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udn.com/news/story/6964/8619867
夺金漫奖双料大奖!阮光民与他的《一杆秤仔》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2.jpg
台湾漫画家阮光民无论是原创或改编台湾文学作品都深得人心,屡获大奖肯定,是极具代
表性的当代台湾漫画家。
【撰文|张名榕、图片提供|阮光民、国家漫画博物馆筹备处】
台湾漫画家阮光民著作丰富,多年来以画笔描绘台湾在地故事,2017年以原创作品《用九
柑仔店》夺下金漫大奖,去年以改编“台湾新文学之父”赖和经典小说《一杆秤仔》,再
度荣获2024年金漫大奖肯定,他的作品擅长描述人与人间的细腻情感,故事温暖写实,触
动读者的心。
如果有一支笔与一张纸,你会做什么呢?”有人会折纸飞机,有人会写一首诗,对阮光民
来说,毫无疑问是画漫画,从出道作《警贼:光与闇》,到《东华春理发厅》、《天国餐
厅》、《用九柑仔店》、《幸福调味料》、《天桥上的魔术师》等,无论是原创或改编台
湾文学作品都深得人心,屡获大奖肯定,是极具代表性的当代台湾漫画家。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3.jpg
凭著改编赖和经典小说《一杆秤仔》,阮光民荣获2024年金漫大奖。
以台湾为创作核心 描绘在地精彩
童年时期,从妈妈的书柜拿出老夫子、乌龙院的那一刻,阮光民就与漫画结下不解之缘,
他看漫画也尝试涂鸦创作,父母亲的赞许与鼓励,带给儿时的他满满成就感,阮光民自述
:“我以前是内向的小孩,会借由画画抒发心情,家里有一面墙专门贴我画完的纸,就这
样一路画到现在。”
国中毕业后,阮光民就读斗六家商广告设计科,学习画图技法,也学习印刷、排版、摄影
等专业,逐渐步上漫画家之路,他认为漫画像“幻灯片”,漫画家身兼导演、编剧、灯光
、服装等角色,什么都要懂一点,才能将精华画面呈现给读者看,“透过漫画创作,我不
用与读者面对面,就能心灵相通,对创作者来说是很棒的事。”阮光民笑着说。
出道前,阮光民曾担任漫画家赖有贤的助手,白天工作,晚上拼创作,累积扎实的绘图经
验,但正式出道时,却遭逢台漫式微,想画连环漫画的他,因网络媒体兴起,只能创作符
合平台需求的四格漫画,加上日本漫画大行其道,在出版社建议下,阮光民尝试创作热血
风格的少年漫画,但他心中清楚,这不是自己最想画的作品。
多方尝试后,他终于在“东华春理发厅”找到最爱的创作主轴,也是最爱的故乡“台湾”
,无论是代入童年经验的《用九柑仔店》,或想为阿祖完成遗愿而画的《天国餐厅》,他
以成长历程为起点,从在地汲取创作养分,阮光民说:“我们不一定要走别国的路,台湾
有好多故事可以画,特别是市井小民的日常。”
手持一杆秤仔 寻找幸福的平衡
从原创故事画到经典文学作品,阮光民之所以与“台湾文学之父”赖和的《一杆秤仔》结
缘,背后有众多台文研究者的努力,期待借由小说“图像化”,将百年前的作品扩及到学
术圈之外,让更多人认识赖和与台湾文学。“接到这个案子前,我都没读过这些作品,看
完后很惊讶,才重新去认识日治时期的台湾。”接触文学作品的阮光民表示他十分惊喜,
也带来创作能量。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4.jpg
阮光民改编绘制的《一杆秤仔》,以栩栩如生的细节,让读者充满共鸣。
《一杆秤仔》描述日治时期警察权力过大,人民生活饱受压迫,贫穷的佃农秦得参在夹缝
中努力生存,却遭逢一连串打击,走投无路下衍生的悲剧故事。赖和以单刀直入的笔触描
写故事,展现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缩影,字数不多的短篇小说要化为192页的长篇漫画,十
分考验阮光民的说故事能力。
为此,阮光民将原文中较艰涩的古语或台语,转化为易懂的白话文,保留部分特色词汇辅
