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bart (凯巴特)》之铭言:
: 台湾市场有个现象还蛮值得讨论的
: 之前顶新卖地沟油林凤营遭到抵制拒买
: 后来林凤营鲜奶真的亏烂,逼到啥超优惠促销都出来了
: 但是另一个反例是今年的蛋价
: 批发价格一直跌,但终端零售价却不降价
: (就是酸民常酸的早餐店和小七)
: 然后民众就抵制了,这波抵制和林凤营的有系统抵制不同,跟消费习惯改变有关
: 抵制造成批发价没有办法涨回去
: 终端零售商怎么应对这次的抵制呢?拒绝妥协坚不降价
: 林凤营鲜奶因为抵制成功迫使其降价
: 但同样经历过抵制,为何蛋价却是死撑不降价?
以下唬烂,不喜勿看
蛋以前是物价优等生,是因为产量跟需求都够大,所以价格压低便宜
以前餐饮业者对蛋的看法就是附赠的
那个加蛋+5块,对餐饮业者来说根本赚不到几块钱,但是餐饮业者觉得这个加蛋
可以吸引更多客人,大家都有你不加就没竞争力。
可是蛋价上涨打破这个格局,原本就赚不到钱了,你还要硬涨,这一涨上去
餐饮业者就面临两难的境地,维持原价亏了,涨上去没人点。
本来加蛋就是个小确幸之类的动作,消费者觉得加个蛋比较营养,重点又不贵
那就干脆加上去。
蛋涨价后第一个改变其实不是餐饮业者的观念,而是消费者的观念。
消费者会有对蛋价上涨的预期心理,那么餐饮加蛋要不要上涨?当然要
那上涨了要不要加蛋?当然不要!
以前加蛋是觉得划算才加,现在不划算了,谁要加?
结果就是餐饮业者硬著头皮加价后发现,欸?好像消费者没很排斥欸!那我们
就顺便原本包含在加蛋里的工本费也算进去吧!于是就出现了加一颗蛋15~20
的盛况。等大家都习以为常了,现在蛋价下跌了餐饮业者会觉得啊干我工本费
没降啊,而且卖贵了又卖得少实际上根本没赚,我为啥要降价?当然不降价啊
,继续+15。
消费者也会觉得啊餐厅就没降价餐厅黑啊,那我干嘛要买?抵制!抵制!
这边说的抵制其实不是针对蛋商,是针对餐饮业者。
这就是整个蛋价机制最诡异的地方,消费者抵制加蛋的行为其实是为了抵制
餐饮业者,但倒楣的却是源头的蛋商。
因为蛋属于生鲜食品,是有保存期限的,你不可能卖不出去量还能屯著等价
格变动,当蛋商发现蛋卖不出去的时候,第一个反应绝对不是囤货而是减少
产量不然只会窥更大,但减少产量又会出现一件更诡异的事,那就是市面上
的蛋价上涨了消费者不想买,手上的蛋又更难卖了。
所以不管涨不涨,都会有消费者抵制买蛋。涨价了,消费者自己不直接买蛋
降价了,消费者抵制餐厅,餐厅不买蛋。
听起来好像餐厅良心发现了,听蛋商的劝把蛋降价就能回复销量?但实际
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因为蛋的定位已经被打破了,加蛋+15这件事已经回
不去了。
原本的机制,当蛋被餐饮业者定义为一种附赠,客人福利的时候,需求量
很难改变,这是一种社会上的默契,消费者在餐厅点加蛋,对餐饮业者跟
消费者来说都是顺便的行为,微薄的福利。
蛋价上涨大破这个定位,使得蛋从廉价的附赠变成必须要慎重考虑要不要
加的食材的时候,它就从必需品名单去除了。原本要单独处理鸡蛋就是很
麻烦的事,要打破蛋壳,要清蛋壳,要注意熟度。本来蛋价便宜的时候这
个+5勉强能当工本费,不便宜后工本费就得认真算进去,这一算进去消费
者跟餐饮业者就不买帐了。发现加不加蛋吃不吃蛋都影响不大,那干嘛吃
贵松松的蛋或加蛋?
maa...只能说都自找的,当初要别一口气涨那么多,说不定现在还能继续
当物价优等生,还有机会回到以前加蛋+5的日子。
现在定位打破那就真的回不去了,社会对蛋的定位跟默契已经改变,蛋的
需求已经大幅下降,就算价格降再低也没用,蛋现在已经不是必需品,也
不能当附赠的福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