配方给你个水合比例 但实际上 各种面粉的蛋白质含量及各家制粉差异 及温度影响吸水量 你还是要实际试过再调整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5:50:00
基础值可能是0的时候要直接写0吗?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5:51:00
诡异的是要真把食谱严谨度比拟乐谱,但乐谱反倒不会有人去要求那些任重道远的东西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54:00
因为乐谱就算写了几分贝 就算是第一次演奏这首曲子的新手实务上也不会拿来当基准然后放一台分贝测量器在那边当参考但食谱里的材料或调味料写定量在实务上并不会有什么问题新手会拿来当基准点参考 甚至老手多少也都会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5:56:00
你曾看过有人对乐谱要求要新手也能用,要担负经验传承吗这些东西,都是在食谱以外的地方完成...所以我就问到底要食谱去承担多少东西XD
作者: gm3252 (阿纶)   2025-09-14 15:59:00
怕太咸调味料就少放几秒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5:59:00
网络上写爽的没要干嘛 单纯分享一下自爽这样写我觉得没啥问题 但写来卖钱的还这样就真的不太行了 毕竟商业上很少人敢写说我这本新手不宜 等于是自己放掉部分客群 反正能让新手买回去就好 翻车是你家的事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0:00
除非这食谱是"复刻""重现"的主题 不然就真的写不出定量
作者: gm3252 (阿纶)   2025-09-14 16:01:00
用乐谱比喻不太正确呀,乐谱本来就是参考,你实际不会重现一样的东西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01:00
切换思考,没写给新手的就不是给新手的,问题解决XD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2:00
食谱也不会重现一样的东西啊.. 全部的材料都是变因耶
作者: kayliu945 (kali)   2025-09-14 16:03:00
就想知道你 那个时候 加了多少 就写出来会怎样= =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03:00
菜色本身就是一个可以写来卖钱的东西,何来不太行追根究底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到底把食谱当成什么要承担解决新手困扰要承担经验传承,救命XD
作者: l6321899 (Rmpcl)   2025-09-14 16:04:00
实际上想要完全照料理食谱做也很难吧,光份量就有差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4:00
就是写不出来啊 还是你要看到"盐罐洒一次" "胡椒转两圈"
作者: kayliu945 (kali)   2025-09-14 16:05:00
你就算那样写都比两个字好阿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07:00
那就必须写出用多大瓶的盐罐胡椒罐XD 是说调味料真的有人拿秤子在那边秤好了再加吗?(在家里的时候)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08:00
我倒觉得为什么要一直坚持只能写适量 改成定量再另外标注可依个人情况调整 对老手没差 对新手减少翻车变量有差 这到底有什么不好的 到现在还是没有人讲哪里有坏处 只有看到一直讲没差 你就多翻车几次 这不就摆明是那种大家很爱嘴的老害文化 我都是这样翻车过来的 你也给我这样翻车过来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08:00
那没什么好说了 宁愿用更奇怪的表示方式也不愿意试味道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09:00
我坚持的是没写新手用的食谱就不是给新手的,这两回事XD模糊掉定位跟受众这件事本身就是坏处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10:00
这么在意"适量"会造成不准确 那请先要求所有原料写清楚厂牌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11:00
更别说一些被莫名加诸的责任他就只是食谱啊,你要投射什么重责大任上去再怪他没做到,那其实是你自己的问题
作者: KAGOD   2025-09-14 16:14:00
一堆扯东扯西讲那么多 加个基准很难吗 又不是说加了基准后就不能试味道了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16:00
已经举例过很难了 除非所有食材都先90%重现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16:00
所以我说写爽的没差 写来卖钱的就不行了 你也说模糊定位不是好事 卖钱的没写是中上级者用 本身就是模糊定位或自己定位成每个人都能看 但实际上新手看了会很有问题 新手会去找没有注明的或是有注明新手用的 但几乎不会去找已经写明是中上级者用的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17:00
所以我才处处说明,有写新手用的才是给新手用的你底把食谱当成什么...菜色本来就可以卖钱,到底有什么不行?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18:00
要我的标准 看不懂"适量"的人连新手都不算 煮方便面只会全加
作者: KAGOD   2025-09-14 16:19:00
讲很难的 怎么有的人能写有的不会 难道会写的都是三星米其林大厨吗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20:00
没写就是所有人都能用这种说法有点任性欸他首先就是食谱了,食谱本身就不是一个所有人都能用的东西,不知道纠结什么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22:00
菜色可以卖钱没错 但今天出一本什么都没写只写材料跟过程的食谱 然后拿来卖钱 我不觉得随便拿去问想学这道菜的人会想买这种食谱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3:00
所以连盐和胡椒都写出份量的食谱有把食材厂牌都写出来吗?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26:00
要考虑到其他食材因素或品牌的话干脆就只写材料跟过程了那就像我说的 这种食谱没多少人想花钱买 既然食材或调味料品牌都有差 那有些食谱里干嘛食材有写几颗或几克 结果调味料写适量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27:00
但烹饪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在诸多变量中 硬要抓精确单位反而是误导新手啊 一颗蛋 一颗洋葱 一根胡萝卜 有可能等量?谁家煮菜会去秤精确400g洋葱之类 食谱多半也会用约多重表示就只是参考 像中餐老塞 也没人会秤调味调 3g盐 挖个大概反正一般来说也有 加热前调味 加热中调味 加热后调味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7:00
按照你们标准 没有全部用"公克"标示的食谱都不负责任才对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28:00
你看过几本食谱...傅培梅的没人买吗XD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8:00
"一颗"这种模糊的单位一大堆食谱都在用 是不是都该淘汰呢?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29:00
变因超级多偏偏只会抓着"适量"在吵 都怀疑是不是云下厨了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29:00
几颗不是问题,适量一样不是问题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29:00
几颗或几克本身就是一个基准点了 调味料比照办理写个几克或几匙提供没有概念的人一个基准点没什么问题吧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30:00
你对于几颗的理解真的神奇欸...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30:00
"一颗"的误差能到1.5倍都算常见耶 这能接受却不能接受"适量"
作者: as1100   2025-09-14 16:31:00
半匙糖和少许糖 我就想知道那个对于新手是明确指示?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32:00
如果从来没见过大小各异的同种食材还能理解为何会这样想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32:00
烹饪实务就是这样 适当 适量 依原材料及口味调整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33:00
有些地方贩售的食材还真是挑好的每颗都差不多大小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35:00
这就最刚开始的 新手需要的只是一个基准点可以当参考然后再去调整 既然都各自有差异 那食材都会写了然后调味料的部分干嘛不写 我承认我做菜经验虽然脱离新手但不会比板上的人多 只是觉得这种对新手能更友善的做法有什么不好 当你是新手时看到一匙或适量 哪个比较有概念不难理解吧 只能说部分的人真的是脱离新手太久了 无法理解为什么新手会有困扰
作者: l6321899 (Rmpcl)   2025-09-14 16:35:00
因为最终吃的人是自己,所以是照自己的口味来调整吧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36:00
常见食谱来说"半匙"是一定要放常用于酱汁 "少许"不一定要放问题就在食材的基准范围其实超大.. 那调味料是配合食材的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39:00
所以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到底把食谱当成什么。食谱不是新手教学书新手的困扰那不干食谱的事不是食谱要/能解决的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44:00
嗯 食谱给了精确数字 新手100%照表操作 结果煮出来不尽人意然后你再跟他说 不是喔、不是这个样子虽然食谱写了放多少 但实际上OOXX OOXX 所以OOXX OOXX 喔然后 匙 拿来量盐、糖、面粉什么的 还想要精准 真的是搞笑
作者: carllace (柚子)   2025-09-14 16:48:00
比起几克、匙那种肉炒到七八成熟再加OOO下去炒比较麻烦吧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6:50:00
所以我也说过了,新手的困扰里面,调味料用量绝对是小事中的小事,还说别人脱离新手太久,我看...
作者: guogu   2025-09-14 16:51:00
对啊 那不给数字煮出来就可以完全怪使用者了适量你就自己调阿 味道不对都是你的错 干我没标屁事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52:00
我没有提到照表操作喔 我提的只是说对于一个没有概念的人来说需要一个能当参考的基准点 先有了一个定量再标注依个人情况调整 对于没有概念的新手帮助会很大 但讨论到这部分我觉得已经是部分老手脱离新手期太久无法理解没有概念的新手哪里有问题了 所以连带觉得坚持改几个字都不行 即使自己根本不受影响也觉得为什么要改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6:55:00
新手在热锅下油时 就被锅要多热搞了 发烟? 用的油还有差XD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56:00
油温反而能测量 现在有趣的是能接受"一颗"不接受"适量"...只要不是全都用公克标示都不算"定量" 市面上9成9都不合格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6:58:00
现在变成好像让没有概念的新手有一个基准点会有问题一样要他们自己一直去翻车 对新手来说做菜变量已经够多了 并不是要消除所有的变量而是可以减少的就减少 能有基准点参考更容易有点概念 老手因为经验已经有概念内建在脑中了 新手是完全没有这东西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6:59:00
你食材都没基准点了是要怎么得到调味料的基准点?
作者: carllace (柚子)   2025-09-14 17:00:00
金城武方便面法有些人照着做也是烂掉失败,因为不同牌子的面体耐泡程度不同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7:03:00
无法理解新手的问题所以不改(X)不是给新手看的所以不为了新手改(O)为什么你要先射箭再画靶呢?你满口的为了新手要这样要那样,但是食谱就不是给新手的东西啊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7:06:00
传统菜色会有口味算基准点吧 咸甜口 酸甜口 之类的什么重 什么轻 加上自己吃过的各种菜色、人生经验翻车老手也会翻 各家的家传口味 也是各种翻转尝试定下来的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25-09-14 17:13:00
食谱不是给新手的东西,那新手要从哪里开始?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17:15:00
对于完全没概念的人来说 一道菜里面的适量跟一匙甚至几克等于是从完全没有概念到能够缩小范围有个雏形能当参考差很多 至于要往前拉到食谱还是教学书的定义 干脆另外开一篇讨论算了 我觉得讨论到这真的是老手跟新手之间不同角度上巨大的鸿沟 就像是两条平行线XD初衷其实就只是希望透过改几个字眼能让看食谱的人能更好的进入状况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7:19:00
其实很多食谱会标适量 个人感 多少因为很多传统菜色都重口不放足不好吃 放足吓死人 所以标适量 也是种适应现代健康个人决定放多少由个人担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7:22:00
新手建议去买台水波炉(误)
作者: pdd5566 (皮卡丘的弟弟)   2025-09-14 17:23:00
有写本来就比没写好还要扯什么哎呀煮菜本来要就自己试试看why not both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7:25:00
可以去找标榜新手入门的食谱,不然一般食谱不适合新手的地方多不胜数,别说调味料,什么大火小火也没人写是多大是多小理想来说,新手当然是从厨房帮手开始最好,当然现在不见得容易,但也不该就要食谱担起来,这跟要超商店员服务东服务西因为他有领薪水没有两样
作者: s84760143 (櫂)   2025-09-14 17:31:00
好啦 就说写一克啦 你新手煮菜要先准备一个能到克计量的电子秤再做料理吗? 然后你油跟调味料酱油还要用量杯去秤?胡椒跟一些辛香料可能连一克都不到,真的新手大概头更痛了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7:31:00
为什么写一个高机率错误的数值会比较好...
作者: s84760143 (櫂)   2025-09-14 17:39:00
另外很多味道那个量的上限根本不用什么料理知识就能知道,难不成你吃水饺沾多少酱油你自己没感觉吗?还是有什么水饺沾酱说明 要你沾几ml的酱油?调味料这东西己尝过脑袋就会有个想法了
作者: pdd5566 (皮卡丘的弟弟)   2025-09-14 17:39:00
我一开始学就是拿量匙在加啊 根本花不到多少时间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7:44:00
新手可以用碗汁 菜色许可的话 估主料 先调好料汁 试过咸淡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8:09:00
卖钱的食谱:食盐3克酌量增减,新手:酌量是酌什么的量
作者: Zacoe (十块)   2025-09-14 18:09:00
食谱写太精确才是找人麻烦,难道鸡腿比食谱重50公克你要先切掉精准的50公克再下锅吗?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8:10:00
?怎样的时候要增怎样的时候要减?这样还卖钱真的不行
作者: guogu   2025-09-14 18:35:00
有没有可能那数值就是给不知道要加多少的人看得不知道多少就加建议量方便面调味包也写酌量增加 不知道酌量是多少就全加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8:40:00
你不理解新手的困扰(盖章)
作者: guogu   2025-09-14 18:43:0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Cagz1Ei2我不懂标明到底有什么困扰?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8:44:00
实务上很难 光水也有水质差异 盐也有各种种类颗粒大小影响酱油也各家口味咸淡不同 一般食谱也不太会指定品牌商品名
作者: guogu   2025-09-14 18:44:00
如果那一串香料都写适量 要新手调多久味道才会对?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8:48:00
这就可以用一句无敌的话...味道没有对错XD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8:48:00
就像上面影片中的 十三香 各香料的 品种?产地?最后也只是个大概差不多的风味 石家庄风 讲复刻夸张了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8:49:00
烹饪里的调味料,不是烘焙里的酵母食盐,后者比例不对是真的会出事的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8:54:00
影片中每一种酱料都没给品牌阿 这部分的差异远比适量大多了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9-14 18:55:00
酵母活性也没固定 所以很多烘焙配方 发酵时间会写几小时分但老塞会说变量多 季节气温都影响 要看面团发的大小或指压新手卡在食谱上的数字 运气好成功 运气不好怎么失败都不知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9:00:00
发酵是个好例子 状态远比重量和时间重要 因为温度湿度难控制
作者: guogu   2025-09-14 19:05:00
所以你觉得让人自己试那一长串香料的用量会更好?
作者: ksng1092 (ron)   2025-09-14 19:07:00
当然好,就说他不是烘焙,调味没有对错喔对了虽然没对错但是会有难以入口(只是怎样叫难以入口...这是一个完全无法量化的东西)即便是危害健康的量也有人就是要这样的调味
作者: Srwx (Srwx)   2025-09-14 19:13:00
那些香料是主角 就算是其他食谱也不会写适量好吗最常写适量的是一般菜色中的盐和胡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