以注释说明,将读者带入时空背景,且不影响阅读步调。接着,为故事增添血肉,“我加
入许多生活细节,包括夫妻互动,亲友、邻居的帮忙,去描述角色内心世界的变化,就像
妻子娘家大嫂借出的金发钗,仿佛让主角在绝望中看见光明。”透过细节,人物更加鲜明
,栩栩如生的“生活感”,唤起读者对角色的强烈共鸣。
阮光民补充,平民百姓的心愿很单纯,吃得饱、身体健康、赚的钱足以生活就好,当这三
个心愿都无法达成,就像一杆秤仔达不到平衡,情况就会失控,在作品中,他想强调的并
非“仇恨”,而是“幸福的平衡”。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7.jpg
阮光民表示,只要有人想听故事,就会一直创作下去。
《一杆秤仔》的故事在提醒当权者,必须斟酌使用手中的权力,如果不为他人着想,人民
会过得很痛苦。阮光民认为,这样的反思可以套用在每个人身上,“思考你在生活中的所
作所为,当你是手握权力的主管、师长、父母时,你会怎么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唯有权
力达到平衡,生活才会有幸福感。”阮光民语重心长地说。
改编过程中,他一度担心增添的内容会不会“超译”,影响原文的精神,后来他转念一想
,“如果太介意小说在历史上的定位,心有罣碍就只敢打安全牌,戏剧张力也出不来。”
想通之后,阮光民决定先不把《一杆秤仔》视为经典小说,单纯以阅读故事的心态把它看
完,再依照心得自由发挥,内心的转折过程,也是他宝贵的收获。
台漫走出国际 国漫馆成关键助力
身为台湾知名漫画家,阮光民有不少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法文、日文等语言在外国出版
,他也多次出国交流,参与法国安古兰国际漫画节、香贝里漫画节等活动,也曾赴德国当
驻村艺术家,透过漫画将台湾文化带进国际,他观察到这几年,台湾的国际知名度大幅提
升,阮光民指出,“很多外国出版社与读者都知道台湾,也很期待听我们说在地故事。”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5.jpg
身为台湾知名漫画家,阮光民有不少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法文、日文等语言在外国出版
,他也多次出国交流分享创作经验。
他表示,欧洲阅读风气自由,读者愿意尝试日本主流漫画以外的作品,看到喜爱的漫画,
也不吝啬表达喜爱,读者眼神中反射的热情是一种跨语言的感动,阮光民欣慰地表示:“
近几年在政府努力下,文化输出达到过往无法预期的成功,越来越多外国出版社来谈授权
,对创作者是很大的鼓励。”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6.jpg
透过多次出国交流之机会,阮光民希望透过漫画将台湾文化带进国际。
要推动台漫发展,阮光民认为位于台中的国家漫画博物馆也扮演关键角色,未来除了展览
,或许可以透过营队、讲座或演出等活动,拉近与大小读者的距离。阮光民近期也在国漫
馆进行现地创作,以日治时期社会运动家蔡惠如为主角,描绘他帮台湾人争取权利却遭到
判刑,在台中刑务所(今国漫馆)服刑的故事,使大家更了解国漫馆的过往历史。
https://uc.udn.com.tw/photo/2025/03/20/draft/31686848.jpg
阮光民于国漫馆进行现地创作,描绘日治时期社会运动家蔡惠如的生命故事。
“人在世界上会一直留下东西,我想留下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只要有人想听故事,我就
会一直画下去。”阮光民最后笑着这么说,话语中尽是他对于漫画创作之热爱,也将手持
画笔,继续创作一篇篇饶富深意的动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