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lolic (白蝙蝠巴比特)》之铭言:
: https://video.udn.com/news/1283058
: bbc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68250302
: 据新华社微博、中共政法委微信公众号《长安剑》等官方媒体报导,
: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彭萍表示,
: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什曼在自己的著作里提到了中国的龙,
: 当时的注音用的就是“loong”,
: 但他后面解释的时候依然使用了“dragon”这个词。
:
: 报导称,在马可楫i罗的东方游记里就有“dragon”这个词。
: 从外形上观察,马可楫i罗认为中国建筑上的龙和西方的“dragon”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
: 后来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编出了史上第一部《华英字典》,
: 里面就将龙译为“dragon”。
: 这部《华英字典》的影响非常深远,
: “dragon”这个词就一直延续了下来。
:
: 中国的龙更友好和善,西方的龙则是巨型魔怪。
: “在中国,龙的形象非常正面,是一种帮助人类的动物,是尊贵的”;
: “在西方,龙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非常糟糕,是残暴的野兽。”
: 报导指出,几位对中国文化比较了解的西方学者这么区分“dragon”和“龙”的内涵。
:
: 总结来说:西方龙:口吐烈焰+巨翅长鳞+烈性如火,形象负面。
: 中国龙:马头+鹰爪+鱼鳞+鹿角+蛇身+没有翅膀,代表好运吉祥。
:
: 北京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长安街知事》称,
: 至少从1980年代开始,中国大陆就有学者指出,“龙”和“dragon”不宜互译。
: 原因很简单,中华文化中的“龙”和西方语境中的“dragon”,有着显著差异。
: 中国龙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主要负责保佑一方风调雨顺,
: 承载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美好寓意。
:
: 相比之下,西方龙是海洋文明的产物,
: 常在地中海东部、古希腊等地出没,兴风作浪、喷火食人,大多被视作邪恶的象征。
: 在《权力游戏》等西方影视作品中,就都有这样的形象塑造。
:
: 当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居并对外宣传时,
: 不了解中华文化的人很可能会因此产生误解。
: ...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在报道“新春龙舞挑战赛”活动时,
: 将龙年译为“Loong Year”,“龙舞”译为“Loong Dance”,
: 央视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英文名也译作“Loong Chenchen”...
: 《北京日报》评论文章指....
: 又称翻译问题“绝非没事找事,实则关乎潜移默化的形象认知”。
: (bbc跳着贴)
: