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题勾起我的回忆,十年前做的是心理语言学研究(Psycholinguistics)
现在太久没碰快忘光了,不过还是来提供下想法
个人学过英、日、韩、德、藏文,不过敢说会的只有英日
中文难度是非常高的,因为中文是表意文字(logogram)
意即中文字不表音而是表示意义,这是相对于于其他99.99%的表音文字(Phonogram)
中文是当今世上唯一现存且有被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
其他的表意文字要嘛已经死了,像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圣书体
要嘛只剩下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保存,比方说东巴文、彝文、水书
表意文字的学习难度高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音、形、意是分开
相比于表音文字,你只要看到就基本会念,表意文字你不但要记音还要记意
而表音文字,相对之下只要把字的部件依照最小音素拆解
就可以唸的出来,一但唸了出来,也就比较容易与意做连结
(之前我的研究,中文字你不需要完整辨识就可以抽取意,而英文要先能读出音才能成意)
当然这不代表好学,因为当不同部件再一起时可能会导致规则改变进而影响到读音
比方说藏文,中间的基字会因为前加、上加、下加、后加、再后加字而改变读音规则
https://i.imgur.com/tzJBIJu.png
但藏文虽然看起来复杂,只要规则记住了,你还是可以唸的出来
(附带一提上图是早安的意思,用点来区分每个字,直线是句末)
但中文就不行了,像是"哼/哈",哼音亨,但哈却不音合,有边读边常常不适用
除此之外,由于表意文字音意是分开的,也就代表我们可以赋予每个形不同的意或音
像是"处",在"办事处"和"处理"读音就不同,意义也不同,但形却一样
写就更不用说,台湾目前常用中字为4808字,这些一定程度上来说都要死背
不像其他表音语言我只要唸的出来大概就能拼的出来
目前在美工作快十年我有自信这篇文章要我手写绝对是字典翻到烂
也因此对于学习者来说,要记得东西是成倍数成长的
另外,中文是属于分析语(Analytic Language)/孤立语(Isolating language)
每个字词为独立存在,不对语素进行变化,换句话说没有时态、主被动、单复数等
很大一部分要仰赖经验,某方面来说也更考验学习者对于整个语句的掌握程度
在此之上,中文也是少数有保留大量古文用法的语言
各种诗词,包含成语,都是现代中文的一部分,而同样的字在这些古老用法中又会不同
像是活侠传,虽然是现代文,但里面穿插一些引经据典的用法,比方说
“侠者,不受名利所牵,但求俯仰无愧。正邪存乎在我,声名留问诸君。
非我桀傲不驯,乃因唐门薪火,自古如今!”
这对只学过现代中文的人来说就会是一种很大的困难
最后关于发音的部分
婴儿出生时,我们是可以区分所有语言的音调
但在约6个月大时,我们将只会保留我们自己母语的音调
而对于其他不存在母语中的音调,会失去区分的能力
这个过程称为perceptual narrowing/reorganization
发不出音/发不标准并不单纯是发音问题,而是我们本身就难以区别那些音调
对于非中文母语人士来说,单单是要能够顺利的区分四声就需要训练了
像我们如果没有特别学过粤语,也分不出九声,就更不用说发音了
这可以说是一种先天限制(失去识别力)所导致的结果
附带一提,我们的大脑对于非母语使用的脑区是不同的喔
在年纪还很小时(印象中3岁前)学习多国语言,最终都会使用同一个脑区
但长大后才学新的语言就会被注册到一个新的脑区,和母语的脑区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